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奇聞怪事+張獻忠屠蜀的真實原因

奇聞怪事 張獻忠屠蜀的真實原因

  張獻忠,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大家對他應該不是很熟悉把,小編也只是有所耳聞,他的奇聞異事很多,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寶、掩旗息鼓等。本期奇聞怪事,講講他屠蜀的真實原因。

  張獻忠最讓人詬病的是殘忍好殺,而最大的惡行便是“屠蜀”,其造成的蜀地赤地千里,不得不令滿清好幾次大量遷徙人口進行充實。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張獻忠如此殘暴?如此倒行逆施?從《明季南略》等史料看,其原因不外乎極端自私的心理所致。因為常年打游擊,他已十分疲憊,加上軍事上的壓力,促使他極想盡快從中跳出,過上另一種生活,他想做什麼呢?他想去做個羢貨商人。但考慮到自己臉上有刀疤,認識他的人多,萬一以後做了羢貨商人,萬一被人認出告發怎麼辦?於是,才進行了多次針對周圍良民、部卒的大規模屠殺。

  順治三年(1646年)夏天,眼瞅著曾英等大隊明兵朝成都逼來,而先前派去對付漢中李自成部隊的大將劉進忠又叛變了自己,張獻忠便有點兒惶惶不可終日起來,他把乾兒孫可望召回川西,聲稱準備北上陝西與清軍決一死戰,可實際上,打打殺殺的他早煩了,皇帝也做厭了,就準備找個機會,去做少年時做過的生意——販賣羢貨。但是,他又怕自己一張臉易被日後認出,為此,在做羢貨商人的願望實現之前,他想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而解決的方法在他那裡,就只有一個常用的方式——滅口了。於是,從離開成都前到最終被清軍射死這短短數月之間,張獻忠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其殘酷、血腥的程度,亙古未有。

  張獻忠第一次屠殺,是在離開成都前,他命令部下分別帶兵屠戮周邊州縣百姓,“不論在城在鄉,男女老幼,務必殺盡,不許私留一人”,而且對那些逃到深山密林中,躲藏在懸崖峭壁下的人,也要務必千方百計抓來殺掉。一個月內,先後就有部將來報周邊府縣已全部殺光;於是,張獻忠又進行了第二次屠殺,命令繼續殺成都城外鄉間居住的百姓,等將城外殺光之後,他進行了第三次屠戮,命將成都城內的男女老幼全部殺光,關於這次屠城,兩位在東門、南門城樓目擊的傳教士這樣描述,只見“無辜百姓被殺,呼號之聲,慘絕心目,血流成渠。”而城內道旁,死屍狼籍,血跡斑斑,景象極慘,“錦繡蓉城頓成曠野,無人居住,一片荒涼景象,非筆舌所能形容……”好端端的一個成都,瞬間就被張獻忠毀了個一乾二淨。

  當殺光成都市民之後,當年7月,張獻忠整隊前往漢中,在出發的前幾天,張獻忠又進行了兩次屠殺,一是殺軍隊中的老弱病殘者,二是殺他的老婆和孩子。到西充後,張獻忠每日早上登高坡吩咐部佇列營,只要有軍容不整或器具不鮮明的,便整營屠盡,“初殺蜀兵,蜀兵盡,次殺楚兵,楚兵盡,後殺同起事之秦兵。”僅僅兩個多月,一百三十多萬人馬,斬殺過半,一天,張獻忠最信任的乾兒孫可望實在看不下去了,問他,自己的將士殺了這麼多,以後怎麼打仗?張獻忠罵他:老子只需勁旅三千,便可橫行天下,要這麼多人做甚!

