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關係。
唐中宗李顯:656年到710年,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弘道元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復位。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去世,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葬於定陵。
唐睿宗李旦:662年到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聖元年被立為皇帝,但僅是母親武則天的傀儡。景雲元年,在唐隆政變後
兄弟關係。
唐中宗李顯:656年到710年,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弘道元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復位。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去世,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葬於定陵。
唐睿宗李旦:662年到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聖元年被立為皇帝,但僅是母親武則天的傀儡。景雲元年,在唐隆政變後
唐太宗把魏徵比作鏡子,是因為魏徵是一個諍臣,從來都是直諫無懼,據理力爭。唐太宗很怕他,因為很多時候在他面前沒面子,唐太宗很煩他,因為只要他提的意見和建議唐太宗不採納,他就反覆提,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可是,唐太宗也絕對離不開他,因為唐太宗知道,這個人雖然耿直,但他所說的幾乎全都是對的,這樣一個大臣,可以讓他成為真正的明君。同在朝堂之上,面對魏徵,唐太宗透過他的諫言,知道了應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得與失,指的是天下百姓的樂業安居和大唐盛世的長久繁榮
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宣宗是第十六位皇帝,唐太宗是唐宣宗的祖宗。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漢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則天和殤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穆宗李恆異母弟。初名李怡,長慶元年(821年),封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