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城春草木深前一句是什麼

城春草木深前一句是什麼

  1、城春草木深前一句是國破山河在。

  2、原文

  春望

  [作者] 杜甫

  [全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城春草木深這一句詩句的歷史背景

  1、城春草木深這一句詩句的歷史背景安史之亂。

  2、出自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3、《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表現出詩人愛國之情,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一詩句的歷史背景

  1、歷史背景是安史之亂,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2、《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草木的上

  1、城春草木深的上一句是國破山河在。   2、《春望》   [作者]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 ...

國破山河在草木歷史背是那首詩

  背景: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 ...

入舊年是什麼

  此句出自唐朝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全詩為: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開頭以對偶句發端,寫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 ...

國破山河在草木什麼意思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翻譯: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2、出自《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鞏縣(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 ...

草木指的是什麼

  城池。暗喻整個國家的意思。“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 ...

草木什麼意思

  1、是指城中到了春天,草木便茂盛起來。   2、寫詩的背景: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 ...

杜甫草木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全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