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時代。
早期經歷
外戚專權,新莽篡政
西漢自漢元帝以來,朝政日益衰敗。到了成帝之時,以太后王政君為首的王氏外戚集團獨攬朝政大權,加之漢成帝昏聵不堪,極為寵信趙氏姐妹,從而形成了“趙氏亂於內,外家擅於朝”的局面。到了哀帝之時,面對著天下洶洶、民怨鼎沸
的局面,不得不演出了一場“再受命”的鬧劇,不久便草草收場。天下大亂的徵兆已經顯現。哀帝駕崩後,一個千年來難以蓋棺定論的人物—王莽登上了歷史舞臺。
王莽歷經“安漢公”、“攝皇帝”,幾乎就是昔日周公攝政的再次重演。西漢初始元年,即公元8年,王莽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正式登基稱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國”,西漢在歷經214年的統治後終於滅亡。
沒落皇族,亂世起兵
建國伊始,建興帝王莽便著手解決前朝所遺留下來的大量社會問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莽改制”。在王莽的諸多改革措施中,“王田令”與“私屬令”是最核心的內容,其出臺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徹底解決自西漢後期以來的土地兼併問題與奴婢問題。西漢後期,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大批農民失去土地而淪為奴婢,這也大大加劇了社會的動盪。王莽的改制確實是有其進步性的一面,近代的一些史學大家如胡適等皆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但是,王莽的改制也有其過激、過快和嚴重違背客觀規律的一面,王莽力圖在一夜之間依靠國家法令就改變沿襲已久的封建土地私有制,這必然會導致社會更大的動盪。最終,王莽的改制以失敗而告終,本來就極為尖銳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新莽末年,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雖名為皇族後裔,但他這一支屬於遠支旁庶的一脈,尤其是到了西漢後期,劉氏皇族的子孫遍佈天下。《漢書·平帝紀》載:“宗室子,漢元至今,十有餘萬人”,可見,到了西漢末年,劉氏宗族後裔的數量是何等的龐大。劉秀的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陽,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劉秀這裡,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故三國時代的曹植曾言:“漢之二祖(即指高祖劉邦、世祖劉秀),俱起於布衣”(《金樓子》卷四《立言篇》)。劉秀為人、與其長兄劉縯不同,劉縯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豪傑,欲圖大事;而劉秀則為人“多權略”,處事極為謹慎。新莽末年,天下的亂象已現,劉縯和南陽的諸多子弟都欲趁亂起兵,而劉秀卻持謹慎的態度以觀時局。據《太平御覽》卷九十引《東觀漢記》載:“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可見劉秀起兵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謹慎決斷的,見天下確已大亂,方才決定起兵!性格上的不同也決定了日後劉縯、劉秀兩兄弟截然不同的結局。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劉秀登基後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古老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去世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間,多次釋出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裁併郡縣,精簡官員。結果,裁併四百餘縣,官員十置其一。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劉秀統一中國後,厭武事,不言軍旅,公元51年,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光武卻下詔:“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劉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權。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二月初五),劉秀在南宮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遺詔說:“我無益於百姓,後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務必儉省。刺史、二千石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員或透過驛傳郵寄唁函弔唁。”劉秀死後,其子劉莊繼位,於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劉秀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歷代評價
班固:“於時之亂,生民幾亡,鬼神泯絕,壑無完柩,郛罔遺室,原野厭人之肉,川穀流人之血,秦、項之災猶不克半,書契已來未之或紀也。”
