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古鎮是一個古老小鎮,北宋熙寧四年江山設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餘年歷史。
古鎮的大戶有曹、姜、楊、金四家。他們圍繞著宗族而居,至今還保留著36幢完整的古民居大院。民居的基本結構為平面長方形的四合院式,二進一天井,也有三進二天井的廳堂。佈局上以地勢、環境、巷道之不同,錯落有致,富於變化。古鎮舊有東西南北四道城門,今唯有鎮南石質門額一方,書有“楓溪鎖鑰”。一條街道與小溪並行,自北至南曲折蜿蜒長達1公里。兩旁多為二層樓店鋪作坊,基本保持了19世紀集鎮的風貌。
廿八都古鎮是一個古老小鎮,北宋熙寧四年江山設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餘年歷史。
古鎮的大戶有曹、姜、楊、金四家。他們圍繞著宗族而居,至今還保留著36幢完整的古民居大院。民居的基本結構為平面長方形的四合院式,二進一天井,也有三進二天井的廳堂。佈局上以地勢、環境、巷道之不同,錯落有致,富於變化。古鎮舊有東西南北四道城門,今唯有鎮南石質門額一方,書有“楓溪鎖鑰”。一條街道與小溪並行,自北至南曲折蜿蜒長達1公里。兩旁多為二層樓店鋪作坊,基本保持了19世紀集鎮的風貌。
近幾年國內的旅遊業非常的火爆,像是麗江和烏鎮這些靜謐的地方都是遊客的熙熙攘攘,而在浙江境內也有一個類似麗江的地方,叫做廿八都,被專家譽為“文化飛地”,如果想避開遊客而又能享受一樣收穫的話,那麼就更應該看看廿八都了,本期衢州文化為你解析。
廿八都鎮,位於浙江江山境內,為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作家創作基地,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歷史上是邊區的重要集鎮,素有“楓溪鎖鑰”之稱,專家譽此為“文化飛地”,學者稱其為“一個遺落在大山裡的夢。”
2007年,廿八都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山歌)之鄉。
“一唱豬坡風光好,陣陣歌聲鬧盈盈。砍柴男女挑柴回,口唱山歌真好聽。二唱香亭晚鐘響……”這是來自廿八都山歌對唱比賽的現場,廿八都10多個鄉村的人們演唱了十八對》、《四季歌》、《我給哥哥唱首歌》等節目,音調或纏綿幽婉 ,或粗獷奔放。如載著無數浪花的大海在歌唱。據當地文化站的人介紹,廿八都的山歌可以一人獨唱,多人對唱,沒有固定的歌詞,即興創作的很多。內容上多以表現人們生活勞動、愛情婚姻為主。但如果你仔細聽,廿八都山歌有云貴高原山歌的許多特點,這也充分說明廿八都的文化與外地的風俗遺蹟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民間坐唱班,其音量如大山般粗獷;音韻如小溪般清純;節拍似松濤般雄渾;聲域如原野般寬闊。一時笛子、二胡、嗩吶、鼓、鈸齊鳴,生、旦、淨、醜竟唱,如驟雨,如醒木的賁張,音情頓挫,激越威壯,光英朗練,有金石聲。坐唱班共有9人,獨以唱贛劇為名,贛劇曾是江西的地方大戲,共有四大派系,從南昌宜黃流傳到廿八都的一支已有300多年曆史,此次金宗懷為領班的坐唱班演唱了《滿堂福》的片斷,昔時於宰官堂上、市肆茶樓、郎曹之署的贛劇成為廿八都人喜愛的一個樂種。
廿八都風俗獨特的婚俗儀式包括“聯刀肉”、“挑擔禮”、“風爐仔”(有些類似火鍋),讓一些外地來的攝影人抓拍不止。
而剪紙更是活在民間了,在銅鑼糕的糕心、婚嫁的箱子上等等地方都貼有象徵吉祥如意、惟妙惟肖的剪紙。
另在一聲聲“磨剪子,鏟白刀”的吆喝中,在打鐵鋪、豆腐坊的手藝中,在種種履痕的風情中,民間藝術品從時間的深處定格在歷史的煙塵中。
您也許還喜歡: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擁有原始的美麗——壺瓶山
歷史悠久的常德酒文化
在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有一個生活著的歷史文化邊鎮,它就是作為軍事要地而誕生的小鎮——廿八都。記者瞭解到,作為第三屆中國•江山毛氏文化旅遊節重要活動之一的廿八都,竟有141種姓氏,流行方言13種,被專家和學者譽為“百姓古鎮”、“方言王國”、“軍事要地”。
