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大年初一吃什麼+大年初一食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吃什麼 大年初一食俗有哪些

  大年初一吃什麼

  1、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

  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2、萬年糧

  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

  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5、麵條

  長面,也叫長壽麵,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麵,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6、雞湯

  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徵“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7、甜食

  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大年初一食俗有哪些

  北京

  正月初一凌晨,燃放花炮,以請財神,正月初一一大早還要向五顯財神廟拜祭。除了吃素餡餃子外,就不做別的飯了,而不做飯要持續到初五,這幾天就天天吃頭年做好的食物,這叫吃隔年飯,這個風俗是希望日子好過,總有吃不完的飯。除了包餃子、拜年外,人們還要抽空到前門甕城關帝廟燒香,求在新的一年中吉祥順利。

  上海

  正月初一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接著開門放爆炸迎新,鄰里相見互道新禧。待客必請喝“元寶茶”,在茶內或茶蓋放上青果一枚。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說“恭喜多如意”。

  廣東

  正月初一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用紅盤盛滿大吉(即柑)、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多數人家要吃素,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共品工夫茶。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安徽

  正月初一天亮,頭等大事是開大門,接著放爆。晚輩須向長輩磕頭拜年,早飯要吃一種一片片薄片挨在一起叫“步步高”的甜糯米糕。春節三天,不能掃地、動土、出遠門,怕掃掉財氣。新年寫字,也要用紅紙先寫:“新春發筆,筆上生花,花中結果,果然寶貴”等字,圖個吉利。

  陝西

  人們黎明即起,敬神、祭祖,開門放炮,吃餃子或臊子面,這頓飯吃得特別早,餃子中有一兩個提前包上銅錢、銀幣、硬幣,誰吃上了它,表示誰的福份大。在陝北神木、府谷一帶還有“打醋罈”的講究,將燒紅的火炭放進醋裡一激,用冒起的蒸氣薰屋子。

  內蒙

  東方微亮,家家戶戶都在馬尼宏杆子的座盤上點起天燈,隨後再分別祭天、地、火、祖。祭奠完畢,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彈點一下酸奶,以取吉祥之意。老人正襟危坐,兒女要施跪拜禮敬獻哈達,長輩也要逐個賜祝福詞。隨後,又是全家(夫婦之間除外)互換鼻菸壺以示新年祝賀。

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食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食俗:喝菊花酒

  1

  菊是應時的花草,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並且由於菊之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獨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壽客”、不老草。因此,賞菊與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的主要節俗。 菊花酒用菊花雜和黍米釀成,“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九日所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命酒。”菊花酒雖然達不到“令人不老”的奇效,但它的確有清熱解毒、明日祛風、平肝疏肺、益陰滋腎的藥用價值。九月九日是傳統的賞酒節,直到宋時,重九時節的民俗活動依然是“飲新酒,泛英替菊”,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以消陽九之厄”。重陽釀酒、賞酒之俗在民間持續傳承,山東滕縣、臨沂、日照等地,在近現代仍多於重陽造菊花酒,當地謠諺有:“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

  重陽節的食俗:吃重陽糕

  九月食糕的習俗起源很早,“糕”之名,雖然起於六朝之末,但糕類食品在漢朝時即已出現,當時稱為“餌”。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與黍米粉兩種,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餌”。黍為五穀之長,黍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們以黍米為應時的嘗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陽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嘗新食品。這也就是後世民間在重陽節,以重陽糕薦神祭祖的秋祭習俗淵源。

  2

  六朝時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陽節俗形成,糕類自然成為節令食品。到宋朝已習稱“重陽糕”,由於糕面有多種裝飾,重陽糕在明清以後又多稱為“花糕”。重陽花糕成為都市、鄉村的應節食品。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糕在漢語中諧音“高”,糕是生長、向上、進步、高升的象徵。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重陽糕上的諸種飾物也都有著各自的寓意。糕上的棗、慄、獅子之類飾品,都是中國傳統的祈子象徵物,它們明白地表示著人們在秋收時節祈求子嗣的願望。重陽還是出嫁的女兒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兒回家吃重陽糕,是重陽的另一節俗,所以重陽如端午一樣,被稱為“女兒節”。

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臘八的食俗有哪些

  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臘八的食俗有哪些

  冬祭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供奉佛祖和冬祭活動。

  醃臘肉

  農業社會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春種秋收,冬藏閉戶”。進入臘月,就意味著嚴冬的了臘八粥以外,民間在這一天還要醃製各類食品,如“臘肉”、“臘酒”、“臘八蒜”(亦稱“臘八醋”)等等,也是為過冬、過年準備佐食佳料。

