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
副詞,表示反問,通“豈”,意思是難道。
例如:
1、《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其為死君乎。
2、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敢自謂幾於成乎。
3、韓愈《師說》:其可怪也歟。
4、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5、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國其果老矣乎。
6、 黃宗羲《山居雜詠》: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
古文中表示年齡的詞有:
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孩提:二、三歲的兒童。總角、垂髫:幼年兒童。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及笄:女子十五歲。束髮: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也是成童的代稱。一般認為是十五歲以上。加冠:男子二十歲。弱冠:男子剛成年。而立之年:三十歲。不惑之年:四十歲。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歲。花甲:六十歲。耆:六十歲以上。古稀:七十歲。耋:七十至八十歲。耄:八十至九十歲。期頤:一百歲。
古漢語中表示但是的字詞有:
1、然:《黃生借書說》中的“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
2、而:荀子《勸學》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3、之:雖然你不說,我之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
1、 遽。
2、亟。
3、立。
4、即。
5、俄而。
6、俄頃。
7、少頃。
8、少時。
9、少間。
10、須臾。
11、斯須。
12、旋。
13、尋。
14、未幾。
15、無何。
16、既而。
17、已而。
18、食頃。
19、暫。 ...
常見:去世、過世、逝世、長眠、安息。
意外:遇難、喪身。
未成年而死:夭折。
高齡而死:登仙。
為國為民:犧牲、捐軀、殉國、殉職。
和尚死:圓寂、坐化、示寂、示滅、昇天。
帝王死:駕崩、大薨、山陵崩、大行、登遐。
對仇敵:見閻王、回老家、歸西天、斷氣、完蛋、翹辮子、一命嗚呼。
...
1、形聲。從至,刀聲。本義:到達,達來,去到;
2、到,至也。出自東漢許慎《說文》;
靡國不到。出自《詩大雅韓奕》;
雖隆薛之城到於天。出自《戰國策齊策》;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出自《水經注江水》;
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出自《史記滑稽列傳》;
往百川東到海。出自《樂府詩 ...
1、全神貫注: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
2、聚精會神:形容專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樣子。
3、洗耳恭聽:洗乾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指專心地聽。
4、傾耳細聽:側耳留意而聽。
5、耳不旁聽:兩耳不往旁邊聽,形容神情十分專注的樣子。 ...
奔走鑽營、筆走龍蛇、不脛而走、闖南走北、販夫走卒、飛蒼走黃、飛觥走斝、飛禽走獸、飛沙走礫、走馬觀花、走馬看花、走馬上任、走馬章臺、駭龍走蛇、橫行直走、雞飛狗走、疾走先得、抗塵走俗、健步如飛、步履矯健、步履輕盈、大步流星、飛簷走壁、大搖大擺、步履艱難、一瘸一拐、匍匐前進、躡手躡腳、扭頭就跑、拔腿就跑、連蹦帶 ...
第三人稱代詞上古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很不發達。嚴格地講,上古漢語之中並沒有與現代漢語“他”完全相當的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之”、“其”、“厥”、“彼”等雖然可以充當,但指示性仍很強。因此,先秦漢語中,第三人稱代詞很少作主語。現代漢語中需要用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語的地方,古人一般採用兩種表達方法:一是重複前面已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