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哈尼族的起源和歷史由來

哈尼族的起源和歷史由來

  哈尼族文化歷史悠久,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歷史由來,而且都是不一樣的。它是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而形成的,其中要歷盡艱難才會有今天的哈尼族。那麼,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哈尼族的起源和歷史由來吧,看和你知道的是不是一樣。

  哈尼主要居於紅河南岸的紅河、綠春、元陽、金平等四縣;雅尼居於西雙版納自治州及瀾滄縣;卡多、豪尼、碧約、布都、白宏等均交錯聚居或散居於景東、鎮沅、墨江、新平、元江、普洱、江城等縣。本民族內部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尼族的稱謂也不盡一致。

  見於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秦漢時期稱“昆明叟”,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烏蠻”,唐南詔、宋大理國時期稱“和蠻”,元朝稱“斡蠻”、“斡泥”,明朝稱“窩泥”、“和泥”,清朝稱“和泥”、“窩泥”、“禾尼”。

  哈尼族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名稱的出現及其分佈變化,反映了歷史上他們遷徙流動的情況。名稱雖多,其音義卻基本一致,均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同或相近,都從“和”音,其義仍為“和人”。

  可以說,哈尼族兩千多年來基本上就具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和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願,以人數較多的自稱“哈尼”為本民族統一的名稱。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

  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遊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複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遊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

  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

  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近百年來,哈尼族人民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侷限,都歸於失敗。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人民革命鬥爭才逐漸走向勝利。早在大革命時期,今開遠、蒙自、箇舊等縣、市就已經有了黨的地下組織,繼而擴大到滇東、滇西各縣。

  1930年左右,哈尼族主要聚居的墨江縣,是當時雲南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黨組織了讀書會、“窮人相幫會”等活動,教育和培養了廣大貧苦農民及許多優秀的哈尼族知識分子,在哈尼族地區撒下了革命的火種。1947年底,滇南臨時工委在箇舊秘密建立。

  次年,在元江彭澤正式建立紅河地區的遊擊武裝。這支隊伍東征西戰,不斷壯大,1948年正式編組成“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自衛軍第三縱”,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極大的響應和支援,黨領導下的哈尼族地區的人民遊擊武裝,迅速燃起了革命鬥爭的燎原烈火,迎來了全國解放的偉大勝利。

詳解布依族起源和歷史由來

  每一個民族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慢慢形成的,一個強健有力而富有生機的民族就應該經得起漫長歲月的考驗。布依族文化從古代發展至今,經歷了無數次的歷史變革依然展現出它磅礴的生命力,我們可以預見這一個民族將是頑強而經久不衰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布依族的起源,瞭解它的歷史。

  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盤江流域。布依族來源於古代百越人的駱越一支。據史書中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駱越人屬牂牁國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駱越地。布依族至今仍儲存古駱越人的許多生活習俗和文化特徵。

  今縣境南盤江河谷和平樂、北鄉、花障、魯溝、龍廣、木咱等地的布依族聚居區,仍沿襲古駱越人居住的幹欄式建築,即今所稱“吊腳樓”及其演變的“地樓”、“半邊樓”。布依族貴銅鼓,也是古駱越人的文化特徵。

  布依族的族稱,秦以前稱濮越,兩漢六朝稱濮僚,唐宋元代被稱為蠻、番;明清至民國末年被稱為仲家。自《元史》首稱“仲家”後,明清有的史籍稱布依族為“仲苗”、“仲蠻”和“古仲”,民國年間,布依族還被稱為“夷家”、“夷族”、“水家”、“水戶”、“土人”、“土邊”等。

  但布依族始終按照古老的族稱自稱為“濮越”(依)、“濮僚”(饒)(第一、二土語區)和“濮俚”(夷)(第三土語區),這些自稱保留有“族”“人”的意思,含有民族自尊。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尊重民族意願,在1953年冬召開的布依族代表人士協商統一民族名稱的會議上,取消了“仲家”、“水戶”、“夷家”、“土邊”等不是布依族自稱的稱謂,根據布依族自稱的歷史,以“濮”與“布”、“越”“俚”與“依”讀音相近,統一用“布依”為本民族的族稱,正本清源,恢復了布依族族稱的本來面目。

