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國第二位皇帝是孫亮,字子明,公元252到258年在位。他是吳大帝孫權和潘皇后的第七個兒子,252年孫權去世後繼位,258年被全臣孫綝廢為會稽王。
2、吳國最後一位皇帝是孫皓,公元264到280年在位,名彭祖,字元宗,又字皓宗。天紀四年,即公元280年,晉武帝六面出兵攻吳,大將吳浚先到建業,而後他歸降稱臣,封歸命侯。
1、吳國第二位皇帝是孫亮,字子明,公元252到258年在位。他是吳大帝孫權和潘皇后的第七個兒子,252年孫權去世後繼位,258年被全臣孫綝廢為會稽王。
2、吳國最後一位皇帝是孫皓,公元264到280年在位,名彭祖,字元宗,又字皓宗。天紀四年,即公元280年,晉武帝六面出兵攻吳,大將吳浚先到建業,而後他歸降稱臣,封歸命侯。
宋朝第一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第二個皇帝是宋太宗趙炅。
趙炅,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父親趙弘殷,追贈宣祖,母親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歲,比秦王趙廷美大8歲。太祖駕崩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介紹:
趙匡胤,字元朗,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之子,母為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軍旅,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
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