馬援:“前到朝廷,上引見數十,每接燕語,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敵也。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張純:“興於匹庶,盪滌天下,誅鋤暴亂,興繼祖宗。”
劉莊:“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
劉傑:“帝英勇明斷,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驗矣,豈在窮兵黷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恭惟聖朝海宇寧謐,桴鼓不驚,居者無輸饋之勞,行者無征戰之苦。昔之變亂服色,晝戰夕糒;今其子孫飽食暖衣,耕田鑿井,熙熙皞皞,不知帝力之何有,顧不勝歡。”
曹植:“夫世祖體乾靈之休德,稟貞和之純精,通黃中之妙理,韜亞聖之懿才。其為德也,聰達而多識,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樂施而愛人。值陽九無妄之世,遭炎光厄會之運。殷爾雷發,赫然神舉。用武略以攘暴,興義兵以掃殘。神光前驅,威風先逝。軍未出於南京,莽已弊於西都。夫當此時也,九州鼎沸,四海淵湧。言帝者二三,稱王者四五。鹹鴟視狼顧,虎超龍驤。光武秉朱光之巨鉞,震赫斯之隆怒,其盪滌兇穢,剿除醜類,若順迅風而縱烈火,曬白日而掃朝雲也。爾乃廟勝而後動眾,計定而後行師。故攻無不陷之壘,戰無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歸心聖德。量力則勢微,論輔則力劣。卒能握乾圖之休徵,應五百之顯期。立不刊之遐跡,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詩書載其勳懿。故曰光武其優也。”
諸葛亮:“曹子建論光武:將則難比於韓、周,謀臣則不敵良、平。時人談者,亦以為然。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誣一代之俊異。何哉?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所以張、陳特顯於前者,乃自高帝動多疏闊,故良、平得廣於忠信,彭、勃得橫行於外。語有‘曲突徙薪為彼人,焦頭爛額為上客’,此言雖小,有似二祖之時也。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薛瑩:“寬博容納,計慮如神。”“十數年間,掃除群兇,清復海內,豈非天人之所輔贊哉?”“皆有冀於非望,然考其聰明仁勇,自無光武儔也。”
王泰來:“光武天錫義勇,神運機智,戡定禍亂,削平天下,海內蒙恩,德至渥也。”
司馬彪:“至於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憑焉。發跡於昆陽,以數千屠百萬,非膽智之主,孰能堪之?”“號稱中興,雖初興者,無以加之矣。”“中國既定,柔遠以德,愛慎人命,下及至賤,武功既抗,文德術修。”
石勒:“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袁山松:“數年之間,廓清四海,雖曰中興,與夫始創業者,庸有異乎,誠哉馬生之言,固已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兼孝宣之明,一人之體,其殆於周,故能享有神器,據乎萬乘之上矣。”
李世民:“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李靖:“獨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賢於高祖遠矣。”
司馬光:“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
劉義慶(403—444)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文學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並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一)京尹時期(15-30歲)劉義慶15歲一路來平步青雲,其中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的典籍,對《世說新語》的編撰奠定良好的基礎,17歲升任尚書左僕射(相當於副宰相),位極人臣,但他的伯父劉裕首開篡殺之風,使得宗室間互相殘殺。因此劉義慶也懼有不測之禍,29歲便乞求外調,解除左僕射一職。
(二)荊州時期(30-37歲)劉義慶擔任荊州刺史,頗有功績。荊州地廣兵強,是長江上游的重鎮,在此過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時期(37-41歲)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與南兗州刺史,38歲開始編撰《世說新語》,與當時的文人、僧人往來頻繁。於41歲病逝於京師。劉義慶是個“為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義”的人,稱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個性不熱衷外,最重要的就是不願意捲入劉宋皇室的權力鬥爭。
史稱劉義慶自幼聰敏過人,受到伯父劉裕的賞識。劉裕曾誇獎他說:“此我家之豐城也。”年輕時曾跟從劉裕攻打長安,回來後被任命為東晉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劉宋建立後,他以臨川王身份歷任侍中、中書令、荊州刺史等顯要職務。當時“荊州居上流之重,地廣兵強,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因為劉義慶被認為是宗室中最優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擔如此顯要之職。後又改授散騎常侍、衛將軍、江州刺史、南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職務。
