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霜降習俗有哪些+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霜降習俗有哪些 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霜降習俗有哪些 霜降風俗文化活動盤點

  1、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天高雲淡,楓葉盡染,登高遠眺,賞心悅目,但也要有所講究。

  2、拔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喜食蘿蔔。農諺有“霜降蘿蔔”一說,是指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蔔不及時收穫將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蔔品質和收成。

  3、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4、吃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看來他們也必定會過一個開開心心的霜降節氣了。

  5、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6、掃墓

  古時候,霜降時節人們還要去掃墓。據《清通禮》記載:“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如今,霜降掃墓的風俗已少見。但霜降時節的十月初一“寒衣節”,在民間仍較為盛行。寒衣節,也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節”等,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為三大“鬼節”。為避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寒衣節這天晚上,人們要在門外焚燒夾有棉花的五色(紅、黃、藍、白、黑)紙,並且把餃子倒在一個灰圈內,意思是天氣冷了,給先人們送去禦寒的衣物。寒衣節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悲憫之情,也是親人們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7、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同樣非常重視,各地還有祛兇、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東煙臺等一些地方,霜降這一天人們要去西郊迎霜;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霜降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霜降是啥時候

  每一個節氣之中都有著一定的風俗和習俗存在,那麼對於雙江這一個節氣,從哪一些方面去進行了解才是最適合的呢?除此之外,在霜降節氣到來的時候,對於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所以說我們需要了解到霜降,節氣所到來的具體時間。

  霜降節氣的習俗

  1、吃柿子: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霜降吃柿子的習慣,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

  2、登高遠眺: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等增強體質,防治疾病,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3、進補: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霜降來臨後,人們都會吃一些進補的食物。

  霜降的時間

  霜降節氣時間在公曆2021年10月23日12點51分0秒,農曆辛丑年九月十八號,星期六。在這個節氣過去之後就是我們的冬季了。

  霜降節氣的古詩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年代:唐作者: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裡,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泊舟盱眙

  年代:唐作者: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雲霄外,誰堪羈旅情。

  送李九貶南陽

  年代:唐作者:錢起

  玉柱金罍醉不歡,雲山驛道向東看。

  鴻聲斷續暮天遠,柳影蕭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驚翰苑失鴛鸞。

  秋來回首君門阻,馬上應歌行路難。

  諭友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昨夜霜一降,殺君庭中槐。

  幹葉不待黃,索索飛下來。

  憐君感節物,晨起步前階。

  臨風踏葉立,半日顏色低。

  西望長安城,歌鐘十二街。

  何人不歡樂,君獨心悠哉。

  白日頭上走,朱顏鏡中頹。

  平生青雲心,銷化成死灰。

  我今贈一言,勝飲酒千杯。

  其言雖甚鄙,可破悒悒懷。

  朱門有勳賢,陋巷有顏回。

  窮通各問命,不繫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七一建黨節的習俗有哪些 建黨節風俗習慣盤點

  七一建黨節的習俗有哪些 建黨節風俗習慣盤點

  1、召開建黨週年紀念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分會場進行電視直播會議實況。

  2、組織開展以“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為主題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月活動。

  3、組織開展“當優秀公僕、創一流事業”徵文活動。

  4、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新黨員宣誓儀式。

  5、召開黨務幹部座談會。

  6、各基層黨組織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

  7、評選和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

  8、開展送溫暖活動,各基層黨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活動,機關組織青年黨員走訪慰問建國前老黨員活動。

  9、組織兩級幹部和黨員骨幹觀看黨風廉政教育專題片。

  10、舉辦“輝煌的五年,歷史的跨越——喜迎黨的十七大”圖片展。

  每年中國建軍節,部隊都組織盛大的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各級政府,也組織隆重的軍民聯歡晚會或座誡會,邀請老紅軍、軍隊離退休幹部復員退伍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及烈軍屬代表參加。同時,還要組織擁軍優屬活動,宣傳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檢查優撫工作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和困難及時給予解決。

  建黨節科普小知識

  吃

  建國初期社會發展迅猛,但經濟能力有限,基本上以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為主,蔬菜為輔,偶見葷腥。十年動亂使國家生產力下降,飲食水平沒有提高。八十年代起,農業生產躍上了一個臺階,食物豐富起來,白麵(小麥)漸漸地成為家常便飯,肉食也能時常端上餐桌。

  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了,菜場、超市、大賣場、便利店,琳琅滿目的食品應有盡有。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的觀念深入人心。

  穿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穿的多是自織、自染、自做的粗布衣,時髦點的成年人,男的多穿青色中山裝,女士穿的多是列寧服,職工上班穿勞動服、工作服。

  改革開放帶來了服裝業的巨大發展變化,西服成為主流,各式各樣的外套、大衣、休閒服、皮衣、羽絨服等等,應節應時,應有盡有,完全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和追求。

  住

  解放前,北方內地多為土坯房、窯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舊,衛生條件差。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實行了家庭臨產承包責制,解放了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改善,勤勞的村民普遍修建起木質結構的房子。80年代,青瓦磚房建築漸漸普及城市鄉村,農村居民有了磚房,國家幹部職工大多住上了單位分的兩室一廳,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今天,人們居住的選擇更多了,有高層住宅區,有複式樓,有花園小區,甚至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風格多樣的裝修更是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體現了人們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

  建國初期,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腳踏車和人力車,在農村,北方有馬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改革開放前,交通資源極為有限,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公交車和腳踏車了,但是公交線路少,車廂經常擁擠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當然是腳踏車,中國曾被稱作“腳踏車王國”,可見人們對於腳踏車的依賴。

  如今,城市基礎道路建設、交通設施大大改善,通村公路、二級路、高速路,像命脈一樣延伸到天南地北。人們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種多樣,近途有公交車、摩托車、電動車、私家車、地鐵,出遠門有飛機、高鐵、火車,人們時刻能感受到生活的方便快捷。


大年初三的習俗哪些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盤點

  大年初三的習俗有哪些   習俗一:赤狗日 不拜年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凶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一些地方的年俗認為,初三給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一些地區還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習俗二:燒門神 ...

處暑的民間風俗哪些 處暑之際各地民俗活動盤點

  處暑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處暑之際各地民俗活動盤點   處暑的民間風俗有哪些: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 ...

端午節活動哪些 地方端午節的特色活動盤點

  端午節活動有哪些 地方端午節的特色活動盤點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扒龍舟歷史悠久, ...

要做什麼 節氣習俗哪些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10月23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這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這是說霜降期間,天氣變得更冷,露水開始凝結成霜。   霜降的風俗有哪些   吃柿子   到了霜降,在南方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由於柿子都是在 ...

2021年節氣的由來是什麼 節氣的習俗哪些

  在2021年到來的時候,每一個節氣所產生的影響都是不同的,那麼霜降這一個節氣,應該從哪一些方面才能夠更好的瞭解到它的歷史由來呢?除此之外,在霜降節氣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瞭解到哪一些方面的天氣變化和問題才是最適合的呢?   2021年霜降節氣的由來   在我國的每年到了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 ...

的下一個節氣是什麼 立冬的習俗哪些

  霜降的下一個節氣是什麼霜降的下一個節氣是立冬。   立冬。立冬節氣排在霜降之後,小雪節氣之前,是冬季第一個節氣。立冬的到來,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我國部分地區有祭祖、飲宴等習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 ...

習俗哪些

  1、霜降吃柿子:在泉州,福建,每到霜降時節要吃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還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2、霜降登高:重陽節沒有登高的朋友,在霜降這天你可以選擇去登高遠眺了。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