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年代,總有一些人他們不願意簡單平凡,無所作為。大家現在很多人口中的句子是出自前人之口,寫於前人之手。縱觀歷史,那些擁有自己思想以及偉大抱負的人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些見解一般是關於他們自己那個朝代的或是自己的理想狀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句話也表達了美好的希望,能夠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並不僅僅是個人的,而是大家的,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這句話出自於《禮記》,歷經多年,這句話依然被人們記得。
無論在哪個年代,總有一些人他們不願意簡單平凡,無所作為。大家現在很多人口中的句子是出自前人之口,寫於前人之手。縱觀歷史,那些擁有自己思想以及偉大抱負的人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些見解一般是關於他們自己那個朝代的或是自己的理想狀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句話也表達了美好的希望,能夠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並不僅僅是個人的,而是大家的,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這句話出自於《禮記》,歷經多年,這句話依然被人們記得。
大道之行也出自《禮記》一書。《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
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於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後世稱其為“小戴”。戴聖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後蒼學《禮》,兩人被後人合稱為“大小戴”。漢宣帝時,戴聖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禮記》傳為聖編。《漢書》記載成書於漢建初七年(80年)。
1、此話出處西漢·戴聖《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2、《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書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根據鄭玄的話,認為“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陰轉旋之道”。《禮運》實際上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尤其是書中的“大同”思想,對歷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響。康有為為《禮運》作注,在註解中發揮了他有關變法維新的政治主張。按古代說法即認為《禮記·禮運》篇的“大同”之說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