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季羨林是當代作家還是現代作家

季羨林是當代作家還是現代作家

  近代指從1840年到1919年;當代指從1919年到1949年;現代指1949年建國到現在。

  季羨林是現代作家,生於1911年8月6日,卒於2009年7月11日,享年98歲,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

林語堂是當代作家還是現代作家

  林語堂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

  從1919年到1949年是現代作家,從1949年到現在是當代作家。現代作家和當代作家的劃分方法,是依據的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劃分方法,現代文學是從1917年新文化運動開始,到1949年建國;當代文學是從1949年建國到現今。現代作家的主要創作活動從1917年新文化運動開始,到1949年建國;當代作家的主要創作活動是從建國開始到現在。

  林語堂在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總編輯,發表獨幕悲喜劇《子見南子》,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風聲鶴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藝術》,在法國寫《京華煙雲》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66年定居臺灣,出版《平心論高鶚》,1972年10月,《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編竣出版。

郭沫若是當代作家還是現代作家

  郭沫若是現代作家。一般來說主要看他生活的年代和出面的年代。 如果他是建國以後生的或者出名的,那就是當代作家, 如果他是五四運動以後,到建國前夕,那就是現代作家。 如果他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五四運動之間的是近代作家。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的就是古代作家了。當代和現代的劃分隨歷史的變遷而不同,就目前而言: 近代是鴉片戰爭後 現代一說是民國成立後,一說是新中國成立後 當代一說是新中國成立後,一說是80年代後 當代作家和現代作家的劃分就更復雜,其實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不僅要看作家的出生日期、寫作日期,還要看作品所反映的內容通常認為郭沫若是現代作家。


徽因是近代作家還是現代作家

  是近代的作家。原因如下:林徽因,生於1904年6月10日,卒於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 ...

在世嗎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 ...

當代作家現代作家的區別

  當代作家與現代作家區分的依據是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一般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界,1917年新文化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現代文學期,1949年至今為當代文學期。在現代文學時期的作家就是現代作家,當代文學時期就是當代作家。如果出現跨越這兩個時代的情況,需要根據主要作品發表時間來進行分析。 ...

去德國哪個大學留學呢

  1930年,季羨林高中畢業,赴北平趕考。他只報了兩個學校:北大與清華。結果,兩所學校都錄取了他。   經過反覆思考,季羨林放棄北大選擇了清華。原因是,當時清華和德國有交換生,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出國留學。   1935年,季羨林到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選修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 ...

所說的老佛爺是誰

  聶元梓,女,河南滑縣人。“文革”時期北京大學的造反派領袖,因張貼《宋碩、陸平、彭佩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大字報,發動衝擊北京市委大學部副部長宋碩和北大領導陸平、彭佩雲而聲名大噪。後曾任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代表大會核心組組長,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的候補中央委員。聶元梓和清華大學的蒯大 ...

我和父親簡介

  1、內容簡介:本書從一個普通兒子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貢獻給了國家和社會的大師的家庭生活。在作者的筆下,季羨林骨子裡就是一個具有悲劇情懷與叛逆思想的人,他感情豐富、文思泉湧、善於學習,天生具有文人氣質,對愛情、家庭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然而根植於心底的責任感讓他選擇了一條委曲求全、與家庭妥 ...

先生個人簡介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至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