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宗教婚禮,穆斯林婚禮習俗都有什麼

宗教婚禮,穆斯林婚禮習俗都有什麼

  每個地方的結婚習俗都會有所不同。可能在同一個城市不同的縣城就已經有不同的方式。那麼在宗教的婚禮上,就更不例外不同了。那麼本期的伊斯蘭教文化,就帶你一起來了解他們當地的婚禮習俗都有什麼。

  (一)提親

  當中有句俗話:“一家女兒百家奔。”當姑娘長到十六七時,就有人來提親。提親一般都是男方家透過各種途徑看準女方家的姑娘後,請媒人去提親。回民請媒人一般要兩個以上,一個代表男方家的媒人,一個代表女方家的媒人。

  男方家的媒人提親時,要帶上茶、糖等四色禮,並通報男方家的姓名、家庭經濟狀況和教派等情況,有的還詳細介紹男方家小夥子的相貌、性格、文化程度、手藝等,女方家長聽後覺得大體合適,便給男方家媒人給話。女方家也請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並由男女雙方媒人安排姑娘、小夥子在集市或親戚朋友家見面,看男女雙方相互能否看上相貌人品。

  見面後如無反對意見,男方家父母或其他人帶上四色禮,小夥子還要帶上見面錢,在媒人的陪同安排下正式見面。姑娘一般由姑媽或嫂嫂領著當面看女婿,媒人此時問小夥子和姑娘同意不同意。小夥子此時給姑娘見面錢,一般同意就接收,不同意則不接收。

  有些地方姑娘收了小夥子的見面錢後還給小夥子回贈小禮品。過去回族女子怕羞,不敢在客人或父母面前說婚姻事,不敢張口說同意不同意。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或媒人就觀察表情,如果低頭微笑,就說明同意;如果沉臉、哭泣或發脾氣,則說明不同意,就不強迫,但也有不少父母包辦的婚姻。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現在有些青年男女互相早巳認識,彼此也瞭解,互有愛慕之心,但還要請媒人給雙方家庭說明情況,走個過場,否則會受到諷刺。回民擇偶不“合八字”

  不管是自由戀愛的,還是經人介紹的,只要雙方表示同意,則要儘快準備“定茶”。

  (二)定茶

  有些地方的回族也叫“說色倆目”或“道喜”。定茶一般要選擇主麻日(星期五),男方家要準備回民喜歡喝的花茶、綠茶、陝青茶、龍井、毛尖等各種高中檔茶葉,還要準備一些紅糖、白糖、桂圓肉、核桃仁、葡萄乾、紅棗、花生米、芝麻等等,然後分別包成一斤重的小包,每個小包上放一條紅紙,表示是喜慶的事。

  另外,還給未婚妻送二至三套合體、漂亮的衣服,由男方父母和未婚夫一起送去。女方家要宰雞、宰羊,以糖茶、宴席熱情款待。吃完宴席,雙方當著眾親戚朋友的面,互道“色倆目”,表示這門婚姻大事已經定下和許諾,今後一般不再變更和許配他人。女方家在送客人時,還要給男方家以適當的回贈禮,表示意志堅定,決不反悔。

  (三)插花

  回族也叫“定親”,有的地方還叫“提盒子”,也叫納聘禮,意思是為姑娘插朵美麗的花。

  插花一般是在女方喝了“定親茶”以後,媒人根據女方的需要,由男方納合理的聘金,回民叫“麥哈爾”,並適當購置一些化妝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四季服裝或布匹材料、手錶、腳踏車、錄音機等等,以及送相當的裝飾品,如手鐲、戒指、耳環等,還要準備一隻羊、一百斤大米和若干糖、茶等。如果不贈送聘禮,則婚姻無效。這些東西一般由女方或男方長輩或同輩婦女去陪同購買。

  插花一般都定在主麻日,男方由一位阿訇等帶領,父母和嫂子或奶奶、嬸子跟隨。女方家也有一位阿訇或回族老人在家迎客,接盒子接聘禮。女方家還要炸油香、宰羊、過“爾麥裡”。“爾麥裡”,即由男女雙方請的阿訇或懂得伊斯蘭教義的人,誦讀《古蘭經》有關章節,其餘人聆聽。“爾麥裡”過後,兩家人和親戚一起赴宴,這時相互寒喧,講婚配和攀親的重要意義。最後由雙方商量結婚的大致日期,以便做好準備。

