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告訴我們的道理遇到事情需要沉著冷靜,鎮定自若;變換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
司馬光字君實,陝川夏縣人。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據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司馬光的故事告訴遇到事情應該沉著冷靜,鎮定自若;變換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表現出了司馬光沉著冷靜、果斷、勇敢的品格。也應學習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勇於救人的精神。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裡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1、敢於打破常規,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揮創造性思維;
2、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明白物質決定意識和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3、敢於砸缸就是意識對物質反作用的結果,應充分認識規律並利用規律,採用最可行的以及最直接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司馬光砸缸表現了司馬光沉著冷靜、果斷、勇敢的品格,這個故事說明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沉著冷靜,鎮定自若,應學習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勇於救人的精神。
司馬光砸缸是著名歷史故事,發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講述司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裡同伴的故事,出自於《宋史》。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
“司馬光砸缸”體現了發散思維的獨創性特點。
發散思維的三個主要特徵是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流暢性代表的是思路通達的程度,變通性代表的是思維靈活,能隨機應變,獨創性表示想法不同尋常,新奇獨特。 ...
司馬光一文選自《宋史》。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 ...
1、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表現出了司馬光沉著冷靜、果斷、勇敢的品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沉著冷靜,鎮定自若,同時我們也應學習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勇於救人的精神。
2、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司馬光不同於其他小朋友的思維,他在面臨問題的時候,會在最短的時間中想到最優的答案,這就啟示我們,在 ...
道理: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也要像對待疾病一樣,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當虛心接受批評,防患於未然。若一意孤行,病情會越來越嚴重,錯誤會越來越嚴重,以至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介紹:《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故事選自《韓非子》,題目是後人加的。內容帶有勸喻型性。文章以時間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發展為線索 ...
1、司馬光砸缸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沉著冷靜,鎮定自若,同時我們也應學習司馬光那種沉著冷靜,勇於救人的精神。
2、故事:有一天,年幼的司馬光和朋友們在花園裡玩,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突然,一不小心掉進了假山旁邊的大水缸裡。水缸裡滿滿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嚇到了,在水裡掙扎著大聲喊救命,這時 ...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為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鑑》,其它著作:《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
其中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最為著名,具體介紹如下: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