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短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所寫。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
本文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刀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在寫法上,有的主要描寫蟲的叫聲、飼養;有的主要寫蟲的形狀、捕捉方法等。字裡行間流露對昆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這篇短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所寫。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
本文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刀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在寫法上,有的主要描寫蟲的叫聲、飼養;有的主要寫蟲的形狀、捕捉方法等。字裡行間流露對昆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篇飽含詩情的小說,表現的是純樸健康的人性之美。透過一個世俗化的佛門故事,描寫了普通人的人生歡樂,表達了對純樸的民間日常生活的肯定與讚美,同時也含蓄的表現出對清規戒律的否定和批判。
《受戒》以平淡的方式敘述佛門故事。情節結構是平淡的,敘述態度也是平淡的,情節是明海出家當和尚的故事。敘述明海當和尚的地點荸薺庵,介紹荸薺庵的自然地理環境,庵內建築設施,庵內的幾個和尚的性格特點,庵內和尚們的日常生活;敘述明海當和尚的生活,掃地燒香學唸經,和小英子家的交往,和小英子一起幹各種農活,萌發了朦朧的愛情;敘述明海的受戒,小英子送接和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作者以平淡含蓄的方式敘述和尚們的這些故事,敘述明子和小英子的愛情。敘述和尚們作為普通人的人生歡樂,這就含蓄地表達了對原始淳樸的民間日常生活的肯定和讚美,含蓄地表現出對清規戒律的否定和批判。
1、原文:故鄉的元宵是並不熱鬧的。沒有獅子、龍燈,沒有高蹺,沒有跑旱船,沒有“大頭和尚戲柳翠”,沒有花擔子、茶擔子。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會”——賽城隍時才有,元宵是沒有的。很多地方興“鬧元宵”,我們那裡的元宵卻是靜靜的。
2、有幾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個鄉下的漢子,一個舉著麒麟,——一張長板凳,外面糊紙紮的麒麟,一個敲小鑼,一個打鑔,咚咚噹噹敲一氣,齊聲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開頭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
3、我對這“格炸炸”印象很深。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狀聲詞?狀的什麼聲呢?送麒麟的沒有表演,沒有動作,曲調也很簡單。送麒麟的來了,一點也不叫人興奮,只聽得一連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給他們一點錢。 街上擲骰子“趕老羊”的賭錢的攤子上沒有人。六顆骰子靜靜地在大碗底臥著。擺賭攤的坐在小板凳上抱著膝蓋發呆。年快過完了,準備過年輸的錢也輸得差不多了,明天還有事,大家都沒有賭興。
4、草巷口有個吹糖人的。孫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麵人的。青蛇、白蛇、老漁翁。老漁翁的蓑衣是從藥店裡買來的夏枯草做的。到天地壇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響,天嗡子蠻牛似的叫。 到泰山廟看老媽媽燒香。一個老媽媽鞋底有牛屎,幹了。一天快過去了。不過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燈,才算。元宵元宵嘛。我們那裡一般不叫元宵,叫燈節。燈節要過幾天,十三上燈,十七落燈。“正日子”是十五。
5、各屋裡的燈都點起來了。大媽(大伯母)屋裡是四盞玻璃方燈。二媽屋裡是畫了紅壽字的白明角琉璃燈,還有一張珠子燈。我的繼母屋裡點的是紅琉璃泡子。一屋子燈光,明亮而溫柔,顯得很吉祥。上街去看走馬燈。連萬順家的走馬燈很大。“鄉下人不識走馬燈,——又來了。”走馬燈不過是來回轉動的車、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轉幾圈。後來我自己也動手做了一個,點了蠟燭,看著裡面的紙輪一樣轉了起來,外面的紙屏上一樣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馬燈並不“走”,只是一個長方的紙箱子,正面白紙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連著一根頭髮絲,燭火烘熱了髮絲,小人的手腳會上下動。它雖然不“走”,我們還是叫它走馬燈。要不,叫它什麼燈呢?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整個畫面表現的是《西遊記》唐僧取經。
6、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繡球燈、馬燈……兔子燈大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下面安四個軲轆,可以拉著走。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繡球燈、馬燈都是買的。繡球燈是一個多面的紙紮的球,有一個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兩個軲轆,手執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滾動。馬燈是兩段,一個馬頭,一個馬屁股,用帶子系在身上。西瓜燈、蝦蟆燈、魚燈,這些手提的燈,是小孩玩的。
7、有一個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後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附設在城隍廟裡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
8、街上有人放花。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幾支,起火升到天上,嗤——滅了。天上有一盞紅燈籠。竹篾為骨,外糊紅紙,一個長方的筒,裡面點了蠟燭,放到天上,燈籠是很好放的,連腦線都不用,在一個角上繫上線,就能飛上去。燈籠在天上微微飄動,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使人有一點薄薄的淒涼。年過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鋪就“大開門”了。我們那裡,初一到初五,店鋪都不開門。初六開啟兩扇排門,賣一點市民必需的東西,叫做“小開門”。十六把全部排門卸掉,放一掛鞭,幾個炮仗,叫做“大開門”,開始正常營業。年,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