  插花這天,有些地方的回民由嫂子或奶奶故意將一對青年男女安排在一起吃飯、幹活兒,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送聘金沒有規定,一般是根據男方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不強迫。通常情況下,不得少於一兩純銀,但無論多少都要履行這一習俗。回民認為,贈送聘金,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男子對婚姻大事不嚴肅,朝三暮四,隨意離婚,從經濟上有所牽制;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女子生活的一項措施。長期以來,在回族當中形成了男子如果無理提出離婚或中斷婚姻關係,男方所贈的聘禮和東西不能索回。

  但有些地方的回民,由於受中國封建社會買賣婚姻的影響,所索聘禮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給家庭貧窮者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困難。

  (四)娶親

  回族青年男女結婚不看黃道吉日,一般都是以伊斯蘭教的主麻日或主麻日的前日以及陰曆雙日為佳期。在結婚的前一兩天,由男方帶一隻羊、一百斤大米和半斤重的大饅頭、油香若干個,送到女方家去,這叫催裝禮,意為請女方家老小放心,保證姑娘過門後,好光陰賽蜜糖。女方家接受催裝禮後要儘快做準備。

  結婚當天上午,如女方家住得較遠,接親車要早點出發,主要是怕與懷孕的婦女相見,要圖吉利。寧夏涇源等回族聚居區在娶親這天,男方家還要請一位結婚不久的新媳婦去接親,臨去時還要帶些核桃之類的東西,到女方家後先把核桃之類的東西撒到院子裡,乘人不注意時趕忙到客屋吃飯;之後,陪同新娘上車。

  女方家一般在結婚頭一天要設宴款待親戚朋友和鄰里鄉親。來的人一般都要給新娘送衣服、襪子、鞋、毛巾被、布料和錢,回民管它叫“填箱”。結婚這天上午,姑娘要洗大淨,這叫“離娘水”。要絞臉,用交叉的線絞掉臉上的汗毛。

  梳妝完之後,要穿上紅色的棉襖,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要穿上,這叫“厚道”,主要是講究吉慶,如果穿得太薄,則認為是“薄情寡意”,頭上要搭上一塊紅綢子或紅紗頭巾,將新娘的面孔蓋得嚴嚴實實。然後從近鄰和親友中請幾位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和睦、兒女雙全的人去送親,回民也叫吃“宴席”。在送親途中,若遇其他娶親人馬,新娘子要互相交換腰帶,以防“沖喜”。

  接親車快到男方家大門口時,新郎要由姐夫帶上跑步迎上去,圍著接親車轉一圈,故意碰一下車,這叫“撞親”。到大門口時,恭賀新喜的人要自動排成兩行,迎接新娘和送親的賓客,並向來賓道“色倆目”問好。

  然後將賓客安排到客屋先喝茶、入席。男方家還要從新房門口到大門口,鋪上紅氈或毛毯子,沒有條件的,新娘的哥哥或舅舅要抱著新娘走進洞房。無論如何,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土的。同時,將新娘的陪嫁物和箱子也抬進院裡的桌子上,待男方家給了開箱錢或搭門簾錢後,女方家陪新娘的嫂子或新郎才揭新娘頭上的“搭婦巾”。

  (五)念“尼卡哈”及其他

  當新娘子人了洞房,送親客人進屋後,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請阿訇給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設一張方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證婚人和父母親,地下鋪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聽阿訇的教誨,阿訇宣讀《古蘭經》有關片斷,再用漢語作一番解釋。

  其大意是:結婚是成人的標誌,是夫婦做人的開始,從此做人應盡種種責任;要嚴守教律,孝敬父母,待人謙虛,主持家務,奉公守法,上進求學等。然後阿訇面對證婚人問新郎:“你願娶她為妻嗎?”新郎如願意則應馬上表態。再問新娘:“你願意嫁給他嗎?”新娘如表示願意,阿訇就宣佈,從今天起,你們二位正式結為夫妻,並告新郎、新娘互敬互愛,白頭到老。

