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句式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句式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

  2、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3、之的基本解釋:之[ zhī ]

  4、往:由京之滬。

  5、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於做賓語):求之不得。

  6、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代詞,這,那 :“之二蟲,又何知”。(意思: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麼呢? )

  8、虛用,無所指 :久而久之。

  9、往,到 :“吾欲之南海”。(意思:我想到南海去。)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翻譯

  1、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而讓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2、均:權衡,均衡

  負:使動,即使負擔,承擔

  曲:理虧

  這裡的之是指示代詞,這,此。

  3、出自《廉頗藺相如列傳》。生動刻畫了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趙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他們或耿直或忠厚,或魯莽或機智,形象鮮明生動,令人歎服。

寧許以負秦曲的負是什麼意思

  負:使動,即使負擔,承擔。均:權衡,均衡。原句為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含義是權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這句話出自於《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①背;用木板馱大東西。《愚公移山》:“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齊桓晉文之事》:“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②負擔;承擔。《淮南子·主術》:“而智日困,而自負其責也。”

  使……承擔。《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蒙受;遭受。《竇娥冤》:“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④背倚;背靠著。《禮記·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負牆而立。”

  ⑤依靠;憑藉。《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⑥辜負;對不起。《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大王而負趙。”《左忠毅公逸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⑦違背;背棄。《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趙城。”

  ⑧失敗。《六國論》:“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許以是什麼句式

  寧許以負秦曲是省略句;   寧許以負秦曲這句話省略了之字,補全之後為:寧許(之)以負秦曲。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省略是為了避免重複、突出新資訊並使上下文緊密連線的一種語法 修辭手段,省略在語言中,尤其在對話中,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

的意思

  1、均之二策的均是均衡的意思。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   3、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

是什麼意思

  均之二策的之是往的意思,來自《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出自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卷八十一。戰國末,強秦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戰略,積極對外擴張。趙國實力比秦稍弱。   本篇為合傳,以廉頗、藺相如為主,並記述了趙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蹟。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布衣之交、負荊請罪、刎頸之交、 ...

用法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本句是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之的基本解釋:   之[zhī]   1、往:由京之滬。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於做賓語):求之不得。   3、人稱代詞。 ...

的意思

  1、均之二策的均是均衡的意思。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中的“之”都是代詞用,意思是:這。   3、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整句意思是:衡這兩種策略,寧可答應而使秦國承擔理虧的後果。 ...

公和憲公什麼關係

  秦寧公和秦憲公是同一個人。   秦憲公生於公元前724年,卒於公元前704年,《史記·秦本紀》誤作秦寧公 ,嬴姓,趙氏,名不詳,秦文公之孫,秦靜公之子,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715年至公元前704年在位。公元前704年,派兵消滅西戎小國蕩氏。同年,秦憲公去世,終年二十一歲,葬於西山大麓。 ...

東北往事十年什麼時候上映

  2020年(中國大陸)。影片根據孔二狗爆紅網路的長篇小說《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改編而成,是一個病態、殘酷的黑道故事,也是一部反映了20餘年社會變遷的厚重長篇史詩。影片主要講述了1986年至2006年20餘年來,以梅三、趙紅兵為首的某北方黑道組織的發展歷程。這部電影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一次不同尋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