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地方色彩濃郁的民間曲藝--祁陽小調

地方色彩濃郁的民間曲藝--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是衍生並流佈於湖南祁陽的一個民間曲藝,也是永州北部的祁陽廣泛流傳著一種民間小曲。這種民間小曲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發展,也慢慢的形成了有詞有曲的小調。那麼,大家對於這種地方色彩濃郁的民間曲藝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祁陽小調的曲體結構

  祁陽小調的曲體結構有單曲體與不完備的聯曲體結構兩類,單曲體即用一個曲牌,反覆演唱各段唱詞來敘述故事,一個曲牌名稱即為一首祁陽小調名稱。單曲體中有上下兩句對稱的結構,也有短小方整形的四個樂句為一段的曲體結構。曲調雖然短小,藝人們運用擴充,加花,變化重複及潤腔,加說白等多種技法,使你唱而不倦,聽而不厭;另一種是不完備的聯曲體結構,這是一種既非單曲牌,又非多曲牌的聯綴,即以一首曲牌為主,加入多個曲牌或段子構成,本申報材料“曲調選”中《兄妹生產》就是由《出門調》、《討學錢》、《玉石川》等三個單曲聯綴而成。

  祁陽小調的三種演唱形式

  1、祁陽小調的演唱形式,較多的是一女演唱,一男伴奏的對唱形式。即女的手拿碟子站立,男的坐著拉二胡,二人對唱,動作幅度不大,重在二人的面部表情。如1956年祁陽藝人朱敦祥、朱美秀進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併入中南海演出的祁陽小調《五更留郎》就是用這種形式演唱的,深受群眾歡迎。

  2、第二種演唱形式是一男手拿花扇、一女手拿小手絹,二人邊唱邊舞的對唱形式,有時男的下樁半蹲,圍著女的邊唱邊打圈,活潑風趣。

  3、第三種演唱形式是坐唱,用小型的絲絃樂隊伴奏,演唱者坐於樂隊前面演唱,這種形式多以演唱祁陽絲絃小調。1956年祁陽80歲藝人楊梅生,參加湖南省農村文藝匯演演出了祁陽小調《鬧五更》榮獲了優秀演出獎。

  4、第四種演唱形式是表演唱,這種形式是七十年代後發展成的,一般由8-12人表演,集唱、說、數一起,形式生動活潑,1976年和1995年兩次進京演出的祁陽小調《赤腳歌》和《夜宵歌》就是用表演唱這種形式演唱的,很受群眾歡迎。

  祁陽小調為全國優秀曲藝品種之一,目前已被《中國曲藝志——湖南卷》、《中國曲藝音樂整合、湖南卷》、《中國民間歌曲整合,湖南卷》、《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音樂詞典》等科研專案收入。同時,由於祁陽小調類似於長沙花鼓戲,不僅地方色彩濃郁,而且最貼近於百姓生活,所以,新中國成立以來,藝人們在傳承祁陽小調的前提下,吸取祁陽小調的素材,新編了許多新的祁陽小調曲目,這為服務現實生活,發展湖南文化都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開封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盤鼓

  盤鼓:過春節,逢節慶,打盤鼓,是開封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開封盤鼓節奏性強,套路多變,氣勢恢宏,深受廣大市民和中外遊人的喜愛。目前,開封有盤鼓隊30餘支,每逢元旦、春節、國慶和文化節、菊花花會、廟會都要舉行盤鼓表演和比賽。那隆隆的盤鼓聲,豪放的擊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奮。開封盤鼓隊曾赴日本、香港表演,廣受讚譽。

貴州民間文娛活動-花燈

  花燈是貴州民間舉辦的一種載歌載舞的文娛活動,大約在明朝初年,由來自江南及中原、留在貴州駐守和屯耕的軍士們傳入貴州。到清朝,花燈在貴州已經十分流行,民國年間更普及到貴州絕大部分的鄉村集鎮,其中尤以遵義、獨山、福泉等地為盛。

  貴州花燈包含花燈歌舞和花燈劇(戲)兩種藝術形式。花燈歌舞(俗稱“地燈”、“鑼鼓燈”或“鑼鼓轉”等)較簡單、短小,沒有完整的戲劇情節,主要是抒發某種感情或說明某件事理。表演時,演員要手執綢扇和手帕,載歌載舞、歌舞結合。有時,還要插進韻白(俗稱“拉白”),演唱的方式有對唱、輪唱、齊唱、合唱等。

  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或逢重大節事,人們便張燈結綵,聚集在一起“玩花燈”。民間也稱之為“唱花燈”、“跳花燈”。


具有濃郁地方色彩——莆仙戲

  古代的一些富家小姐或者是婦人每天吃喝玩包括後院的內鬥也是十分無趣的,在古代沒有網路沒有電視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有名的演員,他們就是戲子,上演一些有趣的戲劇。本期小編帶你去莆田文化了解莆田有名的莆仙戲。   莆仙戲,因形成於興化地區(今莆田、仙遊),用興化方言演唱,故俗稱“興化戲”。1952年經福建省文化局批准 ...

具有濃郁南國地方色彩的南音說唱

  南音說唱是在木魚和龍舟的基礎上吸收了其他的地方戲曲的曲調,從而形成的。它旋律婉約而優美,有著濃重的南國地方色彩,南音說唱也是許多文人雅士喜愛的一種戲曲。本期的澳門文化為您帶來具有濃郁南國地方色彩的南音說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南音說唱,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大體上分兩類:“地水 ...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三 送灶上天

     臘月二十三,俗稱 小年 ,傳說這日是 灶王爺上天 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 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 ...

愛爾蘭習俗與禁忌

  習俗與禁忌   1.拜訪愛爾蘭公私機構,須要事先約好,不要冒然前往。   2.愛爾蘭的商業禮儀與英國較為相似,他們重守時,重禮貌,稱呼時喜歡加頭銜。如他們常常用“先生”、“夫人”、“小姐” “博士”、“教授”等稱呼對方。 3. 在與愛爾蘭商人交往時,衣著不要時髦,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出席商務會議時,男士 ...

世界上最小的古佛寺託普魯克墩小佛寺

     這個僅有4平方米的“袖珍佛寺”堪稱舉世罕見,不僅小得出奇,其儲存之完整、壁畫之優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亦達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境界,被國家文物局列為2002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胡楊樹“護佑”了託普魯克墩小佛寺   初見小佛寺的真容時,很難把它與傳統“寺廟”聯絡起來:小佛寺面積僅4平方米 ...

民間曲藝大家談 田連元:評書演員要耐得住寂寞

  著名評書藝術家田連元先生攜《田連元自傳》一書來到瀋陽與讀者見面,田連元表示,評書演員很辛苦,不可能一夜成名,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貧。   4日,在瀋陽某書店內,有年長至古稀之年的老者,也有年輕至90末出生的小朋友都在靜候一位他們心中的偶像—評書大家田連元。這次田老師攜書回到曾經工作、奮鬥過的遼寧和新老書迷近距 ...

非遺民俗祭敖包

  敖包作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體的傳播下已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會》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宣傳熱度,紅透大江南北。   在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