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馬遷最早提出“孔子刪詩”一說。
2、孔子刪詩說是關於《詩經》的編輯的一種重要的說法。這種說法影響很大,但是教材認為已經有很多有力的論據證明孔子雖然對《詩經》的完善、傳播和儲存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未曾刪詩。《詩經》的最後刪選編訂者應該是周朝的樂官。
1、司馬遷最早提出“孔子刪詩”一說。
2、孔子刪詩說是關於《詩經》的編輯的一種重要的說法。這種說法影響很大,但是教材認為已經有很多有力的論據證明孔子雖然對《詩經》的完善、傳播和儲存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未曾刪詩。《詩經》的最後刪選編訂者應該是周朝的樂官。
1、“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多的,據司馬遷說有3000多篇,後來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
2、“刪詩”問題是《詩經》學史上的一大公案。唐代以前沒有什麼爭論,但是,從唐代一直到清代大致上爭論了1000多年,直到近當代,大家才基本上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孔子的“刪詩”不能夠成立。
3、“刪詩說”最初出於司馬遷,後來班固、鄭玄都支援這個說法。到了唐代的孔穎達編寫《毛詩正義》,為鄭玄的《詩譜》作疏,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穎達只是說孔子不會刪去這樣多的詩,倒沒有公開否認孔子的“刪詩”。
4、後來支援“刪詩說”的著名人物有歐陽修、程灝、王應麟、馬端臨、顧炎武、趙坦、王崧等人;反對“刪詩說”的陣營要大一些,有鄭樵、朱熹、呂祖謙、葉適、朱彝尊、王士禎、趙翼、崔述、魏源方玉潤等。現代的主要反對者是梁啟超、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當代的《詩經》學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刪詩”的說法。
5、支援孔子“刪詩”說法的理由不外乎是:出於對《史記》的信賴和尊重;出於基本情勢判斷即,500年間不可能只有300首詩歌;出於《論語》中孔子談到的他對“詩”的處理。回到上一個問題是,既然有著大規模的“采詩”行為,採集的詩歌一定是非常多的。
中國教師節的由來及意義
公曆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我國曆史上曾建立過教師節。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農曆孔子生日)。
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全國教育工會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確認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佈“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動員全社會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特別是各地教師的多次提議,以及各地開展尊師活動的經驗,國務院於1985年1月11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關於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的議案。同年1月21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同意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
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是因為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同時,9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於各方面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道,促進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建立教師節,標誌著教師在我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序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後,每年的教師節,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透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中國教師節是誰提出的
教師節是時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王梓坤提出來的,他也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後提議設立教師節的第一人,教師節是一個感謝老師一年來教導的節日,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不同國家的教師節時間不同,尊師重教歷來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2019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5個教師節,它已經有35個年頭了。
教師節是時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王梓坤提出來的,他也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後提議設立教師節的第一人,目前成為我國重要的節日。
教師節的日期演變
6月6日教師節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
8月27日教師節
1939年,國民黨政府1939年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5月1日教師節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併一起。
9月10日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八次會議正式透過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並決定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
9月28日教師節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佈的《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因據測算,孔子誕生於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延續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師節將易期?網際網路瞬間炸開了鍋,贊成的反對的各有人在。作為教師節的主角,不少教師表示,“怎麼過”遠比“哪天過”更重要,只有喚起人們深思設立教師節的本義,改期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