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如何評價王莽

如何評價王莽

  王莽功過相當,短期上穩定了局勢,調整了生產關係但破壞了生產力和小農經濟的發展。在歷史上被評價為篡權奪國,但是實際上他對歷史有巨大推動作用。

  對歷史推動:

  王莽復古改制,採用了實質是井田制的土地制度,解決地主和農民的矛盾,調整生產關係,緩和社會矛盾;置六隊,改革中央機構,消除多餘的官職,有利於國家行政上的管理;王莽改革貨幣制度,推行統一錢幣,加強了中央集權;實行“五均六管”,鹽鐵官營,並且物價由政府統一管理;改變了部分少數民族的封地及番號;改革軍職,中央部隊鞏固京師,地方部隊戍邊。對歷史阻礙:

  王莽篡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百姓的災難,加重了百姓的賦稅兵役,給百姓帶來了災難;王莽篡位在後世評價較低,主要受宋明理學影響,謀朝篡位,大逆不道;王莽建立的短命王朝給天下帶來了戰爭,阻礙了小農經濟的發展,破壞了生產力。

王莽和他的“烏托邦”

   王莽 漢代史學家班固在記述王莽時顯然有些矛盾心理,一方面對王莽持否定的態度,在《東都賦》說:“王莽作逆,漢祚中缺,天人致誅,六合相滅”,另一方面又在《漢書》不惜以三大章的筆墨來為王莽立傳,這就是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個孤例。

  歷來人們都把王莽看作是偽君子,是謀逆篡位的卑鄙小人,但胡適卻在1922年和1929年分別寫了《王莽》和《再說王莽》,為王莽作起了翻案文章,甚至說:“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還沒有公平的論定。”

  柏楊也在《中國人史綱》中說:“王莽是儒家學派的鉅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他奪取政權的目的與劉邦不同,劉邦之類只是為了當帝當王,滿足私慾。王莽則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他認為古代社會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後來,互相爭奪,遂發生不平等現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窮人則一無所有。男子淪為奴隸,女子淪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婦,終年辛苦耕種,卻不能吃飽。”所以他的改制都是“為了改善這種不公平和剷除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罪惡。”

  王莽的家世雖然是顯赫的外戚,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但只因為他的父親死得早,他沒能像他的堂兄弟們那樣,“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遊相高。”於是“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在貧窮怨憤中有不滿情緒,他師事陳參“勤身博學”,主攻的是儒家的《禮經》。於是儒家標榜的周公那一套,成了他的指導思想就不難想象了。

  然而這種看似美麗的烏托邦,無論是說的人當真了,還是聽的人當真了,都是由於淺薄所致,真要做起來就必然會矛盾百出。《漢書》有一篇陳崇上表稱讚王莽的長文,其中第一段就說:王莽平日“折節行仁,克心履禮,拂世矯俗,確然獨立;惡衣惡食,陋車駑馬,妃匹無二,閨門之內,孝友之德,眾莫不聞;清靜樂道,溫良下士,惠於故舊。”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為了擠進王氏專權集團,“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之後又排擠自己姑姑的兒子淳于長,在大司馬王根病時,進讒言說:你有病,淳于長可高興了,就等你死他接任大司馬呢。於是利用王根、王政君的關係,自己當上了大司馬。這就是他的“折節行仁,克心履禮”!

  他讓妻子“衣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為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卻逼死了她生的二個兒子,讓她哭瞎了眼睛。王莽還與妻子的侍婢原壁有姦情。餘下的二個兒子中的一個,就是因為也與原壁有姦情,被發現後也被逼死,最後一個兒子王安,則是因為嚇出了毛病,才勉強屬於病死之列。等到四個兒子都死了,卻又冒出來他和增秩、懷能、開明三個侍婢生的四個子女,這就是他的“妃匹無二”!等到當了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且始入長安時,王莽的宮女還有數千人!

  他反對奴隸買賣,主張平等,並因為兒子王獲殺奴而將其逼死,他自己卻“私買侍婢”送給無子的後將軍朱子元,以此來拉攏人心。

  白居易有詩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其實不論是篡位前和篡位後,王莽的作為都離不開“匿情求名”四個字。

  他的所謂理想和改制也完全是出自無知的自以為是,而其手段則是利用儒家不切實際的理論,加上所謂的符命,來強辭奪理地自欺欺人,他是用所謂的理想綁架了天下人。最後在天怒人怨中他被商人杜吳殺死在漸臺上後,人們割下了王莽的舌頭切碎分食,也就是因為他的長舌一度欺騙了天下。

  胡適和柏楊都肯定了理想和為理想而不惜一切奮鬥的精神,這無疑是正確和必要的。但是,理想也是需要現實的土壤才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違背客觀規律不切實際地追求,最後只能是水中撈月一無所得。

