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代名人故事之顏躅安步當車始末

古代名人故事之顏躅安步當車始末

  安步當車,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輕鬆緩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夠安守貧賤生活。源自《戰國策·齊策四》,曰:“黜願得歸,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就要為大家講述顏躅安步當車的始末。

  戰國時,齊國有個隱士名叫顏躅,他頗有才能,不願從政,甘願過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時間長了,人們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齊宣王為了蒐羅人才,派人把顏躅請了來,要委以官職。顏躅不便違命,只得進宮朝見宣王。

  這天,齊宣王高坐在朝廷上,他以為自己是一國之君,顏躅是個無官無職的文人,便以輕蔑的口氣說:“躅,過來!”顏躅是個很有骨氣的人,見宣王這樣對待自己,心裡很生氣,便立在那裡不動,用同樣的口吻說道:“王,過來!”齊宣王聽了,又改作笑臉,客氣地說:“顏先生果然名不虛傳。請您幫助我,作我的老師,我要向您請教。您要是能到我這兒來,咱倆一同生活,一同遊玩,保證每餐都有牛羊肉和豬肉吃,出門也有車坐,您的夫人,兒女也都能身著衣錦,盡情地享受榮華富貴。”

  顏躅聽了這番話,感到齊宣王是在利誘自己,便嚴肅地回答說:“謝謝。我不要什麼榮華富貴,我願‘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娛​​'!”“晚食以當肉”是說,我雖然窮得吃不起肉,但我推遲吃飯時間,等餓極了再進食,就和吃肉的滋味一樣了,“安步以當車”是說,我雖然窮得沒有車子坐,但我步行時把腳步放慢些。放平穩些,就和坐車差不多舒服了;“無罪以當貴”是說,我雖然是個平民百姓,但我只要清白正直,不做壞事,就是一個很高貴的人了;“清靜貞正以自娛”是說,我一身清白,自由自在地過著隱居生活,自己就感到無限歡樂了。

  顏躅的這番話,說得齊宣王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古代名人故事之努力過頭的石昌化

  有句話說的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就算你再怎麼努力,身體不行了一切都是徒勞。就如現在很多工作簡直是不要命了,完全沒有想到命就只有一條,錢賺來就是消費享受的,如果沒有享受的時間賺來有何用。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為你解析。

  魏源是近代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人們常常稱讚他博古通今、造詣精深。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英才。

  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歲在縣試中,認識了小他一歲的競爭對手石昌化。主考官發現這兩人年齡雖小,文章都屬上佳。因為難分伯仲,便將他倆同時“拔置前茅,贊為雙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時參加了“府試”,分別獲得冠軍、亞軍。

  魏源能成功,絕對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甚至因為在書房裡待得太久,連自己家的僕人都認不出來了。

  石昌化在認識魏源後,感到自己的見識與學問與魏源還有一段差距。一心爭強好勝的他開始琢磨,自己該如何縮短差距,趕上魏源呢?

  石昌化開始給自己加碼:魏源讀書讀到三更,那我就讀到五更。魏源讀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沒想到,“梅花沒香苦寒枯”。由於過分刻苦,石昌化患風寒引發癆病,進而嘔血。

  身體垮了,學業也就無從繼續,這個早年與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線的神童,因為過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參加殿試的機會,“以病劇而不得與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絕對成不了魏源,過於努力,石昌化卻只成為歷史上的一個無名小卒。

古代名人故事之顧炎武自督讀書的故事

  顧炎武,江蘇崑山人,初名絳,學名繼紳,字忠清。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門生王炎午的忠貞品格,他更名炎武,字寧人。順治七年,為避害曾化名蔣山傭。因家鄉有一亭林湖,故人稱亭林先生。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顧炎武自督讀書的故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鑑》,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

  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鑑》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

  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前人的治學經驗告訴我們,抄書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效果,二是積累了資料,為日後進一步研究作了準備。但錄抄或筆記時要注意幾點:

  ①所抄的書要嚴格選擇,必須是重要的,有價值的,不能見書就抄。

  ②錄抄或筆記要分類,以免日後查閱費時費力不方便。

  ③對抄錄的書籍、資料的內容要多思考、多揣摩,力求悟出一點新道道。

  如果不思考,做個“抄書公”,對讀書也不會有多少好處,仍然學不到真正的知識。


古代名人故事庾信披裘負薪的故事

  披裘負薪指穿著裘褐,揹著柴薪。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出自《論衡。書虛》:“延陵季子出遊,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庾信披裘負薪的故事。   庾信是南北朝時期享有盛名的文學家。他曾為一幅《五月披裘畫》題寫讚詞,贊詩云:“披裘當夏, ...

古代名人故事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源自《晉書·陶潛傳》:“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講的是大詩人陶淵明的的親身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歲的大詩人陶潛在彭澤縣(今江西湖口縣東)當 ...

古代名人故事蔣琬的故事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善待。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蔣琬的故事。   三國時蜀國在諸葛亮死後,由蔣琬主持朝政。蔣琬力守諸葛亮舊制,使蜀國 ...

古代名人故事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

  宗愨南陽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領。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練武,直到練成才對他叔父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來宗愨真的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 ...

古代名人故事祖逖聞雞起舞

  所有成功都離不開汗水,離不開勤奮。無論是否擁有天賦,勤奮永遠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歷史上因勤奮而獲得大成就的人並不少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要講述的這位就是了。那就是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 ...

古代名人故事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忠於寫史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由於他的決心和毅力,才使我們明瞭歷史的真相。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 ...

古代名人故事範縝賣論取官我不為

  範縝是位有名的無神論思想家。他堅決反對佛教迷信,親自寫了《神滅論》一書,宣傳唯物論的道理。還揭露佛教迷信是虛妄不實的,佛教宣揚的“天堂”、“地獄”,都是為了愚弄百姓。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範縝賣論取官我不為。   南朝的時候佛教盛行,齊國的竟陵王蕭子良和後來梁國的武帝蕭衍,都帶頭宣傳佛教,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