  證婚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準備人洞房時,教長或家長將早已準備好的果子、糖、棗子、核桃、花生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意為感謝真主賜給的良緣,祝新郎、新娘長生到老,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新人人洞房時,將喜棗、喜糖等撒向圍觀的群眾,以表示喜慶的施捨,眾人皆從地上搶著揀,回民把撒喜也叫撒金豆。

  這種撒喜的習俗早在元末明初就已盛行。據《清源全氏族譜》“麗史”篇載,“西域回回那兀吶,選民間女子入其室,為金豆撒樓下,命女子攫取以為戲笑”。可見過去有些富商是用真正的豆粒黃金來撒喜,後來勞動人民因沒有黃金,就用自己喜愛的棗子、糖、花生、核桃等來代替。

  撒喜以後,開始耍新郎,不能讓他隨便進洞房,新郎一般要請姐夫等人保駕或掩護,準備衝進洞房。如不慎被恭喜的人擋住了,要將鍋底黑粉、墨汁等往新郎面上抹,直到抹成“黑包公”時才放進洞房。有些地方不耍新郎耍公婆。

  當新娘人洞房後,眾鄉親把公婆簇擁到院子裡,耳朵上掛兩串紅辣椒,頭上戴上破草帽,脖子裡掛一個銅鐘,反穿皮襖,倒騎毛驢,在眾人的逼迫下,讓公婆騎上毛驢轉圈圈,逗笑話。回族群眾認為,結婚三天沒大小,不耍不熱鬧。山東泰安和曹縣的回民婚禮習俗也很有趣,新娘子在媒人帶領下,和婆家所有的親戚見面,新郎拿著墨碗隨從,新娘見一位親戚,用毛筆在他臉上畫一下,誰的臉上畫得最多,誰就最受新娘尊敬。

  有些地方當天晚上的晚飯由新娘做長面,以示茶飯水平。吃過晚飯,開始鬧洞房,大家民主推薦一位能說會道、幽默風趣的人當司儀,出點子,串節目,新郎、新娘在威逼和笑聲中表演夫妻共啃一塊糖、說繞口令等各種節目。

  鬧房結束後,新郎、新娘要交換禮品。新郎要給新娘送一個裝著20元或50元錢的小紅包,新娘給新郎送一個紅布蛋蛋或“針扎子”,表示恩愛夫妻、同甘共苦、永不分離。新郎還要問新娘是否懂得伊斯蘭教的最基本教義,如答上,才能度蜜月,答不上新郎表示再教授,新娘要樂於接受才行。

  第二天拂曉,新郎的嫂子要將熱水和湯瓶放在新郎、新娘的屋門口,新娘、新郎都淋浴。吃罷早飯後,新郎的奶奶和其他人,要領著新娘認婆家大小。有的地方新娘三天不出門,到第四天才開始認大小。認長輩時,新娘要長長叫一聲,長輩要響亮地答應一聲,然後要略表心意,給新娘見面禮物或錢,以示紀念。

  (六)錶針線

  回民也叫擺針線,一般都在結婚的當天下午或第二天上午舉行。

  擺針線,過去是為了看新娘子的針線活做得如何,將她未過門時給公婆做的鞋、丈夫的衣服、繡花枕套、荷包等一一展示出來讓眾人欣賞。同時,選一個才思敏捷、能說會道的人即興編詞演說,誇耀稱讚和渲染,向眾人們介紹新娘是個心靈手巧、精明能幹的人。

  現在擺針線,主要是眾人看看孃家給新媳婦陪嫁了什麼東西,男方家給新婚夫婦購置了什麼傢俱、電器以及生活用品。當擺針線儀式準備好時,男方家選請一位說客,讚揚女方家買的東西又多又好,心實禮厚。

  說完讚揚詞,說女方家把金山一樣的一口子人送來了,還陪這麼多東西,我們頂恩不起,向女方家親戚道“色倆目”。

  女方家一般也要請說客,回敬男方,渲染誇獎男方家富裕大方,給後代安置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好家庭。如平羅縣回族婦女馬風蘭說過一段《錶針線歌》:

