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十六大報告中,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體就是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小康社會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十六大報告中,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體就是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由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執行體系、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構成。其中,組織體系是主體,制度體系是依據,執行體系是路徑,評價體系是標準,保障體系是支撐。它們既相對獨立,又互為一體,從而架構起治理社會的互為前提、互相制約與互相推動的社會網路。
社會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如上所述,國家治理制度體系是主權國家的執政者及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國家權力機關,為了實現國家發展目標,透過一定的程式進行的制度安排,社會治理制度體系尤其是基本制度體系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序中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1、實現經濟建設目標任重道遠,在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短期內很難實現根本性好轉,高度依賴外需帶動增長的發展方式必然難以為繼;
2、實現政治建設目標任重道遠,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需要進一步建立決策、執行與監督相互制衡的權力執行機制,進一步健全選舉、決策與監督制度體系,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涉及權力的再分配問題;
3、實現文化建設目標任重道遠,中華民族要真正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僅要有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硬實力,而且需要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軟實力;
4、實現社會建設目標任重道遠,社會建設比經濟建設難度更大,更需要有決心、有恆心、有耐心、有信心,需要大量的財力投入與保障,必須長期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