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孔孟思想的精髓

孔孟思想的精髓

  孔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孔孟思想的精髓是主張仁義。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

孔孟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孔孟思想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孔孟思想中的和諧意識、人本意識、憂患意識、道德意識和力行意識對中國社會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

  孔孟思想的人本意識突出人的主體性,主張把人當人來看待,提倡重視民意,與民同樂,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體現,值得借鑑。

  孔孟思想所體現的務實傾向和剛健自強精神,對於中國曆代優秀知識分子和仁人志士的愛國主義傳統、追求真理的傳統、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的傳統的形成,都起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孔孟仁學思想

  相同之處:

  核心都是“仁”;在哲學淵源上都是先驗論;均以家庭為原點,不斷向社會擴散;均追求穩定的社會秩序;提倡“以人為本”。

  不同之處:

  1、政治主張不同:孔子認為政治的合法性來源於周禮,所以主張恢復周禮;孟子認為政權的合法性來源於“仁政”的實施,不主張恢復周禮;

  2、思想立足點不同:孔子認為一切政治權利皆為貴族所設,社會需要等級制度來維護;孟子認為一切政治權利皆為百姓所設,認為政治上百姓的擁護才是關鍵。


主張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禮、孝悌、中庸、天命 。仁:愛人、忠恕 。 禮:即周禮,孔子十分崇尚周禮,也主張用周禮來規範各種行為 。孝悌:仁之根本 。 中庸:不偏不倚,調和配合,但也要講究原則 。天命:主張畏天命,敬鬼。   孟子的主要思想: 性善論,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 ...

之鄉禮儀之邦指的是哪個城市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指的是濟寧。濟寧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濟寧市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曲阜孔廟、孔府及孔林和境內的京杭大運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濟寧有孟廟、孟府、水泊梁山、微山湖、寶相寺、嶧山、少昊陵等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 ...

法家思想精髓八個字

  法家思想精髓八個字:正本清源、立法治國。法家是中國歷史上研究國家治理方式的學派,提出了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思想。它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戰國時期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   《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其思想源頭可上溯於春秋時的管仲、子產。戰國時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發展, ...

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1、儒家的思想精髓是“以人為本”,道家的思想精髓是“無為而為”,佛家的思想精髓是“眾生平等”。   2、儒、道、釋三家的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歷年來,人們遵循著“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思想理念。   3、儒家偏入世,注重仁、義、禮、智、信。信奉“以人為本”,鼓勵個人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

什麼是之禮

  1、孔孟之禮,即儒家思想,儒家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2、儒學之禮,本質上是人之真、善、美等內在情感。   3、儒家認為:天下大亂是因為失去了秩序,沒有了秩序人們便開始胡來,所以要恢復秩序,天下才能安寧 ...

一家的來歷

  來歷:   孔孟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學者,他首開私學,創立儒家學派。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學者,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並對儒家學派的傳播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孔子生於今日山東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僅數十里的鄒縣,他們都曾沐浴著以泰山為中心的齊魯文化。   公元前2世紀中葉,漢武帝認識到孔子學說有 ...

關於順應自然規律的語句

  孟子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