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塔塔爾族的民間音樂特徵是什麼?

塔塔爾族的民間音樂特徵是什麼?

  都說音樂無國家,也許語言上溝通不了,但是可以透過音樂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每一首動聽的音樂,都屬於一種音樂型別。每個民族也有自己的民間音樂風格,那麼,你對塔塔爾族的民間音樂瞭解多少呢?一起來了解塔塔爾族文化吧!

  塔塔爾族民間音樂主要是民歌、歌舞音樂及器樂。

  塔塔爾族民歌有抒情歌曲、勞動歌曲、習俗歌曲等。①抒情歌曲中情歌為數最多,此外還有以讚美森林、草原和故鄉為內容的讚歌。這類歌曲速度徐緩,曲調多用五聲性級進,並採用裝飾性迴旋音或反向重複等開展手法,使旋律華麗流暢。②勞動歌曲中有散板式的節奏自由的牧歌,也有以強有力的切分節奏貫穿全曲的《收割之歌》、《打草歌》等。③習俗歌曲多在婚禮儀式中由男女青年集體對唱,內容多為對新郎、新娘的讚頌和祝福,歌詞詼諧、風趣。④其他歌曲,包括老人的歌、兒歌和搖籃曲,以及反映舊社會階級壓迫下窮苦人悲慘命運的悲歌等。

  塔塔爾族歌舞音樂十分豐富,多在傳統節日、婚禮或豐收喜慶時演唱,常即興填詞。其結構短小具有方整性,情緒熱烈歡快。常採用旋律移位的手法而構成調式交替或轉調。“巴拉米斯肯”是歌舞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歌調。

  塔塔爾族民間音樂的特徵是:①常用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並以do、re、sol、la為調式主音;②常用主音先現、同音反覆的手法構成民歌的終止式;③多數民歌曲調抒情、歡快,音符呈密集型;④常用波音、顫音等唱法,使民歌更具抒情優美的特色。

  塔塔爾族常用的樂器有手風琴、七絃吉他、曼陀林等,民間原有“孔涅”(2孔木笛)、“科比斯”(銅製口弦),現已失傳。器樂曲多為民歌主題變奏,流行的曲目有《婚禮進行曲》、《白天鵝進行曲》等。

表現性功能體裁,民間小調的音樂特徵

  民間小調是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具有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細膩﹑婉柔等特點。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它的音樂特徵,看看其特徵有什麼樣的特點,跟其它戲劇的差異性是否相差太大。

  在各類民歌中,小調是一種基本上擺脫了實用性功能的制約﹑成為獨立的以表現性功能為主的音樂體裁。其音樂特徵是﹕

  1、小調的曲調具有流暢﹑婉柔﹑曲折﹑細膩的藝術特色。它的旋律變化豐富,常常把級進音型和跳進音型,單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狀旋律線等表現手段靈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造成一種起伏跌宕﹑多樣而又統一的曲調進行。

  同時,在歌唱藝人的長期實踐和加工之下,旋律的裝飾性犟,樂匯﹑樂句之間銜接自然,富有邏輯,很善於表達那些既有敘述性又有濃厚的抒情性的題材內容(如《五哥放羊》﹑《畫扇面》﹑《妓女悲秋》﹑《五更鳥》等)。多數小調在演唱時都有器樂伴奏,並加上前奏﹑過門﹑尾聲等,使之更加完整。

  2、小調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根據旋律進行本身的內在要求,追求詞曲協調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現手段的靈活性。因此,小調的節拍規整而不拘泥,節奏感鮮明而不犟烈。它常常在既不破壞唱詞的韻律,又服從節拍規整性的前提下,靈活地使用各種節奏型,使其疏密相間﹑變化有致,富有很犟的動力感。

  3、小調的結構大多以單曲體為基礎,講究結構內部的規整性和勻稱性。樂句的結構功能比較清晰,基本上分成對應式和起﹑承﹑轉﹑合式兩類。非對偶性的3﹑5句單曲體結構也較常見。一些地區還有由若干單曲構成的“套曲”(民間稱“大調”)。無論篇幅長短,小調的曲體結構內部都以對應和起承轉合為原則,形成整齊平衡的關係,末句常具有總結性分量,穩定感較犟。

  4、不同,但襯詞﹑襯腔卻是原樣重複,成為加強整個作品統一性的有力手段。

傣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傣族民間歌謠音樂分勞動歌和風俗歌兩大類,通常是以“贊哈”演唱形式表現出來,以竹笛、瑟伴奏。

  勞動歌:內容多反映日常勞動生活中的情趣,有《摘果歌》、《狩獵歌》、《歡樂歌》、《拾木頭歌》、《打水歌》、《紡織歌》、《破蔑歌》、《穿牛鼻子歌》、《撒秧歌》、《十二馬》、《叫魂歌》、《拴牛魂歌》等。

  風俗歌;範圍較廣泛,包括愛情、婚姻、年節、疾病、喪俗、祭祀、賀新房等均有唱歌活動。主要曲目有《滿月歌》、《起名歌》、《放牛歌》、《讀書歌》、《升和尚歌》、《說親歌》、《許配歌》、《拴線歌》、《招魂詞》、《滴水歌》、《哭喪歌》、《哀比邁》、《贊高升》、《賀新房歌》、《引路歌》等。景谷傣族村寨流行《黃寧》唱調,內容廣泛,由一人或二人唱,賽歌時富戲劇性。