  在布依族形成過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歷史上形成民族遷徙與融合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戰爭、移民、貿易、避難等。據史志記載,自春秋戰國以來,縣境有十餘次規模較大的移民,其中,北宋迄清末移民最多。

  明初“調北征南”、“調北填南”;清乾隆、嘉慶年間招民墾種,鹹同之後開通商路等,江南、湖廣及四川等地遷來居民不少。這些移民中,有一些與當地土著通婚,而後成為布依族。

依飯節起源和歷史

  仫佬族是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依飯節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

  依飯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仫佬山鄉人民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依飯節是羅城仫佬山鄉人民群眾的一個最為獨特、隆重而又富於神秘色彩和鮮明個性的傳統節日。

  “依飯節”又稱“依飯公爺”和“喜樂願”,是向祖先還願和慶賀當年好收成、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意思,帶有十分強烈的感恩和祝願的成分。相傳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被奸人陷害,在即將遭到殺身之禍時,突然得到梁善利、吳廣惠兩位監管和一騎白馬姑娘搭救。之後隱居山林,相安無事、生活富足、繁衍後代。為了感激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後人把兩位監管尊稱為“王侯”,把白馬姑娘敬為神仙來祭祀,激勵後人光大祖德和祈求平安。該節一般都在“立冬”前後擇吉日而定。當天,人們宰豬殺雞,包三角粽,蒸糯米糰,用紅薯、芋頭製作許多黃牛、水牛模型,用紅線紮起一束束糯穀穗,並備素肉食品十二種,陳列於祭壇祭“依飯公爺”。法師二人,一師唸經“請神”:一師扮“神靈”,頭戴面具,身穿法衣,邊舞邊唱,一直請完三十六位“神”。然後把牛模型、穀穗分給各戶置於香火上。村寨各戶,賓客盈門,幾十里路以外的兄弟民族親友,也紛紛前來祝賀,參加節日活動,熱鬧非凡,狂歡一天一夜,活動始告結束。據有關資料記載,依飯節傳承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

  仫佬山鄉人民透過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以及各種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依飯節的知名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在區內外享有一定盛名。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稱“伶”和“謹”。依飯節是仫佬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帶有強烈的感恩和祝願色彩。依飯節又稱“喜樂願”、“依飯公爺”,意為“向祖先還願”。

  關於依飯節的來歷,有兩種傳說。其一,傳說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後。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後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其二,傳說宋代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於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並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仫佬族每10年中分別3次於農曆立冬時節選擇吉日,以仫佬族人居住區域所謂的“冬”為單位,在各自的宗族祠堂裡舉行隆重而神聖的依飯節,進行虔誠的祭祀活動。整個活動歷時一晝夜,由安壇、請聖、點牲、勸聖、唱牛哥、合兵和送聖七個程式組成。節日期間,全村上下一片歡騰,男女老少同慶豐收,共享歡樂,相互祝福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依飯節為仫佬族所獨有,是仫佬族信仰習俗長期積澱的結晶。它體現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進而成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徵。目前,仫佬族的許多傳統民俗日益淡化,依飯節傳承的文化空間逐漸縮小,傳承後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

  仫佬族是古代“僚”、“伶”的一支,史你“木老”、“姆佬”。現在廣西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關於“依飯節”的來歷,有三種傳說與依飯儀式關係較大。

  其一,傳說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後。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後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

