search

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

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什麼 古人為什麼把故鄉稱為桑梓呢

  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什麼 古人為什麼把故鄉稱為桑梓呢

  庭院常種桑樹梓樹。古時候,人們常在住宅旁栽種桑樹以養蠶,種梓樹以製作器具。《詩經·小雅·小弁》記載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後來人們借用“桑梓”指故鄉家園。

  典故:

  古人為了穿衣,家家種桑植麻。《孟子》曰:“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詞就專用來指農事,唐朝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詩,就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句子。

  古代人們家宅旁常栽種桑和梓,《詩經·小雅》中說“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是說桑與梓,容易引起對父母的懷念,後來“桑梓”就用來做“故鄉”的代稱。

  相關記載:

  1、《詩·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朱熹集傳:“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墻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東漢 以來一直以“桑梓”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

  2、 漢張衡《南都賦》:“永世克孝,懷桑梓焉;真人南巡,覩舊裡焉。”

  3、晉袁宏《後漢紀·明帝紀上》:“中國者,先王之桑梓也。”

  4、唐 柳宗元 《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5、《新唐書·韓琬傳》:“夫流亡之人非愛羈旅、忘桑梓也,歛重役亟,家產已空,鄰伍牽連,遂為遊人。”

  6、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某不材,見棄於時,桑梓羞之。”

  7、明 杜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伊拜前,陟拜後,使天下遡其桑梓,此某某(袁可立)同里人。”

  8、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憲副》:“公(袁可立子)蓋深悲故里之凋殘,不堪永傷。而稔知桑梓之精悍,可當召募。”

  9、沈從文《王謝子弟》:“ 七爺 回信表示農會當然願意服務,因為一面是為桑梓服務,一面且與素志相合。”

  桑梓的由來:

  在漢語中,“桑梓”一詞經常被人們用來代稱“故鄉、鄉下”。這一用法至遲在東漢時期就已形成,因為東漢張衡在其《南都賦》一文中即有句曰:“永世友孝,懷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歸裡焉。”那麼,在我國為數眾多的樹種中,人們為什麼偏偏會選中桑、梓這兩種樹來指稱故鄉呢?

  原來,在我國古代桑、梓是與人們的生活關係極為密切的兩種樹。桑樹的葉可以用來養蠶,果可以食用和釀酒,樹幹及枝條可以用來製造器具,皮可以用來造紙,葉、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藥。而梓樹的嫩葉可食,皮是一種中藥(名為梓白皮),木材輕軟耐朽,是製作傢俱、樂器、棺材的美材。此外,梓樹是一種速生樹種,在古代還常被作為薪炭用材。正是因為桑樹和梓樹與人們衣、食、住、用有著如此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代的人們經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植桑栽梓,而且人們對父母先輩所栽植的桑樹和梓樹也往往心懷敬意。如:《詩·小雅·小弁》中即有句雲:“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朱熹集傳》:“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牆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除此之外,在我國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經常栽種梓樹(如:《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劍自刎前曾對使者說過這樣的話:“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這一點從漢末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肅恭”這句話中可得到印證。這是因為在古人的心目中,分枝再生能力極強的桑樹和生長快速、材質優良的梓樹都是生命之樹,人們將它們視為靈木。

  由於以上原因,久而久之,桑樹和梓樹就成了故鄉的象徵,“桑梓”也就成了故鄉的代名詞。如:三國時期的女詩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一說為託名之作)即有句雲:“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西晉文學家陸機的《思親賦》和南朝詩人謝靈運的《孝感賦》中亦分別有句雲:“悲桑梓之悠曠,愧丞嘗之弗營”、“戀丘墳而縈心,憂桑梓而零淚”。這一用法在唐代的詩文中更為常見,如:“永懷桑梓邑,衰老若為還”(李德裕《早春至言禪公法堂憶平泉別業(金陵作)》、“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柳宗元《聞黃鸝》)、“謝病始告歸,依依入桑梓”。