  傣族民間器樂有吹管樂器;弓弦樂器、打擊樂器三類。

  吹管樂:有瑟、葫蘆絲、牛角號、木葉等。流行曲目有蒼蠅搓腳、白魚翻身等。

  弓弦樂:有省、丙、牛角琴等。形似板胡,採用椰殼或“篤丙罕”(一種硬殼野果)或小葫蘆做共鳴器,用筍葉蒙面,木棍作杆,竹子做碼,安有弦檔和兩條金屬弦,用馬尾做彎弓拉,所奏曲調悠揚婉轉、流行曲目有:“甩角龍”、“稜”等。“省”,形似四絃琴,供彈奏。“丙”,是形似三絃的彈奏器樂。“牛角琴”形似二胡,弦頭為牛角。

  打擊樂:有象腳鼓、芒、鑼、鑔、嘎拉薩等。“嘎拉薩”是用19塊長短不一的鋼片製作的編琴,鋼片打孔,用兩條線穿拴木架上排列,用包牛牢的木棍敲打。

  傣族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孟連、景谷、江城、瀾滄、西盟的傣族多套路象腳鼓、多套路刀舞、孔雀舞。孟連、思茅、西盟、瀾滄流行馬鹿舞。孟連、西盟流行多套路棍舞。孟連、江城流行多套路拳舞。景谷流行白象舞、大鼓舞。孟連流行魚舞、蠟燭舞、猴子舞。西盟流行愛情舞。江城流行紗巾舞、蔑幅舞。舞蹈內容多與生產、生活、宗教祭祀有關。


哈尼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哈尼族能歌善舞,按不同曲調來分類,民歌有四類,即:哈巴、阿哧、儀式歌、然古宅。“哈巴”,是歌唱傳統古規、道理的,一般稱“酒歌”。凡節慶佳節,婚喪嫁娶及祭祀活動,新居落成等場合,多在酒席上邊飲邊唱以自娛。酒歌有<唱天地>、<唱人生>等。哭調有<離娘調>、<哭訴調>、<出嫁離別>、<媳婦調>等。“阿 ...

布朗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布朗族民歌按唱的格調區分,可分為“擺”、“栽”、“佔擺”“東麻”、“擺崩”、“素”、“東算傣”等。“擺”有大擺、小擺兩種唱法。為主人賀新房、賀生,為辦婚禮的人家唱賀新郎、新娘時唱大擺調;請人吃飯或跟姑娘談情時唱小擺調。逢臘月到翌年二月是建蓋房屋季節;建房人家都要請歌手來唱賀新房調。舉行婚禮請歌手唱 ...

彝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彝族主要分佈在景東、景谷、鎮沅、普洱、江城、瀾滄、墨江、思茅等地。彝族民歌音樂按其體裁,表現內容及演唱形式可分為跳歌、小曲、山歌三大類。   跳歌:是詩、歌、舞融為一體的群眾自娛活動。眾人隨蘆笙、笛子音樂的旋律節奏,邊唱邊跳,一人領唱,眾人合唱。從歌詞內容上分盤曲(排曲)、雜曲(散曲)、對歌(辯 ...

佤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佤族的民歌音樂分為風俗歌、山歌、玩調、兒歌四類。   風俗歌:粗獷樸實的音樂風格突出,風俗歌中有:(1)勞動性風俗歌,是在野外集體勞動時對唱,以配合勞動,協調動作的歌曲,有《拉木鼓歌》等。(2)祝賀性風俗歌,有《結婚調》、《蓋房調》。(3)歡慶性風俗歌,有狩獵滿載而歸後唱的《獵歌》。(4)生活性風 ...

民族民間音樂都有哪些種類

  1、民間歌曲簡稱民歌,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在長期勞動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集體創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現實、被子人民群眾普遍掌握、廣泛流傳的一種短小的歌唱藝術。   2、歌舞音樂,指的是伴隨著民間舞蹈的歌唱和器樂演奏。各地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在漢族地區普遍淬的有龍舞、獅舞、秧歌、花燈、花鼓、打蓮廂、跑旱船、 ...

如何傳承和發展我國民族民間音樂

  1、跟隨時代的腳步,吸收新的精粹。   民族民間音樂只有透過不斷的創新、協調發展,從而保持原有的特色,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保護”不等於原封不動、固步自封的保留。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是保護和傳承原生態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藝術最有效的辦法。   2、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有意識的傳播。   目前 ...

民族民間音樂都有哪些種類

  根據我國傳統音樂理論,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可劃分成五個類別   一是器樂音樂。我國的器樂音樂可以劃分成獨奏和合奏兩個類別。獨奏音樂 中再次劃分成弓弦、彈撥、吹管、打擊等類別;合奏類音樂也可進一步劃分成弦 索樂、絲竹樂、吹管樂、鼓吹樂和吹打樂。這五種合奏樂構成了我國傳統音樂的 精髓。   二是戲曲音樂。我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