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土產風俗之工業

土產風俗之工業

  舊時鐵匠奉老君為祖師,每逢年節.焚香放炮,拜師祭祖。新歲第一次開爐焚香放炮。禁坐鐵砧,忌說“龍”“虎”。小爐匠俗叫“硬八根”,與陌生同行相遇透過“盤道”交友,俗謂“和尚不親帽子親”。木、石、茅匠奉魯班為祖師,縣城工匠於初一、十五齊集魯班廟拜師祭祖,協調本行業事務。茅匠重聲譽,要求手腳乾淨(不偷不拿),做活節約材料。木工有大小之分,大木工合房梁,忌根梢倒置。小木工生產傢俱,素有“桑不做門(喪門)、楝(殮)不做床”之諱,多用杏、椿、榆。床寬3尺7寸(市尺),長6尺7寸,高1尺7寸,意取“床不離七(妻)”,床成,忌說“四條腿”(指夫婦四條腿無兒女.要說滿床腿指兒女多)。造船“頭不用桑(船頭忌用桑木),腳不踩槐”,開工選吉日,木匠開斧要打出“八哥洗澡”吉祥點子。石匠內分清水活與紅水活(鍛磨),以山為根本,年節登山祭祖。同行相見,年齡稍長尊稱師兄。拜師要有承保人。徒弟進門.先向本門祖師牌位焚香叩頭,繼向師傅或管事叩拜,呈門帖。大致內容是:立門生帖人××x,經×××說合,願拜×××為師,言明x年出師。學徒期間投井上吊與師傅無關。學徒期多為三年(逢奸刁師傅也有七、八年才出師),只管吃不給報酬。平時以燒水做飯、掃地、洗衣、抱孩子,端碗侍候師傅為主。學徒期間要謹遵師命不得違拗。期滿,師傅贈一套工具,需再盡一年義務以報師恩。民諺:“三年滿,四年圓,不到五年不使錢”。“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而師傅總要留一手絕技不外傳。未經師傅學藝者不準開業。建國後,徒弟拜師學藝只需經人介紹即可,師徒關係和睦。工廠招入學員工,入廠時進行三級教育(入廠、進車間、到班組)。1980年,出現私人開辦各種型別專業技術學習班,收學費,傳技藝,結業發證書,自謀職業。

土產風俗之農業

   清康熙時,“立春先日,有司設土牛彩仗迎春。是日也,祭芒神,試耕種,各家作春盤、春酒”。農民新春後第一次動用耕牛、農具,須選吉日、晴日,焚香放炮.先刷垡子叫“破土:”。每年二月初二和八月初一,到土地廟祭祀土地神,祈豐收,佑平安。發生蝗蝻、蟋蟀等嚴重蟲害,焚香祈禱,不敢捕殺。久旱不雨,縣令率人戴柳條帽、穿草鞋,高挽褲腳,提爐焚香到龍王廟祈雨,農村淘井;久雨不晴,扎穿紙衣持“掃帚”的“掃天婆”,掛簷下祈晴。建國後,破除迷信,發展生產,此習已革。

土產風俗之商業

  民國時期,店鋪、行棧開業要選吉日,張燈結綵,焚香放炮,貨價從優,新年歇業。正月初四為財神生日,商家設香案供財神,以“錢龍”(制錢貫以赤繩)壓香案,旁貼“招財進寶”、“口進鬥金”等斗方。焚香,放炮,磕頭接“五路財神”。中午宴請全店人員,老闆執酒,如有

  被辭退者推其坐首席,飯後結賬離店。正月初六或十六日,焚香放炮開張營業,每逢初一和十五,焚香敬財神。居間商經營者叫行主(zhui)。牛行場地拴長綆,俗稱“拴綆”.牛經紀(行主)肩搭一根長鞭,魚、柴行主提一杆秤。油、面行門前掛秤。糧行多設在集鎮四周,門前篷’F擺一簸籮,內放板鬥。行商中,販賣日用小百貨的貨郎擔子(俗稱“軟八根”),搖撥浪鼓.賣香油的敲犁面.換榨油的敲梆子,賣糖人的敲小鑼.賣冰棒的搖竹節,賣藥的搖串鈐,賣鋼針、老鼠藥、八大味者敲竹板唱順口溜,賣油條、麻花、賒炕雞炕鴨者拉長聲音沿街叫賣。販賣青菜的叫“倒筐頭”,販糧食的叫“倒口袋頭”,販牲畜稱“倒綆頭”,通稱“倒集頭”。坐商,店內懸掛商店牌號或在門前置落地招牌。特殊行業,浴池、旅社門前掛燈,飯店掛雞龜,藥店掛膏藥幌子,修車鋪掛車帶,理髮店門前擺臉盆架,掛刀布。在成交過程中有“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之風。商人諱“舌”,“舌頭”呼為“賺頭”。建國後,商店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形成文明經商,禮貌待客的商業新風。春節後開張營業和新業開張鳴鞭炮,大型商場開業改為剪綵。


