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史記中的世家有哪些

史記中的世家有哪些

  1、卷31,吳太伯世家;

  2、卷32,齊太公世家;

  3、卷33,魯周公世家;

  4、卷34,燕召公世家;

  5、卷35,管蔡世家;

  6、卷36,陳杞世家;

  7、卷37,衛康叔世家;

  8、卷38,宋微子世家;

  9、卷39,晉世家;

  10、卷40,楚世家;

  11、卷41,越王勾踐世家;

  12、卷42,鄭世家;

  13、卷43,趙世家;

  14、卷44,魏世家;

  15、卷45,韓世家;

  16、卷46,田敬仲完世家;

  17、卷47,孔子世家;

  18、卷48,陳涉世家;

  19、卷49,外戚世家;

  20.卷50,楚元王世家;

  21、卷51,荊燕世家;

  22、卷52,齊悼惠王世家;

  23、卷53,蕭相國世家;

  24、卷54,曹相國世家;

  25、卷55,留侯世家;

  26、卷56,陳丞相世家;

  27、卷57,絳侯周勃世家;

  28、卷58,梁孝王世家;

  29、卷59,五宗世家;

  30.卷60,三王世家

史記中的10個經典故事有哪些

  1、負荊請罪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期,廉頗和藺相如一起在趙國當官。藺相如比廉頗的功勞大,所以官位也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數次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不與廉頗計較。後來廉頗感到慚愧,於是光著上身,背上揹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請罪。後來用“負荊請罪”表示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

  2、鴻鵠之志

  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秦朝末年,有個叫陳涉的人。陳涉小時候家裡很窮,以被人僱傭耕田賺錢。一天,他在休息時,對當下社會不公平的現象越想越是氣憤,就對一旁一起做工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有錢了,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同伴聽了他的話,都笑他白日作夢。他不禁嘆息說:唉,燕雀怎能理解鴻鵠的遠大志向呢!後來用“鴻鵠之志”比喻胸懷遠大志向。

  3、毛遂自薦

  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遂是戰國時代趙國平原君的門客。秦攻打趙國,平原君到楚國尋求幫助,毛遂便主動要求跟著一起前去。到了楚國,平原君跟楚王談了一上午也沒有得出結果。這時毛遂挺身而出,與楚王講述了利害關係,楚王立馬答應派兵去救趙國。後來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

  4、破釜沉舟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帶領全軍渡過河後,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的船都沉入河底,砸破做飯的的鍋,燒掉宿營,每個士兵只帶三天的糧食,以此表示決心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後來用“破釜沉舟”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5、韋編三絕

  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孔子反覆閱讀《周易》,看的多了而導致簡冊的繩子多次斷開。後來用“韋編三絕”比喻讀書勤奮,學習刻苦。

  6、臥薪嚐膽

  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越王忍受了許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吳王釋放回國。他一心想要報仇。為了激勵自己,他在晚上睡覺時不用被褥,直接躺在柴鋪上,警示自己國恥末報,不能貪圖舒服;在房裡掛著一個苦膽,睡覺前拿到嘴裡嘗一嘗,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被俘的痛苦和恥辱。後來用“臥薪嚐膽”表示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刻苦自勵,激勵自己奮發圖強。

  7、一言九鼎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先生一到楚國,而使趙國重於九鼎大呂鍾名。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過百萬雄師。後來用”一言九鼎”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8、一字千金

  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史記·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讓他的門客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撰寫了有二十多萬字冊子。呂不韋覺得其中詳細記述了天上地下世間萬物從古至今的事情,稱為《呂氏春秋》。讓人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請各國的遊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後來用“一字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

  9、約法三章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史記·高祖本紀》

  父老鄉親們苦於秦朝的嚴苛法律已經很久,但是偷偷議論的要被處以死刑。先入關的人就稱王,現在和父老鄉親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的判處死刑,傷人的要坐牢。剩下的法律全部取消,所有官宦和平民都能一樣生活。後來用“約法三章”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10、紙上談兵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就學習兵法,對於如何用兵打仗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認為沒有人能夠比他還要厲害。曾經與父親趙奢談論戰事,趙奢無法難倒他,但是父親就是不承認他有軍事才能。母親問趙奢原因,趙奢說:“事關生死的事情,趙括把它說得太簡單。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讓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的一定是趙括。”後來用“紙上談兵”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史記中涉及李廣的有哪些

  司馬遷在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刻畫了李廣這個人物形象,並寄予了深厚的情感:

  敬事而信,節用愛人。李廣對於所從事的軍事活動,有一種天然的自覺,除了出身的原因之外,也是天性使然。勇而過人,才氣無雙。李將軍的英勇在當時及後世都有口皆碑,其人武功精湛、作戰勇敢、瀟灑隨意、放情任物,為司馬遷所稱道與讚賞。全傳寫李廣之勇的地方相當多,幾乎充斥全篇。戰功卓著,聲名遠揚。李廣在生前身後皆因其為人敦厚,作戰英勇,體恤士卒,號令不煩而英名遠播,就連他的敵人對他也是既怕且敬。李廣以良家子從軍,帶有先秦時代士的遺風,具有恪


的經典語錄哪些

  1、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為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這句話解釋為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2、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原文為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話解釋為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 ...

太史公自序哪些名句

  太史公自序只有一句:   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釋義:孝的初始境界是侍奉自己的雙親,中層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國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   《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一書所做的序文,排在全書的最後。全序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司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第二部分敘述司馬遷 ...

哪些成語故事

  《史記》中的成語故事有很多,例如:   1、 網開一面,出自《史記·殷本紀》;   2、 囊血射天,出自《史記·殷本紀》;   3、 酒池肉林,出自《史記·殷本紀》;   4、 左支右絀,出自《史記·周本紀》;   5、 焚書坑儒,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6、 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

哪些為後人爭議的人和事

  秦始皇嬴政的生父問題,到底是異人還是呂不韋,從科學的角度看,說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生父,問題就出來了,很顯然,嬴政是在趙姬嫁給子楚一年以後出生的,後人為了把嬴政說成呂不韋的兒子,才有懷孕12個月這種離奇的傳說,古人因為不知道女性的受孕時間,有了‘懷胎十月’這種不準確的說法,如果真的懷胎十月,對胎兒是相當危險的 ...

明朝的歷史嗎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

記載的故事什麼

  1、十二本紀: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文字紀等;   2、十表: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間侯者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3、八書 ...

沒有屈原這個人物

  《史記》中針對屈原專門寫了一篇列傳,即《屈原列傳》。這是一篇風格獨特的人物傳記,是現存關於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據。   《屈原列傳》記敘了屈原的生平事蹟以及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絀、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