  有的說完錶針線歌,還要替媒人、廚子說一段,讚揚他們的功勞。

  (七)回門

  婚禮後三天或七天,新郎要準備禮品陪同新娘回門,也叫回孃家,看望岳父母及親屬。岳父母家也要事先做好準備,款待女婿女兒。寧夏固原、涇源等地的回民習慣用雞腿來款待重要客人和親友。除此以外,新娘家親戚還要一家挨一家的請新郎、新娘吃飯,並給新娘回贈禮物。回門的當晚,新郎要趕回家中,新娘一般住上三五天或一星期後再由孃家人送回家或新郎自己來接回家。

  穆斯林對婚姻也有種種禁忌。禁止與直系親屬、舅表兄妹、姑表兄妹結婚;妻子在世時,不能同小姨子結婚,當妻子死掉或離婚以後才可以。姐妹二人不能做同一個人的妻子。穆斯林男女不能與印度教徒接戶,除非對方已改信裡伊斯蘭教。但是,穆斯林男子可以與基督教、猶太教的女子結婚。相反,穆斯林女子不能與上述教徒男子結婚。一般北印度、特別是印地語地區較為嚴格

天津婚禮習俗都有哪些 天津的婚禮習俗是怎樣的

  天津也是中國的一個直轄市,而會被列為直轄市的一般都是非常大,經濟相對其他城市比較超前的城市。天津的發展歷史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自成一套文化。那麼你天津的婚禮習俗你都知道多少呢?天津婚禮習俗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天津婚禮習俗婚前一天不見面

  天津人講究,新郎新娘從大婚前一天直到大婚當天接親前都不要見面,這期間見面會被認為不吉利。

  佈置婚房

  廳內白牆上一定要貼大喜字(龍風呈祥),小喜字則要貼在玻璃、門、傢俱、電器上,不過貼在哪貼多少倒是沒有硬性規定,只是雙數對帖就好。外面要貼在自家門口、樓道口和酒店門口。

  另外屋內茶几上要放一盤香菸、一盤帶喜字的糕點、一盤喜糖、一盤蘋果、一盤香蕉,全部放上小喜字。

  壓床

  新婚前一晚,新郎家裡一般會找來親戚中的男孩子們(最好是處男)到新房裡住一晚,老例兒講究叫“童男壓床”。新人臥室的床上四角還要再放四個蘋果,圖個吉利平安。

  上頭、開臉

  新娘的母親在大喜日子前一晚要給新娘梳頭,即“上頭”,並用兩根細棉線疊著自下往上給新娘開臉。雖然開臉現在不太常見,但梳頭還是會有的。

  紅皮雞蛋

  前一天晚上要準備4、6、8個雙數倍數煮熟的紅皮雞蛋,放進新娘隨身的包裹裡,寓意日子紅紅火火、多子多福。

  戴囍字

  男方和女方的女性親屬朋友都要頭戴喜字,男方家是囍,女方家是喜。

  吃喜面

  結婚當天中午,男方女方家都要吃喜面。至於喜面都有什麼、怎麼做,下面會有詳細解析哦!畢竟愛吃的天津人在婚禮當天最注重的其實就是這頓面了!

  接親

  接親講究“去單回雙”,“姑不接姨不送”,即接親的女性親屬只能是新郎的姨或姐妹,不能是姑姑,且人數一般為3、5、7等單數。

  接親是要準備好紅色的包袱皮,內包新娘的嫁衣、婚鞋、準備好的頭花、雙喜字花、紅色的龍鳳花等,還有蘋果四枚,到孃家接親時,要用包袱裡的兩個蘋果換孃家的兩個蘋果帶回婆家。

  接親隊

  接新娘的路線和去酒店的路線不能一樣,這叫不走回頭路,婚車必須是雙數。

  在天津市區,必須中午12點以後,迎親的人才能出發去接新娘,且最晚必須在太陽落下前接到新娘。

  壓腰錢

  新郎到達新娘家,新娘媽媽要給新娘繫上一條紅腰帶,腰帶裡塞著錢,至於錢數,就是圖個吉利,88、188、888,都可以。

  吃喜糖

  新娘臨出門時,新娘媽媽要給新娘剝一顆糖吃,新娘吃了以後要說,“媽,我走了~”

