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元抗震和工程抗震的區別:
1、圖元抗震設定時非抗震構件,基礎梁,非框架樑等的箍筋的平直段是按5d計算的。工程抗震設定時所有的箍筋平直段長度都是按10d計算的。
2、圖元抗震是私有屬性,在構件定義時設定,只對這一構件產生作用。工程抗震的控制全座樓的相關設定,當沒有私有設定時的預設設定,在計算設定中設定。
3、圖元抗震考慮則非框架樑,基礎梁等非抗震構件的箍筋彎鉤長度按非抗震考慮。工程抗震考慮則非框架樑,基礎梁等非抗震構件的箍筋彎鉤長度按抗震考慮。
圖元抗震和工程抗震的區別:
1、圖元抗震設定時非抗震構件,基礎梁,非框架樑等的箍筋的平直段是按5d計算的。工程抗震設定時所有的箍筋平直段長度都是按10d計算的。
2、圖元抗震是私有屬性,在構件定義時設定,只對這一構件產生作用。工程抗震的控制全座樓的相關設定,當沒有私有設定時的預設設定,在計算設定中設定。
3、圖元抗震考慮則非框架樑,基礎梁等非抗震構件的箍筋彎鉤長度按非抗震考慮。工程抗震考慮則非框架樑,基礎梁等非抗震構件的箍筋彎鉤長度按抗震考慮。
中秋節和中元節是一天嗎
中秋節和中元節不是一天。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中秋節,則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曆即陰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再者,這個節日在秋季和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
所以說,中元節是祭祀鬼的鬼節,中秋節是拜月的月節,這兩者之間的起源不同,時間不同,意義也不同,大家可要認清楚了才好。
中元節和中秋節的區別
1、時間不同
中元節為農曆七月十五,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五;
2、目的不同
中元節是祭祀鬼的鬼節,中秋節是祭拜月的月節;
3、起始時間不同
中元節是在元朝時期開始興盛起來,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而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是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
4、意思不同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俗稱七月半。傳說中元節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習俗不同
中元節的習俗
燒紙錢:舊俗中除了清明和十月一日外,中元節時官府也置備酒肉羹飯,來祭祀本府全境無人祭祀的鬼神。民間則把這一天當做鬼節,傍晚之後,門旁路口,人們各自焚燒紙錢。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為屈死冤魂引路。
送活羊: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跳天燈:廣西地區在中元節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
中秋節的習俗
賞月:每逢中秋來臨,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賞月談月也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於唐宋,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賞桂花: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玩花燈: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元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麼不同
一、時間和起源不同
中元節又叫“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最早起源於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其歷史應淵源於佛教,起源於佛教中 “目連救母”的故事,中元節由佛教盂蘭盆會發展而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按陽曆來說,清明節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二、祭拜物件不同
中元節:從古至今中元節祭拜物件,從祭田、祭祖發展到超渡“無主孤鬼”。所以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稱為“鬼月”,需要祭奠, “七月半”也就演變成“送鬼節”。佛教徒每都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道教也在這一天舉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燒冥紙,讓無主孤魂飽吃一頓。
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活動為掃墓。清明節是後人用來懷念先祖,祭祀先人的日子,大多數孝子賢孫都會到墳地、火化廠或骨灰庵施行祭拜儀式,以寄託對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紀念和緬懷之情。
為什麼中元節不如清明節流行
三個“鬼節”中,只有清明節在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其他兩個處在漸漸被人遺忘的境地。
奇怪的是,即使在沒有法定假日加持的情況下,清明節在民間的地位和名氣一直勝於後兩者。大多時候後兩者都沉寂在地域的區域性地區,或者年長人的記憶中,而非漢民族統一的民間節日。
以中元節為例,對比其他幾個傳統節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
第一,缺乏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談到嫦娥奔月、屈原投江、勤勞善良的古代人民大戰年獸,你不會想不到他們代表的節日,想要從眾多節日中脫穎而出,一個好的故事,就像一個好的招牌,有助於節日的傳播和存續。盂蘭盆節“目連救母”的故事,不算一個壞故事,但由於它沒有納入中國古代神話體系,與宗教聯絡又較為密切,所以流傳範圍有限。
第二,與其他節日功能重合。清明節的出現要早於中元節,而且又有遷客騷人“清明時節雨紛紛”這種耳熟能詳的slogan加持,人們很早就知道清明節在祭祀祖先上的作用。這一方面,中元節不僅出現晚,而且功能幾乎完全重合,沒有挖掘出祭祀祖先之外更為鮮明的意義,只能流於平庸。
第三,缺乏獨特的節日形式和象徵物。春節有什麼?餃子;端午有什麼?粽子;元宵節有什麼?元宵;中秋有什麼?月餅。國外的萬聖節之所以能夠抓人眼球,最鮮明的就是南瓜燈,以至於大家看到南瓜燈,就會想到萬聖節。
再想想端午的龍舟,中秋的賞月,春節的放鞭炮和貼春聯,是不是每個都讓人聯想到固定的祭日?節日的形式也是其意義的重要載體,缺乏這些參與感的形式,就難以在人們(尤其是小朋友)心中紮下根來,更遑論之後想要在眾多節日中做到獨樹一幟了。
而且,傳統節日今天遭遇的普遍危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漸漸讓人失去了身體參與感。傳統節日從“過節”變成了“看節”,身體逐漸被抽離出去,人們不用再去注意那些死板的形式,不再動用體力勞動做“無用功”,而往往只用雙眼去看,而這,確實會少很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