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治國思想的特點:輕徭薄賦、均田制、法治天下、以民為本等,為唐朝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唐太宗認為,農業是安定民心、治理國家的根本。因此唐太宗在兵戈擾攘之後,關心民間疾苦,把自己的簡靜無為,推廣為對天下民眾的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政策。
具體措施如:動用國庫糧食和皇室府庫,賑濟因水旱受災的百姓;要求朝廷儘量縮減開支,令臣民勿侍靡費;實施獎勵耕作的政策,使農民紛紛迴歸故里從事農耕,令農業生產得以復興;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均田制和減輕賦役負擔的租庸調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一系列措施使得貞觀後期天下豐足。
唐太宗在思想上採取的措施:
1、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
2、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
3、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4、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
5、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善於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數,避免宰相專權;合併州縣,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重視文化教育,完善科舉制,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中央設國子學、太學等,學校還有了專業分科,如醫學、算學、天文學等;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擁戴,北方各族尊稱他為天可汗,還設立安西都護符作為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
1、任用人才: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 ...
1、愛民,關心民眾的勞苦;
2、養民,不要過度掠奪民眾;
3、從民,根據民意任用賢人;
4、信民,取信於民;
5、輕徭薄賦,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6、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善聽正確意見;
7、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合縣幷州,以減輕人民負,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
李世民繼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彝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措施1、不拘一格用人才,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
2、不獨斷專行、初步確立了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個政府機構 ...
唐太宗具體用人思想如下:
1、惟才是舉,如其有才,雖仇不棄。
2、不求全責備,用人所長,隨才使用。
3、用人重實績,愛護信任,推誠相待。
補充解釋如下:
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皇帝,其統治被史學家稱之為“貞觀之治”。
2、他成就偉業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知人善任, ...
唐太宗執政的指導思想是:
1、唐太宗以民本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即以荀子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重視選賢任能、虛心納諫的思想;
3、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的思想;
4、戒奢從簡修改律條、慎重死刑、嚴肅法令的思想;
5、官員守法文德治國、崇儒尊孔的思想。 ...
在對百姓的政策上採取以民為本,減輕百姓負擔的做法;採用寬鬆的法律,尤其是對死刑的判決,要施行兩日內五復奏,重視人的生命,而且也廢除了很多殘酷的肉刑;政治上提倡君臣共治的思想,李世民認為,天下不是君主一個人的,君主和臣子都要對國家的興亡負責任;提倡諍諫,讓臣子暢所欲言,虛心接受臣子們的建議;民族政策開明。貞 ...
唐太宗納諫(網路配圖)
唐太宗李世民曾止於一樹下,曰:“此嘉樹。”隨行的宇文士及立刻附和,讚不絕口。太宗正色說道:“魏徵嘗勸我遠佞人,我不悟佞人為誰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
這則故事相當著名,常被引用證明唐太宗“親賢人遠小人”。不過,一般人不知道,這個故事其實還有下文。據劉肅《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