141種姓氏的由來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古鎮,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處仙霞嶺山脈腹地,北距江山市區60公里,南至浦城縣城45公里,西至廣豐縣城45公里,素有“楓溪鎖鑰”、“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醒”之稱,古鎮的居民來自四面八方,該鎮總人口12868人,現有141種姓式,13種方言,被譽為“方言王國”,至今還保留著對山歌、跳民舞、跑旱船、鬧花燈、剪花紙、牽木偶、踩高蹺、滑石頭等奇特的民間藝術,帶幾分古戰場遺風,具有“異域”色彩,被專家稱之為“文化飛地”。
對於古鎮廿八都的歷史,記者找到了在廿八都古鎮被人稱為“活字典”的楊慶山老人,楊慶山今年已經是85歲的高齡了,解放前正牌師範畢業生,一輩子都在廿八都小學當老師。楊慶山基本沒怎麼走出過廿八都,醉心於廿八都文化的傳承,當地人稱他為“廿八都活字典”。
當記者問到,為何一個萬人的古鎮卻有如此多種類的文化匯聚在一起時。楊慶山回憶道,當時廿八都一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在當初漢武帝怕鄉民一旦造反不好收拾,將當地鄉民都押往外地,一時成為“人跡所絕,車道不通”之地。
1100多年前,黃巢揮戈南下,在浙、閩之間的崇山峻嶺中開闢了一條仙霞古道,從此四周關隘拱立、大山重圍的廿八都成了歷代屯兵紮營之所,兵家必爭之地。
“到清朝時,全國長期統一,加上四面關隘相守,很少受戰亂影響,商業繁榮發達,鼎盛時每天有千根扁擔經過廿八都在運貨。”楊慶山說道,同時,很多的外來客商、雜夫,流落的敗兵、退役官兵,這些人看到一個小小的古鎮卻如此的繁華,紛紛在此定居。“所以這裡漸漸就成為百家以上姓氏聚居的古鎮了。”
記者獲悉,在廿八都古鎮中共有姜、楊、曹、祝等141種姓氏。
小小古鎮13種方言 全國罕見
位於仙霞古道旁的廿八都,古時候為三省交界處的軍事要地和商貿重鎮,不僅彙集著來自各地的駐軍,往來商賈也常在此駐足、定居。至今,不僅擁有141種姓氏,同時還擁有13種方言。在廿八都裡住的老人大多數會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言。
廿八都古鎮宣傳委員周漢泱告訴記者,在廿八都裡大家都講“官話”,不管是上百歲的老人還是三四歲的孩童都是說“官話”的。
記者瞭解到,周漢泱所說的“官話”,又稱廿八都官話,當地人稱“正字”,俗稱“廿八都腔”。是該鎮幾乎人人能說,村村通用的廿八都“普通話”。
“官話”的由來是有典故的,周漢泱笑著說道,在順治十一年(1654),清王朝建浙閩楓嶺營,官兵千餘人駐廿八都。當時駐軍內部使用何種語言及如何與當地百姓交流,無從查考。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辦的《語言文字報》記載:清雍正皇帝認為,官員到異地任職,語言不通,上情難以下達,讓人翻譯,又容易出偏差,會誤大事,於是在雍正六年(1728)九月九日開始,在宮廷中帶頭使用“官話”,並在全國推廣。
“當時廿八都駐有浙閩楓嶺營,並設有楓嶺營總府(三品遊擊衙門),自然在重點推廣之列。”周漢泱告訴自己,這種朝廷下令推廣的官話,在腔調繁雜的移民區,在軍人佔優勢的環境中,必然起主導作用。“更何況當時廿八都人必須天天與南來北往的各色人打交道,
惟有使用各方通行、全國統一的官話才能順利的做事和攢錢。”
記者瞭解到,廿八都古鎮現有江山腔、浦城腔、廣豐腔、洋田腔等共13種方言。而處於崇山峻嶺之中的廿八都人,現在仍流行、使用著,雍正皇帝推廣的清代官話。
浙江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與科技處處長何蔚萍也多次到廿八都考察,她多方查詢資料,得出了廿八都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地方”的結論。
據悉,自2003年12月1日,江山市就成立了廿八都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把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專案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案。整個工程專案計劃分三期實施,總投資達2億元,其中一期工程自2008年4月動工建設以來,至今已完成了“一口三線、七大節點和十三個陳列館”以及景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建成了遊客北入口區和濱水、潯裡古街、巷道三條遊線,完成了遊客中心區、文昌宮區、姜守全舊宅區、關帝廟區等七大重要節點的修繕和亮化綠化工程,布展了東嶽宮、武官衙門、觀音閣、文昌宮以及潯里老街等十三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