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在古代哪句詩暗指戀人傳情+用來暗指戀人傳情的詩句

在古代哪句詩暗指戀人傳情 用來暗指戀人傳情的詩句

  導語:馬上就是520了,你要怎麼表白呢?其實,你可以用古詩來表白,既浪漫又專屬於你們的情話。關於表白的詩句其實有很多,但其中有一句是暗指戀人傳情。那麼,你知道在古代哪句詩暗指戀人傳情嗎?到底用來暗指戀人傳情的詩句是哪句呢?一起來了解。

  在古代哪句詩暗指戀人傳情

  李清照

  雲中誰寄錦書來。“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出自《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作者李清照,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寫別後的思念。這句寫了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雲天,偏起懷遠之思。

  原詩:《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宋代)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蓆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賞析: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蓆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紅藕”,即粉紅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瞭蕭疏秋意的時節,而且渲染了環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閒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蓆涼這些尋常事情,實質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划著小船去遊玩。“輕解”與“獨上”,栩栩如生地表現出她的神態、舉動。“輕”,寫手腳動作的輕捷靈敏,表現出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上。“獨”字就是回應上句的“輕”字,點明瞭下闋“愁”字的癥結。“獨上蘭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並非閒情逸致的遊玩。昔日也許雙雙泛舟,而今獨自擊楫,恩愛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

  下面“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後的思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雲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髮。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於詞人心頭的。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賞析

  作者藉助於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後,蘊藏著相思的淚水。“月滿西樓”寫月夜思婦憑欄望眺。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 盼望音訊的她仰頭嘆望,竟產生了雁足回書的遐想。難怪她不顧夜露浸涼,呆呆佇立凝視,直到月滿西樓而不知覺。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後面的五句,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這是有情人的心靈感應,相互愛慕,溫存備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了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二人心心相印、情篤愛深,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思緒流諸筆端。

  這首詩的結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脫胎而來。這說明,詩詞創作雖忌模擬,但可以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點化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僅變化原句,而且高過原句。李清照的這一點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李句別出巧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的平鋪直敘,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這裡,“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當然,句離不開篇,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非一枝獨秀。它有賴於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前後襯映,而相得益彰。同時,篇也離不開句,全篇正因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機的《草堂詩餘評林》稱此詞“語意超逸,令人醒目”,讀者之所以特別易於為它的藝術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繁花迷眼出自白居易的哪句詩

  繁花迷眼出自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原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幾隻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哪句詩描寫梅花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意思是:江南沒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梅花。

  《贈范曄詩》是北魏詩人陸凱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點明詩人與朋友人相隔甚遠,只能透過驛使的來往相互傳遞問候。後兩句則透過贈送梅花,來表達對友人的祝福。

  梅,薔薇科杏屬植物。

  梅的鮮花可提取香精,果實可食,或熏製成烏梅成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


楓林晚出自

  停車坐愛楓林晚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   詩裡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 ...

夏夜追涼反襯出夏夜之靜

  夏夜追涼中:竹深樹密蟲鳴處,反襯出夏夜之靜。《夏夜追涼》是南宋詩人、文學家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全詩明曉通暢,毫無艱深之處,卻又回味無窮。宋孝宗乾道四年(1169),年逾不惑的詩人回鄉閒居, ...

憫農中告訴大家要珍惜糧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告訴大家要珍惜糧食。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田裡鋤草,汗水一滴一滴向下灑落的情景,讓人們知道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都飽含了農民的辛苦。讚揚了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了那麼多的社會財富。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不是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是有血有 ...

是描寫梅花的

  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____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2、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____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3、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____陸凱《贈范曄詩》   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__盧梅坡《雪梅·其一》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反映詩人有脫髮困惱 渾欲不勝簪和白髮三千丈反映脫髮困擾

  導語:脫髮問題不管在什麼年代都是存在的,即便是在古代,人們也為脫髮而困擾。其中,古人有一些詩句是關於脫髮困惱的。那麼,你讀過哪句詩反映詩人有脫髮困惱呢?其中,渾欲不勝簪和白髮三千丈哪句反映脫髮困擾?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哪句詩反映詩人有脫髮困惱   反映詩人有脫髮困惱的詩句   渾欲不勝簪。渾欲不勝簪 ...

李白描寫的是溫泉 李白關於溫泉的詩句

  導語:我國著名唐代詩人李白就寫了這麼一句關於溫泉的。那麼,你知道李白哪句詩描寫的是溫泉嗎?到底李白關於溫泉的詩句是哪句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句詩。   李白哪句詩描寫的是溫泉   沸珠躍明月。沸珠躍明月出自唐代李白的《安州應城玉女湯作》,全句是“沸珠躍明月,皎鏡涵空天。”意思是翻騰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樣皎 ...

不用揚鞭自奮蹄這出自

  1、不用揚鞭自奮蹄這句詩出自臧克家《老黃牛》。   2、原文: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   3、《老黃牛》裡的老黃牛如此辛勤勞作,不辭辛苦,則完全來自於它自身的動力了:“不待揚鞭自奮蹄”。這裡,“物”與“我”融為一體,“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老牛,也即年逾古稀、老當益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