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代如何形容考中狀元

古代如何形容考中狀元

  科舉時代,經殿試由皇帝欽點為進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謂之“獨佔鰲頭”。傳說鰲是汪洋大海里的大龜或大鱉,法力無邊,他原本是海龍王的三太子,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漿液,被罰到東海為鰲。老祖宗往往視鰲為保護神。唐宋時期,在宮殿門前臺階上鐫刻巨鰲的浮雕,所以宮殿又稱鰲宮。

  殿試錄取的御賜進士中,一甲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要到天子座前的階下迎接殿試榜。其中狀元位置居中,且稍前於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頂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塊御道石正中鐫刻的巨鰲頭部,獨個踏在鰲頭之上,這就是“獨佔鰲頭”的由來。我是問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的老師才知道的。

古代會試考中者叫什麼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

  會試,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考試級別,比鄉試高一級,比殿試矮一級。即各省透過鄉試取得了舉人資格的人,進京參加全國的考試,考中者稱為貢士,也叫做進士,就是進獻給皇帝計程車子。

  中國的科舉制度起自隋唐,盛於宋元明清。明清時期,窮苦的讀書人進身仕途的唯一路徑就是科舉考試。首先,在縣一級透過院試取得生員資格,也就是俗稱的秀才。不要小看秀才,秀才也是功名,每個月可以從縣裡領到一點聊勝於無的糧食和燈油錢,並且秀才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基礎,但是秀才一般不能做官。取得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每隔三年可以到省城參加一次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因為鄉試通常是在八月間進行,所以也叫”秋闈“,秀才們透過鄉試可以取得舉人的資格,舉人就可以做官了。

  插一個小插曲:明清通例,秀才舉人一般可以見官不跪,並且犯笞杖以下之罪可以用功名抵罪,也就是說犯點小事兒,革去功名就不用身陷囹圄或受皮肉之苦了。

我國古代歷算中的“三正”是怎麼回事?

  我國古代歷算中的“三正”是怎麼回事?

  我國古代的“三正”一說是夏正(建寅的農曆月份,就是現行農曆的正月)殷正(建醜,即現行農曆的十二月)、周正(建子,即現行農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為歲首,殷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正以十一月為歲首。上述三正實際上是我國周代各諸候國使用的三種曆法。

  另一說是在歷算上有:天正(農曆11月,冬至月),是太陽光照量的“最少極點”(冬至點)月,從這個月起,白天增長;地正(農曆12月,大寒月),是氣溫的“寒極點”,從這個月起,氣候就要轉暖,人正(農曆的正月,雨水月),太陽光照量達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氣溫開始轉暖,標誌春天的開始。我們現行農曆在歷算上使用“天正”,在民用年上用“人正”。


豈在古代漢語詞典的意思

  有多重意思。   1、同愷。安樂。   2、形聲詞。   3、豈假借作虛詞,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問。   4、相當於難道。怎麼。   5、相當於何況。   6、其。   7、表示祈使。   8、表示估計、推測。相當於也許、莫非。   9、又。 ...

古代漢語術語之言和之為言是什麼意思

  1、“之言、之為言”:這一組術語出現表示“聲訓”,即釋者和被釋者之間在讀音上相通,有時是同音關係,有時是雙聲疊韻的關係.例如:《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朱熹注:“政之言為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   2、“讀為、讀曰”:這組術語的意思是“當成某字 ...

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的第三名叫什麼

  1、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三名叫做“探花”。   2、“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舉子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在唐代的科舉時就已經出現,但當時並非是指殿試進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種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而後在北宋開寶六年,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試製度,即於禮部試之後,皇帝再次親試 ...

雙學位在國被承認嗎

  ‍ 雙學位在國考中被承認的。但不是所有國考崗位都需要雙學位,只有小部分要求雙學位的崗位才能發揮雙學位的優勢,國考中是按崗位要求學歷、學位的,大多數崗位是單學位的,很少見雙學位要求,假如有雙學位要求的,會在招考簡章裡說明需要什麼樣的雙學位,如何加分、考核等公開資訊。 ...

古代四大美女有羞花之稱的是誰

  1、古代四大美女中有“羞花”之稱的是楊貴妃。   2、相傳楊貴妃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情景被一宮娥看見,就到處說,楊貴妃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3、另外還有一個說法,當年楊玉環在皇宮裡,非常想念家裡人。她在花園 ...

古代六藝的御是指什麼

  古代六藝中的“御”指駕馭。   簡介:“御”的範圍就是駕駛,但是無論在現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駕駛學”和政治、領導、和管理學領域的“駕馭學”。中國古代著名的案例包括“趙襄王學御於王子朝”和“田忌賽馬”,這說明,駕馭之術不僅僅是一種鬥勇,更是一種鬥智,包含對某一問題在運籌學、駕馭學、領導學方面的綜合最 ...

在我國古代文化生活佔有重要地位的樂器是

  1、古琴:琴發明於伏羲時代,為五絃之琴,或云為神農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綱鑑易知錄:伏羲斫桐為琴,繩絲為弦;綆桑為瑟。   2、瑟: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絃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