  送親

  送親依舊講究“姑不接姨不送”,就是新娘的姨輩兒是不能送親的,且要保障加上娶進門的新娘,一起接回來的人數正好為雙數。

  新娘的父母也不要跟婚車隊一起走,最後單獨走。

  叫門

  如果新娘先去婆家再去酒店,那麼婆婆家門要關著,新娘子要在外面叫一聲:“媽,開門!”婆婆從裡面答應,然後才能開門迎接。開門後婆婆還要給新娘喂一塊糖,取“嘴甜之意”。

  敬酒認親

  典禮結束後即開席,新郎新娘要同時去每桌給客人敬酒,敬酒的同時新郎新娘要互相介紹一下雙方的親戚,被認的親戚要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送給新人,如果親戚是小輩,則新郎新娘要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給小輩。

  鋪床

  晚上新人入洞房前,要有男方家的全福人來給鋪床。條件為有兒有女、長輩健在為最佳人選,鋪床時要念喜歌,新郎要準備一個紅包答謝。床上四角再放四個蘋果,圖個吉利平安,在新床的的被裡面一定要放上核桃、棗、栗子、花生等,象徵:合合美美,早生貴子。

  鬧洞房

  一般是同齡人逗逗新人,圖個吉慶快樂。鬧洞房一般是新人要給客人點菸,然後一對新人同咬一塊糖(兩甜),同咬一個蘋果(雙雙平安)。再難一點的,要一對新人當眾表演節目,或由鬧洞房的人指定出節目,由新郎新娘完成。

  回四

  婚禮的最後禮儀是“回四”。現在是新郎同新娘一起,帶著四盒點心,回孃家看望一番,吃頓飯,天黑之前就早早回家。從此,一對新人快樂地過起婚後甜蜜生活中。

  關於喜面

  天津人愛吃麵,結婚當天就更要吃麵,且天津的喜面很講究,傳統面席要包括冷葷、四炒菜、四面菜、四面碼、紅白兩面滷,喜壽麵席要帶上紅粉皮以示吉利喜慶。現代面席可能要簡化一些,但至少要包括滷子、菜碼、四炒菜和麵。

  面

  一定選用手杆面(筋斗),不要煮的時間太長,出鍋後過涼水更筋斗。

  滷子

  一般有三鮮滷、老味滷和西紅柿雞蛋滷。三鮮滷選用豬肉片、雞蛋、蝦仁、海參和玉蘭片熬製而成。老味滷用豬肉片、雞蛋、花菜和木耳勾成大鍋滷。西紅柿雞蛋滷就很簡單了。如果分不清,那可以按照下面這種方式做滷:

  ①準備豬肉(切片)、蝦仁、花菜、木耳、麵筋、香菇、腐竹。

  ②過熱先煸炒肉片,依次放入蝦仁、煸炒、加料酒、老抽。

  ③放入其它材料,加水(熱水)煮開,水澱粉勾芡,打一個雞蛋,加鹽、香油,味精。

  菜碼

  菜碼主要有這幾種:胡蘿蔔、土豆、黃瓜、圓白菜、紫菜頭、豆角、切成絲,綠豆菜、青豆,最上面要擺上紅粉皮。

  四炒菜

  高檔的有炒蝦仁、韭黃肉絲、桂花魚骨和炒雞蓉魚翅針

  中檔的有熘蟹黃、櫻桃肉、木樨蝦仁和炒三鮮肉

  平民化的有糖醋麵筋絲、蝦仁炒黃瓜、肉絲炒香乾和炒雞蛋

  一般家庭採用平民化四炒菜比較多

  看來,天津的婚禮習俗跟其他地方都有些差不多的。只是不知道天津還有沒有保持著開面的傳統習俗,小編聽說開面挺疼的。

過了臘八就是年,那麼過年前的習俗都有哪些?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那你知道從臘八這天開始到大年三十,都有哪些習俗嗎?