生肖為鼠的帝王將相: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則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鉅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胡適認為他是1900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生於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東),祖籍章丘龍山鎮平陵城,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建立新朝,即新始祖(在位時間:公元8年—公元23年),史書中稱他為“建興帝”,也稱新始祖高皇帝、新太祖等,簡稱“新帝”。王莽幼年坎坷,父(王曼)兄(王永)先後去世,由其叔父們撫養成人。青年時期,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尊敬長輩,被譽為楷模。而後王莽青雲直上,加官為大司馬,仕途平坦。西漢末期,社會矛盾激化,由於王莽在朝野素有威名,被視為挽救漢王朝的不二人選,權勢熏天。公元8年臘月,王莽代漢建新,改元“始建國”,並改當年臘月初一為始建國元年正月初一,改“長安”為“常安”作為新朝都城。建國後,王莽試圖緩和社會矛盾,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史稱“王莽改制”。但是,改革並沒有挽救危機,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各地起義不斷。公元23年10月6日,起義軍攻入常安(即長安),王莽在亂軍中被殺,享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

  公元前48年,漢宣帝劉詢(劉病已)崩,漢元帝即位,王莽的姑母王政君被封為皇后(史稱孝元皇后或元后),外戚王氏集團開始形成。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射聲校尉”,開始進入專權的王氏集團。

  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

  公元前7年1月27日(漢綏和元年十二月),繼他的四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7歲。同年,漢成帝崩。漢哀帝繼位,從此,漢哀帝的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兩族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的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公元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

  公元前1年,漢哀帝崩。王政君掌傳國玉璽,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一致擁戴。

  公元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不是爵位),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

  公元4年(元始四年),王莽的長女王嬿(即黃皇室主)成了皇后,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此時王莽的野心已經極度膨脹,與漢平帝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公元6年2月3日,漢平帝病死,4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號孺子)為皇太子,太皇太后王政君命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

  公元7年(居攝二年),有人不斷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

  公元8年臘月(居攝三年十二月),王莽接受皇太子劉嬰(孺子嬰)的禪讓後稱皇帝,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也稱為建興帝,並改長安為常安。開中國歷史上透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

  公元14年,改元“天鳳”。

  公元20年,改元“地皇”

  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被攻進長安的起義軍殺死。

  西漢後期社會危機深重,政治動盪,人心思變,整個社會流行所謂漢室當“更受命”之說。這種思潮為王莽代漢創造了一個輿論上的思想準備。西漢後期由於土地兼併,災荒,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王莽代漢正是適應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基本思潮--人心思變,社會思治這一實際情況產生的。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削奪劉氏貴族的權利,引發豪強的不滿。他的改制不僅沒能緩和社會矛盾,反而造成了社會混亂。由於他看不起邊疆藩屬,削王為侯,不斷挑起對匈奴和東北、西南各族的戰爭。賦役繁重,刑政苛暴。公元11年,黃河改道,災民遍野。公元17年,各地農民紛起反抗,形成赤眉、綠林大起義。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混亂中他被商人杜虞所殺,新朝滅亡。


如何客觀評價安石的改革

  王安石變法從目的上來說當然是興國,而其結果確實是導致北宋亡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   首先,王安石變法主要在於“理財”,而在農業社會社會財富基本既定,無論出發點多好,最終結果都只能是“與民爭利”。而許多“理財”措施只能交由民間機構,若交給政府,必然會導致壟斷和腐敗。其次,如方田均稅法 ,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 ...

是被誰殺的

  王莽被商人杜吳所殺。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 ...

的國號為什麼是新

  《漢書·王莽傳》:“永始元年,封莽為新都侯,國南陽新野之都鄉,千五百戶。”王莽封爵為新都侯,封地在南陽新野,故代漢後沿用爵號為國號,稱“新”朝。國號沿用前朝爵號,是古代王朝更替中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比如南朝宋、齊、梁、陳,劉裕受晉封爵宋王,蕭道成封爵齊王,蕭衍封爵梁王,陳霸先封爵陳王,都是以爵號為國號;隋 ...

歷史政權算不算一個王朝

  在中國正史中,沒有算成一個獨立的朝代。僅僅是把他的“新朝”當成是兩漢的間隔。並且,王莽政權並沒有專門入史。而是和西漢一起記入《漢書》之中,所以,新朝沒有被史學家當成真正的朝代,而仍當作漢朝的一部分,王莽本人也是漢朝皇帝的親戚。 ...

的簡介具體年號

  具體年號:始建國,天鳳,地皇。簡介:王莽生於公元前45年死於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 ...

時期的貨泉值錢嗎

  王莽時期最精美的錢幣總共有六泉十布,壯泉四十尤其少見,在收藏界壯泉四十是大珍;按市場價格壯泉四十10000元以上,貨泉價格十元左右。   王莽當政時,也多次改革幣制。他改革幣制,除了出於“託古改制”的目的外,還有削弱劉漢勢力、搜刮民間財富之意;他託古改制,恢復了已廢止200多年的布幣、刀幣的制度,變換形制 ...

的原名叫什麼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則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