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格含義不同:國際銅期貨不含稅,滬銅期貨是含稅價格。
2、持倉限額:國際銅期貨一般月份比例限倉為7萬手,滬銅期貨一般月份比例限倉為8萬手。
3、交割日期:國際銅期貨是最後交易日後的連續五個工作日,滬銅期貨則是最後交易日後的連續三個工作日。
4、交易手續費:國際銅期貨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滬銅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
5、適當性管理:國際銅期貨實行適當性管理,滬銅期貨則無適當性管理。在適當性管理中,個人投資者進行國際銅期貨交易,需要滿足基礎知識、交易經歷、可用資金等方面的要求
1、價格含義不同:國際銅期貨不含稅,滬銅期貨是含稅價格。
2、持倉限額:國際銅期貨一般月份比例限倉為7萬手,滬銅期貨一般月份比例限倉為8萬手。
3、交割日期:國際銅期貨是最後交易日後的連續五個工作日,滬銅期貨則是最後交易日後的連續三個工作日。
4、交易手續費:國際銅期貨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滬銅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
5、適當性管理:國際銅期貨實行適當性管理,滬銅期貨則無適當性管理。在適當性管理中,個人投資者進行國際銅期貨交易,需要滿足基礎知識、交易經歷、可用資金等方面的要求
1、價格含義不同:國際銅期貨不含稅,滬銅期貨是含稅價格。
2、持倉限額:國際銅期貨一般月份比例限倉為7萬手,滬銅期貨一般月份比例限倉為8萬手。
3、交割日期:國際銅期貨是最後交易日後的連續五個工作日,滬銅期貨則是最後交易日後的連續三個工作日。
4、交易手續費:國際銅期貨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滬銅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一。
5、適當性管理:國際銅期貨實行適當性管理,滬銅期貨則無適當性管理。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不同之處
一、時間不同
1.寒食節,也叫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農曆冬至後的第105天,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曾經,寒食節在中國民間是第一大祭祀之日。
2.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一般在每年公曆的四月五日,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寒食節之後。
二、功能不同
1.寒食節,是民俗節日,為紀念介子推而設定,有懷舊悼亡之意。
2.清明節,是農耕節氣,這時雨水明顯增多,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有求新護生之意。
三、來源不同
1.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定的節日。傳說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晉文公令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人們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2.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有2000多年曆史。據傳,清明節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紛紛效仿,沿襲至今。
四、活動不同
1.寒食節,開始活動只有禁菸火、吃冷食,後來增加了祭祖、蹴鞠、盪鞦韆和鬥雞等。
2.清明節,主要活動是掃墓、祭祀祖先,還有踏青遊玩、插柳、蹴鞠、打馬球、吃青團、吃田螺和放風箏等習俗。據說,清明節一些強身健體的運動,是為了防止寒食節吃冷食傷身體而舉辦。
清明和寒食的關係演變
一、毫無關聯階段:隋唐之前,“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專案是家家禁菸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
二、相互交融階段:隋唐五代時期,寒食節的時間確定在冬至後的“一百五”日之時,僅先於清明節一兩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漸已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的內容。
三、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寒食節中主要專案-禁菸冷食,逐漸被淡化,寒食節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到清代,寒食節流行的一些專案已不再普及,而民間掃墓與官家祭壇及皇家祭陵成為節日的活動主專案。這一時期,“寒食”名稱儘管在一些文獻、地方誌和文人作品中還不時出現,但“清明”稱謂成為主流說法。清明節的產生,是借用了寒食節的節期,寒食僅先於清明一兩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後者借用了。這種借用的文化基礎是人們世世代代傳承、積澱下來的對年節節期的習慣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