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姜太公釣魚什麼地方

姜太公釣魚什麼地方

  姜太公釣魚的地方位於太公泉鎮前太公泉村西南隅,距離太公廟僅有約100米,原有石夾河,清水長流,原水潭邊有清乾隆年間巡撫畢沅所立“姜太公釣魚處”石碑。相對而言,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呂尚,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享有盛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曾輔佐周武王伐紂滅商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的功臣。

姜太公釣魚在哪個地方

  姜太公釣魚的地方相傳位於中國寶雞市陳倉區天王鎮境內,這裡被稱為是中國釣魚始祖之鄉,還有著名的姜太公釣魚臺。姜子牙在這裡釣魚,最終成功和周文王見面,成就一番大事業,他在這裡釣魚,其實也並非在釣魚,而是在找一個能施展才華的地方。

  姜太公釣魚的地方在哪

  姜太公釣魚的時候用的是直鉤,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基本上是不可能釣到魚的,他只是藉此來“釣”人而已,在古代,通訊並不發達,釣魚是姜太公養名的一種方式,透過這種看似荒唐的行為,在百姓中口口相傳,他的不同之處才能傳到有心人那裡。

  所以後世對於姜太公的行為,流傳下來了一句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他釣魚的行為,並非是為了真正要釣魚,而是為了吸引例如周文王之類的人,給自己找到一個機會。

  根據史書記載,姜子牙堅持了十六年才最終在這條溪邊釣到了周文王這隻“大魚”,而正是有了姜子牙的助力,周王朝才在和商王朝的對抗中得到了莫大的助力,最終成功滅商,成就一代王權。

中華上下五千年:姜太公釣魚

  盤庚死後又傳了十一個王,最後一個王叫做紂(音zhòu)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

  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

  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在這件事上,商

  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戰爭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負擔,人民的痛苦

  越來越深了。

  紂和夏桀一樣,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了地建造宮殿,他在

  他的別都朝歌(今河南淇縣)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鹿臺”,把搜刮得來的金銀珍寶都貯藏

  在裡面;他又造了一個極大的倉庫,叫做“鉅橋”,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他把酒倒在

  池裡,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他和寵姬妲己(妲音dá)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他還用各種

  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凡是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

  上烤死。這叫做“炮烙”(音luò )的刑罰。

  紂的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

  來,這就是周。

  周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這個部落在現在陝西、甘肅一帶活動。後來,因為

  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

  (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到了古公亶父的孫子姬昌(後來稱為周文王)繼位的時候,周部落已經很強大了。周文

  王是一個能幹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紂王正相反。紂王喜歡喝酒、打獵,對人民濫施刑罰。

  周文王禁止喝酒,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他還虛心接

  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

  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有個大臣崇侯虎在紂王面前說周文王的壞

  話,說周文王的影響太大了,這樣下去,對商朝不利。

  紂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關在羑里(在今河南湯陰縣一帶,羑音yǒu)地

  方。周部落的貴族把許多美女、駿馬和別的珍寶,獻給紂王,又送了許多禮物給紂王的親信

  大臣。

  紂王見了美女珍寶,高興得眉開眼笑,說:“光是一樣就可以贖姬昌了。”立刻把周文

  王釋放了。

  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

  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他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帶著他兒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獵。在渭水邊,他看見一個

  老頭兒在河岸上坐著釣魚。大隊人馬過去,那個老頭兒只當沒看見,還是安安靜靜釣他的

  魚。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車,走到老頭兒跟前,跟他聊起來。

  經過一番談話,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呂尚,“呂”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個精通兵法

  的能人。

  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你把

  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說罷,就請姜尚一起回宮。

  那老人家理了理鬍子,就跟著文王上了車。

  因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後來叫他太公望;在民間傳說中,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幫手。他一面提倡生產,一面訓練兵馬。周族的勢力越來越大。有

  一次,文王問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們應當先去征伐哪一國?”

  太公望說:“先去征伐密須。”

  有人反對他,說:“密須國君厲害得很,恐怕打不過他。”

  太公望說:“密須國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厲害十倍,也用不到怕。”

  周文王發兵到了密須,還沒開戰,密須的老百姓先暴動了。他們綁著密須的國君歸附了

  文王。

  過了三年,文王又發兵征伐崇國(在今陝西省灃水縣)。是商朝西邊最大的一個屬國。

  文王滅了崇國,就在那裡築起城牆,建立了都城,叫做豐邑。沒過幾年,周族逐漸佔領了大

  部分商朝統治的地區,歸附文王的部落也越來越多了。

  但是,周文王並沒有完成滅商的事業。在他打算征伐紂王的時候,害了一場病死了。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

  1、典故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2、今多比喻心甘情願的落入別人的謀劃。類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3、典故:   姜太公又稱姜尚,字子牙,東海上人 ...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是什麼意思

  1、“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意思是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2、這句諺語出自十六國前秦將領苻朗的《苻子·方外》。原文: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3、譯文:姜子牙在隱溪釣魚,卻一直沒有釣到魚,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 ...

太公釣魚的下一句

  1、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太公用直鉤不掛魚餌垂釣,願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鉤。比喻心甘情願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2、姜太公釣魚是發生於商周時期的歷史傳說故事。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賞識。   3 ...

太公釣魚歇後語的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願者上鉤。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典故出自晉朝苻朗的《苻子方外》,文中記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姜太公又稱姜尚,字子牙,東海上人。姜尚的釣魚的方法十分奇特,短幹長線,線系直 ...

太公釣魚一願者上釣典故

  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卻懷才不遇,只當了一個下大夫。後來他見紂王無道,又受到妲己的迫害,逃出商朝都城朝歌。逃出的他來到渭水邊隱居,天天釣魚。他釣魚與眾不同,杆短線長,鉤直無餌。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道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一天,西伯侯姬昌經過渭水,回西岐去,他早聽說姜子牙是位賢人,就親自來請他到西岐 ...

太公釣魚的下一句

  願者上鉤。該歇後語釋義為以“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等表示心甘情願。多比喻心甘情願落入別人謀劃。類似歇後語有“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出自典故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歇後 ...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接下去是什麼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是一句諺語,後面沒有接下去的了。這是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的典故。這裡說的姜太公就是姜子牙,他本名姜尚,當時釣魚其實是為了釣周文王姬昌。結果後面也是釣到了。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裡說的姜太公就是姜子牙,他本名姜尚,也是商朝貴族的後代,但是到他這一代家道已經中落,姜太公年輕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