劉義慶為人“性簡素,寡嗜慾”,“受任歷藩,無浮淫之過,唯晚節奉養沙門,頗致費損”。劉義慶性愛文藝,喜與文學之士交遊。在他的周圍,聚集著一大批名儒碩學。
劉義慶生有5個兒子,均有功名:長子劉燁(一作曄),嗣封為臨川王;次子劉衍,官任太子舍人;三子劉鏡,官任宣城太守;四子劉穎,任前將軍;五子劉倩,官任南新蔡太守。臨川哀王劉燁,官至通直郎,後被太子劉邵殺害。劉燁生子劉綽,字子流,承嗣為臨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順帝末年因謀反被殺,臨川王國也被廢除,後裔不明。
劉琨,字越石(271年-318年6月22日),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西晉文學家、音樂家、軍事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員之一。琨曾與祖逖聞雞起舞,永嘉之亂任“幷州刺史”據太原孤城抵禦匈奴劉淵、劉聰和羯人石勒十餘年,後敗歸遼東,欲與鮮卑合力恢復中原,被鮮卑猜忌而死。劉琨有音樂癖有“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典故,他臨死前的名句“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流傳千古。
早年生活
劉琨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祖父劉邁,有經國之才,曾為相國參軍、散騎常侍。父親劉蕃,清高衝儉,官至光祿大夫。劉琨少有“俊朗”美譽,與祖納(祖逖兄)俱以雄豪聞名。二十六歲時,為司隸從事。劉琨與兄長劉輿是尚書郭奕的外甥,名著當時。京城人都說“洛中奕奕,慶孫、越石”(《晉書·劉輿傳》)。慶孫即劉琨兄劉輿的字。劉琨工於賦詩,頗負文名。當時,賈后之侄賈謐權過人主,身旁聚集了一批出身於豪族貴戚的文人,互相唱和,號為“二十四友”,名氣很大,而劉琨兄弟也廁身其間。“二十四友”的首領是以奢侈聞名天下的石崇,他在金谷澗有一處無比豪華的別墅,成了這些人的聚會場所,他們常在這裡飲酒賦詩。
八王之亂
劉琨歷職太尉掾、著作郎、太學博士和尚書郎。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執政後,劉琨任記室督,又轉從事中郎。劉琨的姐夫是司馬倫之子司馬荂,所以劉琨父子兄弟以趙王姻親並被委以重任,從而捲入了“八王之亂”的鬥爭中。司馬倫篡位後,劉琨遷太子詹事。
永康二年(301年)三月,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聚兵數十萬進攻洛陽。四月,司馬倫以劉琨為冠軍、假節,與孫會率領三萬宿衛兵迎戰司馬穎於溴水(原出河南濟源縣,經孟縣入黃河),因為麻痺輕敵,加之各部互不相從,不能統一指揮,司馬穎趁勢發動反攻,大敗而還,因焚燒了河橋,才得以自保。
隨著前線兵敗,司馬倫親信、左衛將軍王輿與洛陽城內諸將起兵反司馬倫,率兵700餘人由南掖門攻入皇宮,殺孫秀、孫會、士猗、許超等,囚司馬倫,旋即賜死,迎惠帝自金墉城還宮。隨後,司馬穎、司馬頤進佔洛陽。司馬穎又派軍南下陽翟,配合司馬冏擊降張泓等。六月,司馬同率軍數十萬入洛陽,詔為後司馬,執掌朝權。司馬冏因劉琨父兄名望很高,故未加罪,並且以其兄劉輿為中書郎,以劉琨為尚書左丞,轉司徒左長史。
永寧二年(302年),驃騎將軍司馬乂與司馬顒等裡應外合攻殺司馬冏,司馬乂掌握朝權。范陽王司馬虓引劉琨為司馬。
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馬越發動兵變殺司馬乂,迎司馬穎進佔洛陽,控制朝政。是年七月,司馬越等挾惠帝進攻司馬穎,兵敗東逃。司馬顒乘機出兵攻佔洛陽,迫惠帝與司馬穎遷都長安,獨專朝政。永興二年(305年),司馬越再度起兵,西攻長安,司馬顒戰敗。次年六月,司馬越迎晉惠帝還洛陽,不久,司馬顒與司馬穎相繼被殺。王司馬越執政後,以司馬虓代劉喬為豫州刺史,劉喬舉兵抵抗,劉琨率領突騎5000救司馬虓,兵敗與司馬虓俱逃往河北,父母卻陷於劉喬。司馬虓領冀州,劉琨到幽州向王浚借突騎800,渡河擊敗劉喬,才救還父母。接著,劉琨又與司馬虓連敗司馬穎部,以功封廣武侯,封邑二千戶。
征戰幷州
光熙元年九月,東海王司馬越為了擴張勢力,派劉琨出任幷州(今山西東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在此兩年前,匈奴首領劉淵趁八王之亂,已在幷州起兵建立“漢”政權,後改稱“趙”,史稱前趙。劉琨帶領一千餘人輾轉離開首都洛陽,於元嘉元年(307年)春天到達晉陽(今山西太原)。當時的晉陽經歷戰亂,已成一座空城。劉琨在左右強敵環俟的環境下安撫流民,發展生產,加強防禦。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成了晉在中原的少數幾個存留抵抗勢力之一。
當時的晉陽南面是強大的匈奴前趙,北面是正在崛起試圖染指中原的拓跋鮮卑的代國,東面是和段部鮮卑結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劉琨和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盟,和前趙石勒等大將的戰鬥互有勝負。一個叫徐潤東的人因為懂得音律得到劉琨的重用,此人無能而飛揚跋扈。奮威將軍令狐盛進言要劉琨除去徐潤東,反被徐潤東誣殺,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劉琨吸引了許多志願抗擊匈奴、羯人的志士,但當時糧食極端缺乏,而且劉琨的性格和能力又存在一些缺陷,終於使不少人離他而去。建興元年(313年),晉愍帝繼位,封劉琨大將軍、都督幷州諸軍事。此時石勒在晉陽的東南襄國(今河北邢臺)擁兵割據,勢力日盛。他修書劉琨假意降晉,出兵消滅與劉琨有矛盾的王浚,而劉琨作壁上觀。
