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趙匡胤,字元朗,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之子,母為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軍旅,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
明朝皇帝一生只娶一個老婆是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太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對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他沒有寵妃,也沒有冊立過妃嬪,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他在位期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 。
沒有叫弘毅的皇帝。
弘毅是抱負遠大,意志堅強的意思。弘毅出自於《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趙匡胤。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趙光義。
真宗,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趙恆。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趙禎。
英宗,體幹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趙曙。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 ...
宋朝18個皇帝分別是: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敦、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昀、宋度宗趙禥、宋恭帝趙隰、宋端宗趙是、宋幼主趙昺。 ...
北宋9個,分別是: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
南宋9個,分別是: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昀、宋度宗趙禥、宋恭帝趙隰、宋端宗趙昰、宋末帝趙昺。 ...
宋朝因為戰爭在宋朝中期被分為了南宋北宋,共有十八個皇帝,此朝的歷史為三百一十九年。
1、公元九六零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剝奪武將兵權;
2、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治世 ...
生於968年12月23日,逝於1022年3月23日,宋太宗第三子,母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趙德昌,後改趙元休,趙元侃。
歷封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至道元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恆。 至道三年,趙恆即位。趙恆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為相,勤於政事。
景德元年,遼朝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趙恆親征, ...
尼祿·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生於37年12月15日,於68年6月9日逝世,是古羅馬帝國的皇帝,54年到68年在位,尼祿出生於羅馬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格涅烏斯·多米提烏斯·阿蓋諾巴爾布斯。當尼祿3歲的時候,即公元40年,他的父親死去了。尼祿是由其母撫養長大。尼祿既沒有赫赫戰功,又無治國之才, ...
宋朝共有十八位皇帝,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立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