  其二,傳說宋代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於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並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其三,依飯節是從紀念仫佬族英雄羅義和羅英父女倆的功德演化而來的。傳說羅義、羅英父女倆能射獅馴牛,又會墾荒忡地,使仫佬族人豐衣足食。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村村寨寨聚會敲鑼、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為還祖先願的節日。如今人們還在節日裡唱歌、跳舞,舞獅、舞龍、唱彩調,熱鬧的笑聲迴盪在寨子中。青年們更是高興,他們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他們在山腳邊、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對答。小夥子先唱“邀請歌”,姑娘杆願意與之交流,則唱歌表示答應,至兩情相依時,則唱定情歌。悠揚的歌聲交織著青年們新的嚮往,給古老的依飯節增添了新的活。

  依飯節的歡慶地點選在公共祠堂。祠堂前搭一個彩臺,事先選好的糯米穀穗要穀粒飽滿、穀穗粗長,人們用綵線將穀穗繫好掛在祠堂的牆上,給人以豐收的景象。在祠堂中央擺一張八仙桌,桌子上的祭祀物品有雞、鴨、魚、蛋,五色糯飯等:外圍一圈放著甜酒、花生、芝麻、黃豆、八角,沙姜、胡椒等物品;最外面一圈則放著用紅薯、芋頭做的家畜像。人們在紅薯上豎插4根香梗作豬腳,用麻線作豬尾巴;在芋頭上豎插4根香梗為牛腳,用麻線作牛尾巴。整桌祭品,象徵著豐收,六畜興旺。

  祭祀時,同宗族的人們都來到節慶場上,他們看著帥公請36個樂意為人間做好事的神來參加依飯節,每請到一位神,師公換戴該神的面具,意即該神來到了人們中間,接受人們的祈願,也給人們帶來豐收的祝福,師公邊跳邊唱贊神歌,唱神的來歷、神的功德,在場的人門也以“啊……呼”作為呼應。整個場上一片崇拜的肅穆氣氛。整個請神、敬神儀式從頭天清晨始至第二天天亮方能結束。結束時,將桌上的祭品和牆上的穀穗分與各家各戶,意為讓大家分享神賜予的祝福。


伊斯蘭教的起源歷史

  1、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透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師等多種途徑而得到廣泛傳播的結果。   2、伊斯蘭(al-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 ...

花樣滑冰的起源歷史

  花樣滑冰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後在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迅速開展。1772年,英國皇家炮兵中尉羅伯特瓊斯撰寫的《論滑冰》在倫敦出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花樣滑冰的著作。當時舉行的花樣滑冰比賽是所謂的“英式風格”,古板又正式,和現代花樣滑冰相去甚遠。1863年,被譽為“現代花滑之父”的美國人傑克遜·海 ...

漢字的起源歷史

  1、漢字的起源:   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改寫了中國文字史。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曆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早 ...

王姓的起源歷史

  1、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2、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傳說在商朝末年,商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上諫,反遭到紂王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所以就以“王”為姓,被稱為“子姓王氏”,慢慢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 ...

剪紙藝術的起源歷史

  1、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發現和運用了以影像做為形象表記的藝術手法,並繼而創造了在各種材料上鏤刻、透空的藝術語言。這在諸多的原始社會彩陶巖畫、商周青銅器、漢畫像石藝術中,都體現了遠古藝匠運用這一藝術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間剪紙與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徵極其明顯的一致,充分說明他們之間的傳承和延續關係。   2、 ...

有關川菜的起源歷史由來

  川菜在中國的飲食界裡具有特別的地位,川菜的口感號稱百菜百味,當然讓人最為影響深刻還是川菜獨一無二的辣和香。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川菜文化有著二十多種複合味型。那麼關於川菜的起源和由來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川菜是中國十大名菜的主要菜餚,發源於古代的巴國和蜀國,經歷了春秋至秦的啟蒙時期後,在兩漢兩晉,呈現成初 ...

淺析魯菜起源歷史由來

  山東地區的飲食特點,傳統食俗被統稱為魯菜文化。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不斷的總結和探索魯菜最終成為了中國八大菜系之首。魯菜影響廣泛,那麼關於魯菜的起源和魯菜形成的歷史由來,你是否有所瞭解呢?   山東古為齊魯之邦,地處半島,三面環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海鮮水族、糧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蟲野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