  臘肉,又叫燻肉。每年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羊,謂之年豬、年羊。在小農經濟的農耕社會,農民的日子很清苦,一年到頭很少吃到肉食,因此殺豬宰羊是一件大事。除了留夠過年吃的新鮮肉以外,其餘的肉要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茵、桂皮、丁香等佐料,醃入缸內7至15天后,拿出來用粽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掛在灶頭或火爐上面,經過煙燻火烤,做成肉乾,稱為“臘肉”。一些講究的家庭,還把醃製的鮮肉先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蒸發其中的水分,然後再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成。熏製好的臘肉表裡一致,晶黃剔透,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豔,黃裡透紅,吃起來味道香醇,肥而不膩,不僅味道獨特,營養豐富,而且還有健脾祛寒、消食開胃等功能。也有的家庭把煮熟的肉醃起來,備以全年迎來送往和過節食用,方法是把熟肉切成塊擺在壇內,用熔化的豬油灌縫,待冷卻後就成了封閉儲藏,長時間不變質、變壞。

  釀臘酒

  民間自古流行在臘月釀製“臘酒”,這種風俗可以追溯到周代,稱為釀製“春酒”。

  《詩經·幽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清代學者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一書中解釋:“春酒即酚酒也……周制蓋以冬釀,經春始成,因名春酒。”

  這裡說的就是臘月釀酒的活動。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數千年未斷。釀酒所用原料南北不同,南方多以糯米,北方多用雜糧,陝北等地區還有一種用糜子製作的稠酒,過年時用來招待客人,加熱飲用,暖身開胃。因為所釀之酒是在臘月製作,所以名為“臘酒”。

  陸游詩中“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描寫的就是這一飲食習俗。

  泡臘八蒜

  臘八蒜,又稱臘八醋。是臘八這天用米醋泡製去皮的蒜瓣,儲存到除夕啟封,正好可以食用。醋則酸甜香辣,蒜則湛青翠綠,是春節期間的佐餐佳品。但這種美食也曾被商家用作它意。古代年關前,是各行各業年終清算結賬的時節,要把一年的盈虧豐欠算出來,但是臨近春節,登門討賬,顯得不近人情,於是借“蒜”、“算”同音,債主們便用送臘八蒜給債務人的方式催債。債務人見到臘八蒜,也就心照不宣,明白債主是在催還債務了。

  因此,北京還流傳了這樣一句俗諺:“臘八蒜、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

  準備過年

  過完臘八節,各家各戶就進入了籌備年節的階段。從這天起,就意味著年節要到來了,忙過四季的人們便開始為過年進行各種籌備工作了。男人們採辦過年衣食用度的各種年貨,女人們則準備過年的新衣、拆洗被褥、加工各種食物和原料等等,一直要忙到除夕夜前。

  臘八的食俗有哪些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八粥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燉著哪些

  1、蓮藕,蓮藕有清熱降火,養胃健脾的功效,和排骨一起燉,即營養又開胃。   2、白蘿蔔,白蘿蔔有益胃消食的功效。可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一起煲湯。   3、海帶,海帶含有一些有益膠質,碘,能降血壓。可跟排骨,豬蹄一起煲湯,也可直接煲湯,味道也不錯。   4、冬瓜,冬瓜性寒,有清熱利尿降火功效。可跟排骨, ...

臘八的哪些

  臘八的食俗有臘八粥、臘八蒜、臘八面和麥仁飯,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   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

燉著哪些

  1、蓮藕,蓮藕有清熱降火,養胃健脾的功效,和排骨一起燉,即營養又開胃。   2、白蘿蔔,白蘿蔔有益胃消食的功效。可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一起煲湯。   3、海帶,海帶含有一些有益膠質,碘,能降血壓。可跟排骨,豬蹄一起煲湯,也可直接煲湯,味道也不錯。   4、冬瓜,冬瓜性寒,有清熱利尿降火功效。可跟排骨, ...

你知道淡水魚生多危險嗎 生魚鮮哪些危害

  淡水魚有許多好處,它較青皮紅肉的海魚含有更少的組織胺,因而表現出營養容易吸收、不易過敏、性味甘平、適合絕大多數人群食用的特點。那麼你知道吃淡水魚生有多危險嗎?生食魚鮮有哪些危害?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你知道吃淡水魚生有多危險嗎   在淡水魚養殖業管理尚不完善的形勢下,不少養殖戶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片面強 ...

哪些習俗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 ...

柿子的好處哪些 柿子哪些好處和禁忌

  每到秋冬時節,金燦燦、甜蜜軟糯的柿子總是輕而易舉地勾起人們的食慾。柿子營養都很豐富,而且具有較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所以民間有“一個柿子十副藥”的說法。意思是說,一個柿子可以抵得上十副中藥的作用。雖然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是恰當食用柿子確實能給人體帶來諸多好處。   吃柿子的好處有哪些?   1、補充維生素 ...

霜降養生哪些 霜降飲食葷素食材大盤點

  霜降養生食材有哪些 霜降飲食葷素食材大盤點   1、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2、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3、花生:深秋後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研沫煮湯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4、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