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大年初三的習俗有哪些+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盤點

大年初三的習俗有哪些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盤點

  大年初三的習俗有哪些

  習俗一:赤狗日 不拜年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凶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一些地方的年俗認為,初三給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一些地區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習俗二: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

  習俗三:小年朝

  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習俗四: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習俗五:貼赤口

  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盤點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孃家

  “過完年,回孃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孃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孃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孃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大年初三是什麼

  正月初三,又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它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此不宜外出。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以免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就像民謠中說的那樣,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因為不宜外出,所以這一天人們可以安睡遲起,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可以說,老輩正月初三的習俗也恰恰順應了人的作息規律。

  大年初三禁忌有哪些

  老鼠娶親忌點燈

  在中國的年節民俗藝術中,“鼠”是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其形象隨處可見。巧手的農婦們用剪紙剪出老鼠咬破合碗或頂開合碗,以合碗象徵天地,陰陽交合,宇宙遂成。

  不管南方北方,一到春節,小老鼠們吹吹打打娶親嫁女的剪紙就出現在家家戶戶的牆上窗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徐藝藝說:“老鼠的繁殖力很強,‘老鼠嫁女’題材的剪紙、年畫反映了農耕社會的生殖崇拜,老百姓藉此祈求多子多福。”

  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就是“老鼠娶親(嫁女)”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忌外出

  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為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再者因為“赤口”,即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惡神,主鬥訟之事,易為人招惹口舌是非。為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

  忌動刀子和剪子

  說是“初三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所以,大年初一至初三都不宜動刀或剪刀。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全國各地端午節風俗盤點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大習俗,至於賽龍舟這個習俗從何而起,還是來源於歷史典故。根據古時傳說,屈原含冤投江之後,楚國人十分悲傷,他們相信楚原是忠心賢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當他們奮力到達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的蹤跡了,他們擔心湖中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借划龍舟來驅散湖中的魚。後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有賽龍舟活動,賽龍舟之習俗盛行於當時的吳、越、楚三國。之後人們以端午賽龍舟的方式來祈禱風調雨順。

  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個重要習俗,粽子又被稱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每個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餡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為了祭祀祖先神靈,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們不忍心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向江中的魚蝦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遠早於屈原時期,為了紀念屈原,後人才堅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盛行,也是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佩香囊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據說有避邪驅瘟的含義,而在南方,年輕男女還會透過香囊來表達各自的愛意。香囊形狀萬千,小巧可愛,但它不僅僅是裝飾品而已。香囊內通常會裝有中草藥、香藥、硃砂、雄黃等,具有驅蟲防病的功效。外面由絲布包著,再用彩色絲線纏繞固定,最後再用綵綢刺繡,五顏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奪目。

  懸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驅趕蚊蟲、提神醒腦。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家裡打掃乾淨之後,將艾葉插在門楣上。艾葉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體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掛艾葉的習俗,但是區別於作用不一樣,南方利用艾葉祛邪祛病,而北方進行避毒避惡,其藥理相通,都起到殺菌防病的作用,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

  系五彩繩

  五彩繩又稱為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時期崇敬五色,五彩繩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剋,蘊含著吉祥如意。所以端午節那天長輩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將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繩不可以弄斷或者丟棄,據說佩戴五彩繩的孩子可以消災避難,以防蛇蟲傷害。

  全國各地端午節風俗盤點

  江蘇

  江蘇省嘉定縣的人們過端午節,不論貧富,都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節,各家各戶都用一盆清水,加入少許的雄黃,並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都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

  由四個人用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蔑編一個騎虎的道士,人們敲鑼打鼓,沿街遊行。過去的川西,還有端午“打李子”的習俗。端午節那天,成都人都去買李子,來到城東南角城的樓下,上下對擲,旁邊有數萬人聚集觀看。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有民眾因為端午擲李子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衝突,這個民俗因此停止。

  湖北

  黃岡市巴河鎮端午節迎儺人,用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

  海南

  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還有項海島百姓都熟知的端午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麼?

  廣東

  化縣端午節,正午會燒符水,洗手眼,然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福建

  福州端午舊俗,一般臨近端午的5天內都要吃指定的食物,初一吃糕,初二吃桃,初三吃田螺、海螺,初四門前掛艾草,初五吃雞蛋,以求來年平安。

  江西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浙江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陝西

  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山西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

  山東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

  河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

大年初三有哪些講究 各地風俗是什麼

  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到了正月初三,都有哪些講究呢?一起來看看。

  經歷了除夕和初一、初二的熱鬧,人們不免勞累,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早睡遲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好好調理身體。

  當然,祖國地域遼闊各地大年初三的風俗也不盡相同。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東北,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孃家

  “過完年,回孃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孃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孃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孃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霜降習俗哪些 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霜降習俗有哪些 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1、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2、拔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喜 ...

七一建黨節的習俗哪些 建黨節風俗習慣盤點

  七一建黨節的習俗有哪些 建黨節風俗習慣盤點   1、召開建黨週年紀念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分會場進行電視直播會議實況。   2、組織開展以“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為主題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月活動。   3、組織開展“當優秀公僕、創一流事業”徵文活動。   4、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新黨員宣誓儀式。 ...

農村七夕節的習俗哪些 關於各地農村七夕節的風俗

  農村七夕節的習俗有哪些   一、瓜果乞巧   不同農村地區具體的慶祝方式是不一樣的:   1、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農村地區: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   2、鄄城、曹縣、平原等農村地區: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 ...

中元節習俗哪些 全國各地中元節習俗

  河北省中元節習俗有哪些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蒸麵羊   山西省中元節習俗有哪些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 ...

立冬的習俗哪些 全國各地立冬習俗大不同

  立冬的習俗有哪些 全國各地立冬習俗大不同   立冬的習俗有哪些   立冬是秋冬的過渡性節氣,猶如立春、立夏、立秋一樣,都是標誌著一個季度的開始。   游泳   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食補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 ...

2021年立冬的新增習俗哪些 全國各地立冬習俗大不同

  導語: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那麼2021年立冬的新增習俗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全國各地立冬習俗大不同。   2021年立冬的新增習俗有哪些   立冬是秋冬的過渡性節氣,猶如立春、立夏、立秋一樣,都是標誌著一個季度的開始。   游泳   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立 ...

處暑的習俗哪些 24節氣處暑的風俗盤點

  處暑的習俗有哪些 24節氣處暑的風俗盤點   1、出遊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2、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