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吳三桂,出生於1612年,逝世於1678年。1644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這時他32歲。清廷於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發動叛亂妄圖推翻大清,這時吳三桂聞訊後叛清,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檄文,聯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廣西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等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揮軍入桂、川、湘、閩、粵諸省,戰亂波及贛、陝、甘等省,史稱三藩之亂。清政府調重兵全力鎮壓叛亂,逐漸扭轉了戰局。康熙十七年,即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開始蓄髮,改穿明朝衣冠。同年秋在長沙病死 ,其孫吳世璠繼位 ,退據云南 。
洪承疇、祖大壽等明將投降清朝後,都得到了愛惜人才的皇太極的重用。而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又和洪承疇是好朋友,他們投降後對吳三桂不遺餘地勸說,讓其砰然心動。當李自成攻下北京後,進退無路的吳三桂最終沒能過“親情關”和“友情關”,選擇了歸順清朝。
吳三桂是個政治眼光很敏銳的人,他透過仔細觀察分析認為,李自成儘管建立了大順政權,並佔據了北京,但他們小農思想嚴重,缺乏大局觀念。而且義軍的紀律及作風不嚴謹,存在嚴重缺陷,前景堪憂。而清朝軍事力量強大,紀律嚴明,統帥也英明、果敢,是一隻具有很大上升空間的潛力股。權衡利弊,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最終,吳三桂選擇了投降清軍。
1、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原本對李自成給的招降條件很滿意,本有意歸降大順。但就在要付諸於行動的節骨眼上,京城傳來訊息,他在北京的家被掃了。原來革命軍攻入京城後,採取了對前明官員追贓大行動”,他家也沒能倖免,不但家產被抄,父親吳襄被關入死牢,連他的寵姬陳圓圓也被李自成的副將劉宗敏霸佔了。抄家、辱父、霸妻,吳三桂一怒之下,徹底和李自成決裂了,轉頭清朝,並藉助清軍勢力來攻打李自成,以血心頭之恨。
2、吳三桂柔情一動為盟友。洪承疇、祖大壽等明將投降清朝後,都得到了愛惜人才的皇太極的重用。而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又和洪承疇是好朋友,他們投降後對吳三桂不遺餘地勸說,讓其砰然心動。當李自成攻下北京後,進退無路的吳三桂最終沒能過親情關”和友情關”,選擇了歸順清朝。
3、吳三桂雄心一亮為前程。吳三桂是個政治眼光很敏銳的人,他透過仔細觀察分析認為,李自成儘管建立了大順政權,並佔據了北京,但他們小農思想嚴重,缺乏大局觀念。而且義軍的紀律及作風不嚴謹,存在嚴重缺陷,前景堪憂。而清朝軍事力量強大,紀律嚴明,統帥也英明、果敢,是一隻具有很大上升空間的潛力股。權衡利弊,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最終,吳三桂選擇了投降清軍。
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大勢已去,遼東總兵吳三桂還在孤守山海關。兩面受敵的吳三桂,對內不敵李自成,對外難擋多爾袞。愛妾陳圓圓和父母一家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質。為保全家人性命,他答應與李自成議和,為防李自成有詐,又私下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向多爾袞求助。吳三桂自以為萬無一失。 殊不知,多爾袞將計 ...
吳三桂,出生於1612年6月8日,逝世於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吳三桂奉旨入援京師,十六日抵山海關,一路上遷延不急行,簡閱步騎,二十日抵達河北豐潤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進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景山,北京 ...
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第四,五卷中相關內容。明萬曆年間,中國人口已經達到約1點9億。崇禎年間,中國北方爆發大規模鼠疫和旱災,引起農民起義。戰火波及整個北方和南方部分地區,共造成約4000萬人死亡。明朝人口降到1點5億。 而滿清順治八年,進行了全國人口統計,全國人丁數約為1000萬。按照平均一家六口人計 ...
吳三桂,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生於明萬曆四十年,父吳襄,字兩環,明天啟二年武進士,崇禎年間先後任都指揮使、都督同知、總兵、中軍府都督等重要職務;祖籍江南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以父廕襲軍官。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後封漢中王,濟王 ...
1、吳三桂兵力雖然強盛,但卻不具戰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後,既沒有“疾行渡江,全師北向”,設法以軍事上的勝利去推動政治上的成功;也沒有“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鞏固的後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清政府以從容佈置反擊 ...
1、腐朽的明王朝使吳三桂失去了依靠,明朝末年,土地集中到了空前的程度,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瘋狂的兼併土地,一般地主豪紳透過巧取豪奪,求田問舍而無所底止,極其沉重的賦役,加派的遼餉、丁銀、剿餉、練餉使得很多貧苦農民淪為了地主的佃農、僱工和奴婢,或成為流民、饑民,階級矛盾被空前激化;
2、祖大壽、洪承疇的投 ...
吳三桂守的是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