建興三年(315年)前趙劉曜擊敗劉琨,但因要攻打長安回兵。劉琨被晉愍帝封為司空、都督並冀幽諸軍事。次年劉曜攻破長安,西晉滅亡。
建興四年(316年)石勒出兵進攻幷州,劉琨不聽勸阻全軍盡出,中了埋伏大敗,丟了幷州,隻身投奔鮮卑首領段匹磾。
建武元年(317年),劉琨聯合段部鮮卑的軍隊討伐石勒,因段部鮮卑內部不和而流產。太興元年(318年),段部鮮卑內鬥,劉琨被段匹磾懷疑並投入牢中,並於次年6月22日被縊殺,時年四十八歲。子侄四人一同被害。
時人景仰
東晉大司馬桓溫雅重劉琨。《晉書》有這樣一段有趣的記載:初,溫自以雄姿風氣是宣帝、劉琨之儔,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徵還,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訪之,乃琨伎女也,一見溫,便潸然而泣。溫問其故,答曰:“公甚似劉司空。”溫大悅,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問。婢雲:“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溫於是褫冠解帶,昏然而睡,不怡者數日。
晉惠帝司馬衷(259-307),字正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子,西晉的第二代皇帝,290-307年在位。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后皇後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惠帝的叔祖趙王司馬倫篡奪了惠帝的帝位,並以惠帝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 ...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據《三國志》記載,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220年正月,曹操逝世 ...
齊高帝蕭道成(427年―482年),字紹伯,小名鬥將,漢族,齊朝開國皇帝,在位四年。《南齊書·高帝紀》載,齊高帝蕭道成乃“漢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先世居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南齊書·武帝本紀》載:高祖蕭整於東晉初過江,寓晉陵武進(今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萬綏村),晉於此地僑置蘭陵郡,稱南蘭陵,故蕭 ...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圖,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人。人稱“賊王八”,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公元907年―918年在位。
少年無賴
王建,許州(今河南舞陽)人,字光圖。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殺牛、偷驢、販賣私鹽,在百姓眼裡是個不務正業的人,大家都很討厭他,正巧他姓王,又排行第八,所以鄉里 ...
太宗完顏晟,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金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令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統領金軍,兵分東、西兩路,逼進北宋首都汴京,雙方訂“城下之盟”。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經過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兩路軍大舉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圍,破郭 ...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仁贊,字保元,漢族。祖籍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沙河孟石崗),出生於晉陽城(今山西太原西南)。五代後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後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34年9月7~964年2月28日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歲。
孟昶即位初年,勵精圖治,衣著樸素,興修水利, ...
趙惇(1147年——1200年),廟號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歲,死後諡號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宋光宗趙惇,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於藩邸宮中(光宗把這天定為重明節)。紹興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