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端午粽的由來+傳說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什麼
吃端午粽的由來 傳說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什麼
吃端午粽的由來 傳說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什麼
吃端午粽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相傳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大石投入江中,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咬壞了屈原的軀體,就用竹筒裝上米投入江中,用來吸引魚蝦。後來,人們為了表示對楚國大夫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年的這一天楚國人就會用竹筒裝滿米投入到江中祭祀,這也是最早的粽子的由來。
端午食粽的寓意
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且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功名得中
因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端午吃粽子的相關禁忌
1、不宜冷食
粽子一定趁熱吃。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糯米加熱後,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卻,澱粉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
2、不宜多食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黐牙和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點,食粽的同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與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3、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
4、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5、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什麼意思 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解析
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什麼意思 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解析
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的意思沒有吃到端午節的粽子之前,最好不要把身上的棉衣脫掉。這是因為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在端午節來臨之際,不同的地區,氣候也有很大的差別,在南方端午節期間已經是夏季,所以人們都穿單衣服。但是北方天氣寒冷,偶爾會有冷空氣侵襲,所以端午節前後,最好不要著急脫棉衣。
端午節天氣熱嗎
我國大部地區假期前期適宜出遊,後期有雨返程需注意關注交通和路況資訊。其中,中東部大部地區假日前兩天需防範可能出現的高溫天氣,後期南方注意防雨;新疆可能持續出現高溫天氣,當地注意防暑降溫;東北地區可能有小雨或陣性降水、西南地區假日期間持續降水,建議公眾出行注意攜帶雨具、駕車減速慢行。
端午節天氣預報:
中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中南部地區,2021年天氣炎熱。
個別地方天氣預報:
6月12日雨23℃-28℃微風西風轉南風
6月13日晴24℃-31℃微風東北風轉東南風
6月14日晴25℃-31℃北風
未來11——20天,華南南部、華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累計降水量50——90毫米,其中,華南西北部、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100——160毫米,局地降水可達20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時段為6月12日前、6月18日前。此外,東南、華北、西北地區東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10——20mm,區域性地區25——40mm;上述地區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接近或偏多。
未來11——20天,華南東北、東北、華南、中東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西北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3℃。該地區其他地區的氣溫接近全年。
端午節各地常見諺語如下:
1、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西北)
2、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來。(溫州)
3、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4、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上海)
5、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江浙)
6、端午(五)請菩薩,端六發烏賊。(江浙)
7、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廣東潮汕)
8、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
9、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廣東)
10、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江蘇)
11、未吃五月粽,破襖不敢放。(福建、臺灣)
12、端午佳節,菖蒲插屋。(江蘇)
13、土俗清明供祀墓,詩家端午吊離騷。(南京)
14、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15、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簡介 冬至吃湯圓的寓意和象徵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簡介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冬至吃湯圓的寓意和象徵:
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湯圓怎麼煮才不會爆裂?
1、室內溫度下置放5-10分鐘再入鍋
如果是不久從冷藏室拿出來的速凍湯圓建議在室內溫度下置放十多分鐘後再下鍋煮,待到水滾後將湯糰一個個輕輕地放下去。
2、飯勺輕輕地拌和 下鍋後的湯糰稍煮一會兒後用勺將其輕輕地拉開,朝同一方向稍作攪拌,使其轉動兩圈,不沾鍋。切勿不可以馬上用湯勺或木筷去推,那樣非常容易弄破。
3、慢火煮 湯糰下鍋煮至飄浮到河面以後,要快速將火災改成文火來煮。若一直用火災煮,湯糰持續滾翻就皮破。而且,因為遇熱不勻稱,也非常容易造成外熟內硬,影響口味。
4、 點2次涼水 水每燒開一次,就需新增適量的涼水,讓湯糰熱中受寒,促使表皮層凝固,質地嚴密。燒開兩三次以後,再煮一會,就可以熄火盛出服用了(煮速凍湯圓最好是要2次幾滴水,才可以讓湯糰內外都煮爛熟)。那樣煮出去的湯糰就不容易破,而質軟不夠硬、甘甜滑口。
煮多久?
新鮮的湯圓煮7分鐘上下就可以,見到湯糰浮起來了就類似好啦。速凍湯圓煮的時間較為長,需要10分鐘上下。先把速凍湯圓拿出來,在室內溫度下里放著,等水燒開之後再放湯糰進來,等湯糰浮起來,加一次涼水,再浮起來就可以了。
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立冬當天吃餃子是什麼意思
立冬吃餃子的由來 立冬當天吃餃子是什麼意思
立冬吃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常言道,“好吃不過餃子”,餃子的陷逐漸多樣化,有芹菜、茴香、韭菜、豬肉、牛肉、鮁魚、三鮮等等。遠方 ...
穀雨吃香椿的由來 穀雨為什麼吃香椿
穀雨吃香椿的由來 穀雨為什麼吃香椿
民間有“三月八,吃椿芽兒”的說法。穀雨食椿,又名“吃春”,寓意迎接新春到來。穀雨前後這段時期正是香椿上市的知時節,香椿營養豐富,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除此之外,民間還流行一種說法,就是過了穀雨之後香椿芽就不好吃了,這是因為隨著穀雨之後氣溫的升高,香椿芽“ ...
立夏吃蛋的由來 立夏為什麼吃蛋啊
立夏吃蛋的由來 立夏為什麼吃蛋啊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個瘟神,常年懶散睡覺,可是一到立夏這天就醒來,帶上一隻瘟疫口袋,溜到下界播疫害人。
瘟神所到之處,人們輕則發燒厭食,重則一病不起,特別是孩子們病得更重。這可急壞了那些當媽做孃的,於是紛紛去女媧娘娘廟燒香磕頭,求她消災降福,保佑後代平安。
女 ...
平安夜吃蘋果的由來 平安夜吃蘋果什麼時候開始的
平安夜吃蘋果的由來 平安夜吃蘋果什麼時候開始的
1、從中國的大學生中流傳開的
時間大約是80年代中,地點是廣州或武漢。這些人是當時的天之驕子,他們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接觸了部份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瞭解一些外國的 文化傳統,於是他們也過起了聖誕節,但是他們將聖誕節理解為外國人的新年,他們在這個節日 ...
感恩節吃火雞的由來 感恩節吃火雞的寓意是什麼
感恩節吃火雞的由來 感恩節吃火雞的寓意是什麼
1、感恩節吃火雞的來源是因為1920年一批逃亡美國的英國人,在到達美國東海岸後,得到了當地的印第安人的救助。
2、在當地火雞隨處可見,這些英國人為了感謝印第安人在危難時刻的幫助,就獵獲火雞並製成美味佳餚,盛情款待印第安人。
3、此後每年的這個時候, ...
平安夜吃蘋果的由來 平安夜吃蘋果源於哪裡
平安夜吃蘋果的由來
1、從中國的大學生中流傳開的
時間大約是80年代中,地點是廣州或武漢。這些人是當時的天之驕子,他們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接觸了部份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瞭解一些外國的 文化傳統,於是他們也過起了聖誕節,但是他們將聖誕節理解為外國人的新年,他們在這個節日裡添加了中國的傳統元素,平安 ...
吃月餅的由來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吃月餅的由來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月餅是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食品,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