  春節前的習俗

  臘月初八:臘八節

  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古代每到臘八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老百姓也會在閤家團聚時喝臘八粥。在臘八節這天,人們還有在泡臘八蒜的習俗,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密封的罐子裡,倒入醋、封上口,蒜瓣會逐漸變成像翡翠一樣。”

  二十三:小年

  這一天是送灶神的日子。因為灶神要上天去報告,為了讓他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來年給家裡一個更紅火的光景,所以每家每戶準備的食品都是甜甜的,粘粘的。比如北方的芝麻糖,江南的粽子糖。灶神要過了除夕才回來,這段時間是空檔期,人間暫時無神掌管,於是就有趕亂歲的習俗,這個時候結婚的新人比較多。

  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的小年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二十四:掃塵

  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佈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二十五:磨豆腐

  在過去,豆腐是過年時的必備食品。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人們將浸泡過的黃豆,用石磨磨碎,’揉沫過籮去渣,煮沸點漿成塊’,豆腐做成後切小塊放入加鹽的清水裡儲存,供春節期間食用。因為豆腐的腐和富諧音,二十五磨豆腐,寓意年過得富富餘餘,來年的生活也富富餘餘。還有’二十五糊窗戶’的說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戶了。

  二十六:割年肉

  關於臘月二十六,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割年肉”是因為部分地方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

  農曆十二月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二十八:發麵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各家各戶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糕是過年必備的零食,糕的諧音高,預示來年順風順水,步步高昇。古人認為初一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所以這個時候準備的食物會比較多。

  三十:除夕

  臘月的最後一天又稱除夕,除夕的意思是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這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團圓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年夜飯,而年夜飯的菜式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根據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別,但是寓意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團團圓圓,招財進寶,年年有餘。吃好年夜飯,給小孩子們換好新衣,包好壓歲紅包,一家人一起守夜到零點,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餃子。一片爆竹聲中,迎接新年的到來。


天秤座的陰暗面每個人心中一個詭娃

  天秤座鬼娃很明確自己想要什麼要做什麼,行動與蠱惑能力都異常驚人,絕對是鬼娃軍團中的先鋒。冷漠的外表之下內心卻深諳門道,他的冷漠未必是絕情,只是一視同仁、沒有情緒喜好的絕對喜惡,在天秤座鬼娃眼中,人們脆弱的內心反而是它的食糧。(完) ...

整日鬱鬱寡歡對任何事情牴觸的生肖

  有些人可能是已經體會到了世間的冷漠所以說他們已經不太喜歡用真誠對待這個世界了,他們變得內心冰冷,對任何事情都有牴觸。也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還是不愛跟大多數人接觸,開始選擇一個人獨處,整天都鬱鬱寡歡的。那麼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人是這樣的呢?      屬牛:不想掙扎   屬牛的人已經不想要繼續掙扎了,因為對於他 ...

2021年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下元節的習俗哪些

  2021年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辛丑年(牛年)十月十五,)   下元節在每年農曆的10月15日,是中國重大節日也是道教節日,我們所熟知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我們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 ...

202x年公曆幾號過春節 202x年春節掃塵的習俗什麼要注意的

  到了年終歲末的時候,大家最期盼的莫過於春節假期了。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是以農曆為計算方式的,2022年的大年初一正好是公曆的2月1日。春節有許多傳統習俗,其中之一就是掃塵,而且掃塵的工作必須在年前完成。   2022年公曆幾號過春節   我們所說的春節,一般指的是從大 ...

小年夜祭灶神的習俗哪些 小年夜是哪一天

  小年夜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民間的習俗,小年夜是忙年的開始。小年夜有很多習俗,包括掃塵、祭灶等等。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要做好過年的準備,祭灶神就是其中之一。祭灶神在我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象徵著人們希望衣食有餘的美好願望。   小年夜祭灶神的習俗   小年夜這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灶神了。民間傳說,每年臘 ...

農村小年祭灶的習俗哪些做法 小年夜的詩句哪些

  在每年農林春節來臨之前,我們都會先迎來另一個節日——小年。小年作為除夕前最後一個傳統節日,雖然不及春節的隆重,但也有很多習俗延續下來了,其中一個就是祭灶。祭灶在我國民間已經有上千年曆史,至今在農村還沿襲著這一習俗。   農村小年祭灶的習俗   農村的小年祭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首先,先準備好祭果、酒和菜 ...

初一到初三的習俗哪些 初四到初七的習俗哪些

  對於我國的人而言,中華的傳統民俗是在心中根深蒂固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傳統,才使得我們國家的民族特色顯著,由於習俗過於豐富,每個節日有屬於它的風俗,各個地區也會有著不同的習俗,這些是我們不能忘卻的。   初一到初三的習俗   人們在春節時一定會聽到大年初一是不能用掃帚的說法,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除夕前掃除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