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安神類藥物確實有很好的療效,西醫上還專門有治理各類失眠的藥物和理療方案。不過可以看到,很多安神類藥物成分,發揮的無非就是兩種功能:補氣和補血。以相應的食補食療代替藥物依賴,更加健康。紅棗、核桃、桂圓、蓮子,大部分可以用來煮粥,製作和食用都很方便。除此之外、部分粗糧煮熟和動物的內臟均有補血益氣,改善睡眠的作用,何不嘗試制定一套適合自我的食補方案。
提供一個偏方:麥冬10g、遠志10g、棗仁30g,分成十分,三碗水熬成一碗量,每天一次。
有些安神類藥物確實有很好的療效,西醫上還專門有治理各類失眠的藥物和理療方案。不過可以看到,很多安神類藥物成分,發揮的無非就是兩種功能:補氣和補血。以相應的食補食療代替藥物依賴,更加健康。紅棗、核桃、桂圓、蓮子,大部分可以用來煮粥,製作和食用都很方便。除此之外、部分粗糧煮熟和動物的內臟均有補血益氣,改善睡眠的作用,何不嘗試制定一套適合自我的食補方案。
提供一個偏方:麥冬10g、遠志10g、棗仁30g,分成十分,三碗水熬成一碗量,每天一次。
雙手交疊按摩關元穴。關元穴位於肚臍下3指處,按摩此穴能夠改善氣滯血瘀引起的神經衰弱、失眠、精力減退的症狀,養血養氣,利於美容。先將雙手疊在一起按壓此穴位,亦可以連同此穴周圍做圈狀的按摩,連續60次。
按摩鳩尾穴。鳩尾穴位於人體的心窩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處。按壓此穴,能消除疲勞和焦躁情緒,帶來心態安寧的睡眠。按摩時,先用兩個大拇指按壓此穴,作圈狀按摩,左右各60次。
安眠穴。安眠穴是一個常用的經外奇穴,位於項部,當翳風穴(耳後凹陷處)與風池穴(枕骨下凹陷處)連線的中點。此穴能平肝息風,寧神定志,有效紓緩緊張的情緒,幫助入睡。
點按神門穴。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位於掌側腕橫紋的尺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處。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按摩方法: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點按神門穴15-20次即可。點按刺激神門穴,用力不要過重,以有酸脹感為宜。
按揉三陰交穴。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於足內踝高點上3寸(自己的手橫放,約4根手指橫放的寬度),當脛骨內側後緣處。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 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於脾,受藏於肝,內養於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按摩方法:一隻手的四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曲屈垂直按在三陰交穴位上,使之有陣陣痠麻脹感。
點按太沖。太沖穴屬足厥陰心肝經之穴位的重要穴道之一。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按摩方法:用大拇指點按。生氣(肝火)時按太沖穴 。
拍心包經。由上自下以空掌拍打雙上肢心包經循行部位5~8分鐘,重點在肘部內側,心包經位於雙上肢內側的正中線上。中醫認為,失眠與心有關。所以,拍打心包經可以清心除煩,可白天做,對於失眠伴有思緒多、壓力大、平素情緒易緊張者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梳頭法。如果您擔心穴位找不準也沒有關係,可以用簡單的梳頭法來疏通整個頭部的經絡,達到放鬆助眠的方法。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把梳頭當作“安眠藥”。具體的操作方法:用梳子梳頭,方向為:(1)前髮際、頭頂、後頭、項部,左中右三行;(2)從頭頂中央作為起點,呈放射狀分別向頭角、太陽穴、 耳上髮際、耳後髮際方向梳。左右相同。睡前梳頭至少五分鐘。也可用指叩,雙手彎曲,除拇指外,餘四指垂直叩擊頭皮,方向與要求同梳子梳法。
擺脫失眠,建議還是到醫院裡面進行一個系統性的治療,這樣是比較好的,自己千萬不要獨自治療,沒有任何的效果的。
拓展:
常見病症是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和睡眠時間減少,記憶力、注意力下降等。現在臨床醫學科學對失眠的認識存在侷限性,但是,臨床醫學家們已經開始根據臨床研究,給失眠進行定義,2012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睡眠障礙學組根據現有的循證醫學證據,制定了《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其中失眠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