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如何評價劉秀

歷史上如何評價劉秀

  劉秀相仿以前朝代出現的明君,嚴格自律,從不恣意放肆,豪華奢侈。不好飲酒,不喜聽音樂,不貪戀錢財。劉秀對外表現出一種慷慨大度,平易親和的氣質,他的這種對自己和對大臣們的嚴格要求,令東漢初年逐漸開始有了興盛之勢。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創者,在其執政期間,開創了光武中興的大好形勢,為東漢後來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因為劉秀,令漢朝又延續了195年,創造了中國封建王朝建立時間最長的記錄,劉秀的功績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他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使命,是一位偉大的封建君王。劉秀在上位之後,為了避免自己新成立的朝代重走王莽的老路,進行了一系列緩和階級矛盾的改革,這些改革被認為是行之有效的,並且對東漢的發展影響深遠。

如何評價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到57年3月29日),即漢光武帝(公元25年到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人,年幼生活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有作為的開明君主,面對斷壁殘垣、江山破碎的社會狀況,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終於使東漢王朝在一片焦土廢墟中恢復和發展。

如何評價光武帝劉秀的功與過

  漢光武帝劉秀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豁達有大度。在統一全國之後,光武仍能兢兢業業,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他所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既維護了東漢封建統治,也維護了國家統一,與民休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後漢書》作者范曄論曰:“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馬光也說:“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恢復前烈,身致太平。”他們對於光武帝在統一全國後的政績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雖因迷信圖讖,宣佈圖讖於天下;貶逐了桓譚、馮衍等直言敢諫之士,有拒諫之失;但大體說來尚能始終保持謹慎,兢兢業業,勤於政事,在封建帝王中還是難能可貴的。


東漢的歷史地位及評價

  歷史地位:劉秀是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評價: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光武中興時代。 ...

:低調的有志青年

     劉秀 劉秀雖然“性勤於嫁穡”,但素有大志“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劉秀和撫養他長大的叔父劉良一樣,謙遜低調。經常有人嘲笑劉秀胸無大志,如劉秀的親哥劉演就曾經嘲笑過,劉秀也不解釋,繼續低頭幹活!很少有人能看出劉秀的遠大理想來,李通就是其中不多的一個人。   李通的父親李守喜歡研究星象,是王莽 ...

生肖為兔的帝王:

  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 ...

為什麼說是位面之子

  光武帝劉秀是東漢開國之君,也是漢朝復興之君,為漢朝延續了200年江山。劉秀能夠成功開創帝業,不僅是因為他寬仁聖明,還因為他運氣奇好。他這種匪夷所思的運氣,讓現代人戲謔他來自另一個世界,稱他為“位面之子”。 ...

的父親是誰

  劉欽,漢朝宗室,是漢高祖劉邦的七世孫、長沙定王劉發的玄孫、舂陵節侯劉買的曾孫、劉外之孫、劉回之子,漢光武帝劉秀的父親。在西漢末年擔任陳留郡濟陽縣令、南頓縣令。娶樊重之女樊嫻都,生劉縯、劉仲、劉秀。公元3年劉欽去世,當時劉秀才九歲,被叔父劉良撫養。   劉秀,即漢光武帝,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中國東漢王朝 ...

漢武帝徹和光武帝是什麼關係

  1、劉徹和劉秀最近一代的共同祖先是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而光武帝劉秀則是漢景帝劉啟第六子、長沙王劉發的五世孫。   2、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而漢光武帝劉秀是透過推翻王莽政權成為東漢開國皇帝的。   3、雖然劉徹和劉秀兩人分屬不同的朝代,但他們之間確實是存在一定的關係,因為他們 ...

趙構和相比怎麼樣

  兩人不分伯仲。   1、宋高宗趙構,生於1107年6月21日卒於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趙構生於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同年賜名趙構,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兵擄徽、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