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孟子是不是孟浩然

孟子是不是孟浩然

  孟浩然和孟子是兩個人。

  孟浩然是唐朝時的一個有名的詩人,生卒年代為公元689年到公元740年,襄陽(今湖北襄陽)人,著有《孟浩然集》。。早年隱居鹿門山,閉門讀書。四十歲時曾到長安謀求官職,又失意而歸,在故鄉的山中度過了他的一生。

  孟子,公元前390年到公元前305年,名軻字子輿,是我國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今山東鄒縣東南人。一生以教書為生,曾遊歷宋、滕、魏、齊等國,向各國國君或執政者闡述他的政治主張。著有《孟子》一書,主要發揮孔子的學說,以“義”為他的理論核心。對當時殘酷的戰爭有所抨擊。

思想碎片:孔子和孟子不一樣

  一直以來,提起儒家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孔孟之道,似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但事實上,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施蟄存先生就曾提出過孔孟思想是被後人“捏合”在一起的,其實他們的思想並非一致。

  施蟄存先生說:“孔孟思想,是一種思想,還是兩種思想?天下沒有兩個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畢竟還是兩家。”(施蟄存《閒話孔子》)。以我之膚淺,也能列舉孔子思想與孟子思想的若干區別。

  孔子衡量人的價值的“尺”是爵位,孔子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價值,卻有爵、齒、德三把標尺;

  孔子之“仁”關注的是“禮”,重在束“下”,孟子之“仁”關注的是“民”,重在規“上”;

  孔子的“四絕”(《論語·子罕篇第九》雲:“子有四絕,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孫丑上》雲:“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偏重人性。

  僅此三條,便可證實“天下沒有兩個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稱為“孔孟之道”的孔與孟也都“自成一家”。

  當然,孔子與孟子有許多相同或相近之處。其一、他們都“法先王之道”,缺陷是不能與時俱進;其二、他們都“行仁義之化”,缺陷是對“利”的絕對排斥;其三、他們的那一套都不見容於當世,故有“仲尼菜邑陳蔡”而“孟軻困於齊梁”。

  孔子與孟子還有一點相同的,就是他們對於“法先王之道,行仁義之化”,都有一種“當仁不讓”的使命感。孔子困於匡邑之時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不想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孟子則是在離開齊國的時候對充虞說:“五百年必定有稱王天下的人興起,其間必定有著名於世的 賢人。周興起以來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撫治理天下,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會是誰呢?”兩者相比,孔子說得比較含蓄,孟子說得比較直露。但對於孟子來 說,這並非狂言。例如,“仁義之化”而為“仁政”,“先王之道”而為“王道”,或許就是他對儒家文化的貢獻,至少在《論語》之中,未必能夠找出這兩個概 念。

  後人將孔子與孟子都歸入儒家,未必有錯。但我們現在所要吸取的一個教訓是,不能什麼事情都只 注意合,而不會分。合的好處是易記,一下子記住了兩個“子”,要用時一言以蔽之,彷彿佔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維方式,那還是要 分開剖析才行。既能綜合,又能分析,庶幾可算得研究。如果只會籠而統之地說個大概,那隻能蒙人蒙己罷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

  2、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詩寓離情於寫景之中,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

  3、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浩然之廣陵的之是什麼意思

  1、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之”意思:到達。   2、原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翻譯: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 ...

黃鶴樓送浩然之廣陵古詩的意思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歌的意思是:我在黃鶴樓上向即將西去的友人告別,在這春光明媚的三月,他將要去往揚州。一艘孤獨的帆船漸行漸遠,最終慢慢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見那滾滾的長江往天際奔流而去。   2、古詩全文如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黃鶴樓送浩然之廣陵的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 ...

浩然和王維同屬於什麼

  孟浩然和王維同屬于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兩個人的成就都是非常高的,而且有著非常高的一個文學才藝。孟浩然是唐代山林詩人的典型,與東晉末年“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一樣,做人和做詩都有強烈的隱逸傾向。另一位有著同樣傾向的詩人,是王維。 ...

黃鶴樓送浩然之廣陵古詩

  1、原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詩意: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

浩然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1、孟浩然是唐朝的詩人。   2、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3、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 ...

黃鶴樓送浩然之廣陵賞析

  1、賞析:這首詩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而是表現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絡,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多了點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