  桑梓指代家鄉,社稷指代國家,鴻雁指代書信。

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

  1、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庭院常種桑樹梓樹。

  2、桑梓就是桑樹和梓樹。古時候,人們常在住宅旁栽種桑樹以養蠶,種梓樹以製作器具。《詩經·小雅·小弁》記載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後來人們借用“桑梓”指故鄉家園。

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

  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是因為古時候人們常在庭院中種植桑樹、梓樹,也有一說是古時候故鄉的讀音與桑梓極為接近。桑樹、梓樹是與古時人們息息相關的植物,桑葉可養蠶,桑果可食用釀酒,梓樹葉可食用、皮可入藥,同時它還常用於生火。

  為什麼古人把故鄉稱為桑梓

  在我國有很多植物的背後都代表著不同的東西,比如過去有很多人們都喜歡用桑梓來代指故鄉,這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常在自己家的庭院中種植桑樹、梓樹,所以人們便用這兩種植物來代指自己的家鄉。

  還有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漢字的讀音和現在漢字的讀音有非常大的區別,而古時候故鄉一詞的讀音與桑梓極為相似,因此人們才用桑梓來代指故鄉。《詩經》中還有一句詩與桑梓有關,它是“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桑樹、梓樹都是古時候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古時候的婦女多養蠶、織布,而桑葉正是養蠶必須的食物,同時它的果子還能食用、釀酒。梓樹則是一種樹葉可食、樹皮可入藥的植物,且生長迅速,常用來生火。


古人為何老師稱為“西席”

  把老師稱為“西席”,現在已不多見。古人為何把老師稱為“西席”呢?   中國自古以來,“人有三尊,君、父、師”。《呂氏春秋·尊師》中就說:“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既然把老師處處尊為上賓,上賓之位,當然就是坐西面東的席位了。   《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 ...

古人山的南北面分別稱為

  1、古人把山的南北面分別稱南為陽,北為陰。   2、山南水北叫做陽,山北水南叫做陰。山是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東昇西落的太陽光能照射到山的南面,而無法照射到山的北面,所以山南為陽,而山北為陰。   3、我國許多地名也與此有關,如江陰,淮陰,漢陽等。 ...

古人琴棋書畫稱為什麼

  古人常把琴棋書畫稱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色彩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又稱雅人四好。琴棋書畫均起源於文獻所稱的“三皇五帝”時期,或田野考古學所稱的“中原龍山文化時代”。琴指“琴瑟”。據文獻記載,伏羲發明琴瑟。棋指“圍棋”。據文獻記載,堯舜發明圍棋。書指“書法”。 ...

古人還會月亮稱為什麼

  古人還會把月亮稱為廣寒宮。   主要還是和嫦娥有關,是人們覺得嫦娥在月亮上生活的非常清冷,所以才會將月亮這麼命名的。看得出來,古代的人們就已經對宇宙有了好奇之心了。   “廣寒宮”這個詞從唐代時期就已經有了,許多學者也在他們的詩歌中使用過它。起初,它是與溫度無關的,而是來自於神話。在這個神話故事中,嫦娥是 ...

古人孩童時期稱為什麼

  古人把孩童時期稱為總角或垂髫;   古人對2至3歲男女皆稱孩提,男孩7歲稱韶年,10歲以下稱黃口,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20歲稱弱冠;女孩7歲稱髫年,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而後不分性別,30歲 ...

古人為什麼史書稱為汗青

  古代史書稱為“汗青”的原因:   南宋文天祥曾有詩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指的是史書。古人用“汗青”指稱史書,與中國古代的書寫材料關係密切。中國古代在紙張沒有普及之前,人們用於書寫的主要材料是竹、木簡。書寫前,要先將竹、木簡放在火上烤,去掉水分,這個程式就稱為“汗青”。幹後的竹、 ...

古人山的南北面分別稱為

  古時候人們將山的南面稱作陽,將山的北面稱作陰,這是因為山的南面在大多數時候都會接受陽光的照射,許多地區都以這樣的規則命名,比如衡陽、華陰等。若要用陰、陽來表示水的方向的話,那水的北面則被人們稱作陽,南面被稱作陰。   古時候山的南北面被稱為什麼   在現代,人們大多用南、北來形容方向,比如南轅北轍、南征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