  可隨後,張獻忠就偷偷把殺人的真正原因告訴給了孫可望。張獻忠說,皇帝難做,自己真不想做了,由於這些年來攢了不少金銀,又有幾十條羢貨,幾石頭好驢馬,所以想著殺光這些部卒,隨後好去南京當個羢貨商人,以圖下半輩子快活。孫可望一聽,就說,那不如將部隊解散了算了,何必要殺光他們呢?張獻忠則回答,我臉上有刀疤,軍中那一個人不認識我,以後那一天撞見了,肯定會告發我,何況幾十萬人,一時怎麼能解散得了?聽了這話,孫可望不言語了,爭吧又怕被張殺掉,便聯合張的其他幾個乾兒李定國、劉文秀等,準備謀殺張,尋求出路,可是,這時候正好劉進忠帶著鰲拜等清軍來突襲,張獻忠倉促出營,結果竟被一箭射死了。

  史料在敘述張獻忠給孫可望說出這番話時,尚未能給出第三人,不過並非完全沒有依據。早在以前,就有人曾說張獻忠屠蜀是因為小時候隨大人來蜀做生意時被騙,結果在張獻忠心理上造成重創,以至於引發了張的冷酷報復。而查閱張的履歷,張獻忠其父是做小生意的,做商人致富未必不是他的人生理想。此外,筆者瞭解到,史料中說到張獻忠準備到南京做羢貨生意,事實上,羢貨生意在明朝是一個熱門生意,主要商人群體是來自山西、陝北一帶,而明崇禎時期全國的羢貨集散地,就在南京三山街。

歷史上張獻忠屠川是真的嗎

  順治二年(1645年)七月,汪兆麟獻策屠蜀,次日,屠城成都,先殺男子,後逼婦女投江,被屠戮者不計其數,《紀事略》中說“不下四五百萬”,實際數不可考,不久,又以“特科”的名義,騙四川的鄉紳、士子、醫卜僧道雜流到成都,後全部屠殺,被殺者萬餘人,順治三年(1646年)年正月,大殺大西軍中的川籍士兵,除十四歲以下者全部盡殺,該年上半年,派兵分剿成都府屬三十二州縣,定例每殺一人,剁兩手掌、割兩耳及一鼻解驗,準一功,婦女四雙手準一功,小孩六雙準一功,直至五月各地剿殺部隊才全部回成都,順治三年(1646年)春,張獻忠在彭山江口大敗於明軍楊展,敗退成都,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明總兵曾英進軍成都,張獻忠遂棄成都,向川北轉移,由於受到進剿追擊,張獻忠於是將成都劫掠一空。

張獻忠當了多久皇帝

  1、1644年11月16日張獻忠在成都稱帝,1646年11月27日張獻忠不幸中箭身亡,742天。

  2、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延安府慶陽衛定邊縣(今陝西定邊縣)人。明朝末年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大西政權的建立者。


人生簡介

  1、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延安府慶陽衛定邊縣(今陝西定邊縣)人。明朝末年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大西政權的建立者。   2、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父做小生意,販賣紅棗。初為捕快,進入延綏鎮成為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喪命。崇 ...

的簡介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到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   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中箭而死。   其人多有奇聞異事 ...

是哪個朝代的人

  張獻忠明朝人:   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明萬曆古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於陝西省定邊縣郝灘鄉劉渠村,張獻忠少時曾讀過書,成人後參軍,供役為捕快,邊兵,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觀其狀貌,為之求情於總兵官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從此便流落鄉間。 ...

是哪個朝代的

  張敬忠是初唐一位不大出名的詩人,《全唐詩》僅錄存其詩二首。據《新唐書·張仁願傳》記載,中宗神龍三年(707),張仁願任朔方軍總管時,曾奏用當時任監察御史的張敬忠分判軍事。這首《邊詞》,是他在朔方軍幕任職時的作品。 ...

路的由來

  張自忠路是北京地鐵五號線的一個車站,因紀念張自忠將軍得名。張自忠路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見證了很多重要的歷史時刻。   張自忠,字藎忱,民國時期的抗日名將,曾指揮並參與了血戰臨沂、隨棗會戰、冬季攻勢等多場抗日戰爭,為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作出重大貢獻。1946年6月,由當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 ...

怎樣評價這個人

  張自忠,生於1891年8月11日,死於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   評價:   1、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   2、張自忠是英雄但不是完人,他的汙點在於“七七事變”前後的不良表現。這段歷史記載清楚,張 ...

將軍是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五戰區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銜中將總司令。   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陣亡,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舉行國葬,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