土產風俗鄉貿廟會

  明代以來,為了開展貿易,各類集會增多。其中:有借求神拜佛為主的“廟會”(香火會),有以貿易為主的集鎮古會和騾馬交易會(便會、青草會)。會前由各行業會首、紳(士)董(事)醵金,廟祝化緣集資以充唱戲、玩會、說書、放架花等文娛活動費用,藉以招徠人眾。   明代,於馬集東南建鶴庵,大殿塑三霄奶奶神像,懷抱金色泥娃 ...

安徽的人文風俗———節日風俗

  農曆   又稱陰曆、夏曆或古歷。相傳中國的歷法始創於夏朝,《尚書·大傳》稱“夏以十三月為正”,即每年定l2個月,至第13個月時轉為新一年的正月,至漢代時統一使用這種曆法,因而稱之為“夏曆”。夏曆極為重視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作物生產與生長的關係,故其別稱為“農曆”。夏曆主要是對照月亮(太陰)繞地球環行 ...

湖北黃梅的買賣風俗田地買賣

  湖北黃梅縣在春秋時代曾是吳、楚交界之處,如今又是鄂、贛、皖三省相鄰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產生了許多與眾不同的風俗,民間買賣習俗亦不例外。   田地買賣,對於農民而言,田地的地位遠遠超過房屋。許多有志氣的農民,往往把能夠購買田地,作為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標誌,甚至是唯一的標誌。民間俗諺中的“好兒不種爺孃田 ...

赤峰風俗衣、食、住、行

   衣 舊時牧區蒙古族男人多穿長袍,這是由於北方嚴寒,遊牧無定居,長袍穿上為衣,脫下為被,騎乘護膝,方便適用。清代後,官宦知識家庭婦女多穿"旗袍",普通勞動婦女亦穿長衫,但不緊腰開歧;中老年婦女長衫藍白色居多,寬鬆肥大,以適應拾糞、擠奶、熬茶之操作便當。男女長衫都束腰。腰帶多為絲綢或成幅紅綠 ...

濟源風俗居住篇

  濟源市平原地區村落稠密集中,山區村落稀疏分散。農村同宗聚居現象普遍。平原村鎮民宅多系起脊瓦房,習慣於建兩樓房。用料講究,博風碩大。舊時, 民宅佈局多為“四合院”,土木結構,且講究頗多,房脊內習慣放五穀雜糧、紙墨筆硯、錢幣等;房屋取向不取正南正北子午線;檀椽忌用桑柳等材,券門不壓門墩;門窗講究眉(門)高眼( ...

濟源風俗喪葬篇

  濟源舊有的喪葬習俗繁雜。人死後, 其子女要立即央人到各親戚家“報喪”,待親戚到齊後,即入殮釘棺,多數人自死到葬,一般不超過七天, 其間晚輩子(女)孫(女)要晝夜守靈。埋葬前一天下午和晚上,要舉行“請牌位”(上墳請祖宗陰靈)、“壓紙”、“上饌菜”(即祭奠亡靈)等儀式。出殯時,晚輩子孫和親屬均頭戴孝帽, 身著 ...

濟源風俗生育篇

  濟源人生男育女, 均為喜事。屆時, 主家到女方孃家報喜,然後視家庭經濟給嬰兒“鬧十二”或“鬧十八”,即孩子生下第十二天或第十八天,主家要設宴款待來賀喜的親友。“鬧""""前主家先向親友送“喜餅”,生男餅上塗上綠色,生女塗上紅色。“鬧”時諸親友給主家送小兒衣、布料、米麵、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