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箏名曲《銀河碧波》

古箏名曲《銀河碧波》

  銀河碧波

  古箏名曲《銀河碧波》,該曲音調取材於瀟湘一帶的民間音樂,曲調寬廣而開闊,滿懷激情,抒情如歌,描繪出山鄉的春天,和風吹拂,渠水漣漪,碧波盪漾,如歌如畫的美麗景色。

  《銀河碧波》是一首創作曲目,描述了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聚的動人情景,樂曲以連託的指法塑造出銀河迢迢,仙子凌波起舞的迷人意境,鵲橋長長,碧海青天,衣袂飄飄,分離經年的有情人,依稀相逢,乍喜還憂,曲子這時悠揚流暢,把兩個人相逢時的喜悅描摹出來,第三段轉調歡快,尾段再現悠揚舒緩的主題曲調,該曲短小,但詩情畫意,甚是感人,值得一聽。樂曲採用湖南民歌的音調素材,表現了韶山地區的秀麗風光和人民生活的歡樂情景。繞山的渠水碧波盪漾,在春日的陽光下景色如畫;人們在愉快地勞動,生活無限美好。樂曲共分三段:引子營造了碧波盪漾的氛圍;第一段快板歡快活躍。旋律是湖南民歌的音調;第二段是優美的慢板,表現出渠中緩緩水流的優美情致;第三段回到快板,情緒更為熱烈,最後,放慢拉寬的節奏和左手的刮奏將樂曲推向高潮。

古箏名曲《雪山春曉》

  《雪山春曉》是範上娥女士和格桑達吉先生一起創作的一首描寫藏民歡歌的古箏獨奏曲,又名《拉薩河畔》。是一首優美動聽的經典作品,創作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此曲旋律優美,風格獨特,內容豐富,感染力強,是一首深受箏家和廣大群眾喜愛的古箏曲目,在音樂界和廣大群眾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佈著許多高聳的山峰。由於海拔很高,這些山上終年積雪,白茫茫一片,所以被形象地稱作雪山。每到春天,氣溫回升,山上的冰雪在壓力和溫度的作用下融化 ,匯成小溪,最終成為河流的源頭。著名的黃河、長江,源頭都是在高原的雪山上。

  《雪山春曉》就表現了這樣一種美麗的自然景象:冰雪消融,匯成潺潺的小溪,溪水隨著山勢曲折流下,錯落有致,發出美妙的聲音。

  樂曲時而靈巧時而寬廣。輕柔的、弱起漸強的搖弦,節奏感平和的旋律以及錯落有致的快琶音和刮奏,好似雪山上吹下來的一股清新空氣,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漸快漸慢交替變化的三連音彈奏,好像冰塊互相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們好像來到了雪山之巔,感受著純淨甜美的空氣,以及這雪山春景給人帶來的美好享受。

  寬廣抒情的部分如同雪山上寺廟開始祭祀時的號角。雪域高原上的人民篤信宗教,宗教活動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宗教的思想可以淨化人們的心靈,使人迴歸自然。一聲聲的號角,似乎在召喚人們重新回到聖潔的心靈家園。輕柔的、如同藍天上朵朵白雲的旋律,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雪域風光,一個沒有汙染的世界。

  《雪山春曉》那是西藏高原絢麗的春天美景,那是西藏人民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樂曲描繪了西藏高原的美麗春色,以及藏族人民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表達了人們對雪山、對雅魯藏布江的崇敬與熱愛。

古箏名曲《雲裳訴》

  《雲裳訴》是由著名作曲家周煜國在其創作樂曲《鄉韻》的基礎上改編而成。

  樂曲名是以名詩《長恨歌》為素材創作而成,曲名取自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描寫了楊貴妃與唐玄宗之間的流傳百世的愛情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亂”馬嵬坡前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千般痛苦與萬般悔恨。全曲共分四個段落:“歌頌愛情”、“兵亂事發”、“魂斷馬嵬坡”、“刻骨思念”。

  從霓裳羽衣到玄宗回憶,曲調運用了陝西音調中的“碗碗腔”悽惋哀怨,樂曲生動描繪了兩人之間戲劇性的悲劇愛情故事,聽來催人淚下。

  《雲裳訴》由著名古箏演奏家袁莎首演於香港大會堂。2002年8月,獲全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一屆中國民族樂器獨奏比賽青年專業組金獎,比賽曲目《臨安遺恨》、《雲裳訴》。同時,《雲裳訴》獲得比賽優秀作品獎。2004年中央電視臺首次投巨資赴杭州、烏鎮為袁莎拍攝大型古箏音樂電視《雲裳訴》,在中央電視臺面向全國熱播。


古箏名曲有哪些

  1、第一首《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   2、第二首《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   3、第三首《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   4、第四首《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王巽之作曲,樂曲描繪了林沖雪夜上梁山的情景。 箏獨奏曲,林沖雪夜奔梁山是《水滸中》的精彩篇章。   5、第五首 ...

古箏十大名曲

  1、第一首《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   2、第二首《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   3、第三首《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   4、第四首《林沖夜奔》林沖夜奔。王巽之作曲,樂曲描繪了林沖雪夜上梁山的情景。箏獨奏曲,林沖雪夜奔梁山是《水滸中》的精彩篇章,多次搬上舞臺。陸修棠 ...

雅樂話古箏

  古箏是我國古典樂中的主流樂器之一,歷史悠久,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是我國古代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戰國策·齊策》中一段話所述:“臨淄甚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箏。”又如西漢桑弘羊《鹽鐵論·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可見箏在民間流行的廣泛性。   箏發展到漢 ...

二胡名曲《賽馬》

  《賽馬》這首樂曲是根據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蒙古族音樂創作而成。樂曲將蒙古風格的音階和節奏同漢族音樂中常用的裝飾音巧妙地結合使用,使樂曲即有歡快奔騰的場景,又有抒情般地歌唱景象。同時,撥奏和連奏的技巧運用,使樂曲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膾炙人口的二胡曲《賽馬》,是由著名作曲家黃懷海在1959年創作的,1964年 ...

古琴名曲《華胥引》

  琴曲《華胥引》古琴曲《華胥引》是根據《列子》寓言故事而作。相傳黃帝在位十五年,憂國家不治,一日,夢遊華胥之國,發現該國一切順乎自然,國治民安。黃帝並以此來管理其國家,二十八年,天下大治,作者以此來歌頌“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琴曲《華胥引》樂曲莊嚴,音韻暢達,琴聲旋律肅穆,音調鏗鏘。   《華胥引》全曲大體 ...

唐手拳傳人彭碧波正式收徒 最小弟子僅11歲

  1月12日訊息,“唐手拳”第15代傳人彭碧波在蘇州舉行了首度的收徒儀式,9名弟子就此正式拜入彭碧波門下,其中年紀最大的43歲,最小的僅11歲。   當天拜師的幾名弟子都已和彭碧波學習武術數年,得到了師父的認可,才能夠正式拜入其門下。儀式由武術九段大師江百龍和王培琨作為當天的見證人,9名弟子按照中國武術傳統 ...

笛子名曲《鷓鴣飛》

  《鷓鴣飛》原為湖南民間樂曲,其樂譜最早見於1926年嚴笛凡編的《中國雅樂集》,後以絲竹合奏、簫獨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在江南一帶流傳。傳入上海以後,於本世紀初即衍變為江南絲竹樂曲,併成了當時上海絲竹團體國樂研究社的保留節目。《鷓鴣飛》衍化成江南絲竹樂曲以後,也就同別的絲竹曲一樣,有了慢、中、快三種板式。不過,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