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喪葬簡易,實行土葬,主 張速葬、薄葬。送埋亡人時,沿途為死者撒“乜貼 ”(佈施)。葬禮包括清洗屍體、白布裹屍、阿訇主持舉行宗教祈禱儀式、入葬等四道程式。
參加回族葬禮應注意的事項:
不要送花圈,如果是女生參加,切忌不要穿裙子, 穿著要樸素,以黑白為主,不要穿鮮豔的顏色;不要大聲哭泣;禁食豬、馬、驢、騾、狗等肉;油香、餅等食物要掰開吃;家中不掛人物像和鳥獸畫;到清真寺不能吸菸、喧譁、歌唱;如遇禮拜,不取笑。
1、披麻戴孝,是儒家的習慣。整個中國幾乎都是儒教。 回族信奉的伊斯蘭教,自然不興這個了。回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臺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佈。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
2、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佔其總數的60.75%。其次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最少。從南北來看,回族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區,南方分佈的回族人口較少。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在56個民族中,回族按省區市顯示出的人口分佈離散度僅次於漢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這表明回族是我國分佈最廣的民族之一。
3、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準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鬥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瞭方向。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湧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個民族的特色體現在多個方面,除了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喪葬文化也能夠體現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喪葬時穆斯林人走向人生的最後一道旅程,而在回族里人死了也可以稱之為“歸真”,下面的回族文化為您帶來回族的喪禮文化。
一、回族的喪葬風俗概況:
摘要:回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約有40萬人,信仰伊 ...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和黃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伴有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其主要過程有:
小殮:為屍體淨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儘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 ...
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階梯”。
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祈禱,以示紀念。這天晚上睡覺比較遲,一般都要聽開學阿訇講“沃爾茲”。
相傳,穆罕默德聖人在52歲時,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一年(公元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為了躲避一些反對派的攻擊和謀害,而到他 ...
在伊斯蘭教歷正月十日舉行。阿舒拉源出希伯來文,意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來歷一月十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把這一天看做神聖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賽因因在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所以這一天又成為什葉派紀念侯賽因的哀悼日,後來發 ...
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裡,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訇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回民也叫“女聖紀”,之後,讓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來吃。這雜豆粥是用 ...
聖紀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是紀念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穆罕默德於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誕生於阿拉伯麥加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為“受到高度讚美的人”)。
玉溪市通海縣納古鎮2004年做“聖節”中“整裝待發”的牛肉
伊斯蘭教歷第十 ...
回族把出生視為一種大禮,保留著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孕育期,通常稱婦女有孕為“有喜”。詢問時,一般只說有喜了嗎?而不能問你懷孕了嗎?婦女在孕育期還有許多避諱和禁忌。如不送親,不參加婚札,不見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見送親、送葬的,要儘快避開,不能迎面而行。在飲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讓孕婦吃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