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變化的一首閨怨詩。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對這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
2、詩的首句,與題意相反,寫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餘。
3、從詩作主旨看,此詩深刻地描畫了少婦微妙的心理變化軌跡: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觸愁—悔愁。詩也抓住天真爛漫的少婦於登樓眺覽春光時,頃刻間的感情波瀾,表現了世俗榮華不如朝夕相愛的思想。全詩先抑後揚,耐人尋味。
已沒有下一句。原文是:“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形容男女共偕連理十分不易。人生在世得一紅塵知己並能夠相伴共枕,這乃是前世修了數千年的善事才能夠換來的。
全文解析:《增廣賢文》:“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白話釋義:一日結為夫妻,這是百世修成的姻緣。夫妻之間應當同舟共濟,同床共枕,這是千世修來的福分,要倍加珍惜。
這句話在《白蛇傳》中有涉及,是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插曲《渡情》的詞作者陳自為把這句話改為“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作者未見記載,清代周希陶對該書進行了重訂。
該書彙集了中國古代的格言、諺語,很有哲理性,釋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此詩出自《天末懷李白》,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思念李白的抒情詩。此詩以涼風起興,對景相思,透過設想李白在深秋時節的流放途中,從長江經過洞庭湖一帶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李白深切的牽掛、懷念和同情,併為他的悲慘遭遇憤慨不平,從而表現了他們之間真摯的友誼與情感。
共克時艱下一句共度難關,出處是新華社,結合背景總體說來,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去克服當前面臨的挑戰或者自然災害。所以“共克時艱”的意思是共同戰勝當前的艱難困苦。
除了“共克時艱”還常常會聽到一個類似的詞,是“共體時艱”,前者多用於大陸媒體,後者用於臺灣媒體。政府和領導人常用這個詞 ...
1、“喜怒不形於色”的下一句是: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2、釋義:喜怒不表現在臉上。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陳壽。
3、作者簡介:陳壽(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漢(現在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陳壽少時勤學,曾拜譙周為師,研讀《尚書》、《春秋》、《漢書》、《史記》等史書。後來擔 ...
“共患難”的全句是:同甘苦,共患難。
同甘苦,共患難:一同享受幸福,也一同抵禦災難。意思是雙方能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共同奮鬥。
同義詞:同甘共苦、甘苦共嘗、同舟共濟、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生死與共、福禍與共。 ...
忽見陌頭楊柳色下一句是悔教夫婿覓封侯。
1、《閨怨》,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原文: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2、譯文: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湧上心頭。她後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 ...
一人一馬一江湖下一句是紅顏知己不相識,這句話出自於電視劇《大唐榮耀》,《大唐榮耀》是由劉國楠、尹濤執導,景甜、任嘉倫、萬茜、舒暢、于小偉、秦俊傑、茅子俊領銜主演的古裝劇。該劇改編自滄溟水的小說《大唐后妃傳之珍珠傳奇》,講述了吳興才女沈珍珠在經歷血海深仇、深宮爭鬥、安史之亂後與廣平王李俶不離不棄,始終堅守家 ...
1、下一句:一木一浮生。
2、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
1、百聞不如一見,秉公持平,雞蛋能載馬。
2、這句俗語其實出自《漢書·趙充國傳》,背後不僅有故事還寓意深刻,可惜十人九不知。漢宣帝時期羌族經常擾亂內地,於是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就被派去視察,不過問題沒解決他人就回了朝。後來西羌與匈奴聯絡再侵犯,義渠安國大敗,這時候漢宣帝派了老將趙充國去平叛,當時漢宣帝發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