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蟬,釋義為: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出於《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其用法為:形容因遭受恫嚇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說話。有時也形容冷得像寒蟬那樣一聲不響。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噤若寒蟬,釋義為: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出於《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其用法為:形容因遭受恫嚇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說話。有時也形容冷得像寒蟬那樣一聲不響。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噤若寒蠶的意思是:像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這個成語出自張守的《題鎖樹諫圖後》:“嘗怪士處明時;事賢主;履高位;噤如寒蟬;或至導諛以誤國。”
噤若寒蠶的近義詞有:仗馬寒蟬、噤口不言、緘口不言、理屈詞窮、緘口結舌等;
噤若寒蠶的反義詞有:口若懸河、誇誇其談、直言不諱、滔滔不絕、各抒己見。
寒食是什麼意思 寒食節是什麼意思
寒食就是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因此這個節日得名寒食節。
每年四月三日或四日,即清明節的前一天是中國人傳統的寒食節。過去,人們在寒食節期間都不舉火,吃冷食。最早寒食節可持續一個月,後來慢慢縮短成了三天。現在,人們再也不習慣吃冷食了。但作為一種傳統的社會習俗,特別是在中國的農村,這個節日保留到了今天。現在。只有一些農村人還每年習慣過寒食節。
這一傳統節日從古代傳了下來。直到大約300年前的清朝,寒食節才被清明節所代 替,現在清明節已成為人們祭祀祖先的一個重要日子。通常人們在寒食節這天做好準 備,以便第二天到墓地祭祀死去的親人。每年,學生們通常在寒食節做好準備,第二天到 烈士陵園為革命先烈敬獻花圈。 由於寒食節正好與清明節緊挨著,所以它不僅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還是一個 慶祝春天來臨、外出野餐的13子。由於春天來臨,大自然復甦,楊柳返青,萬物清新潔淨、 鮮明。
寒食節與周代禁火習俗有關
周代時人們不但有火的崇拜,還有大火星崇拜。那時人們認為天上的大火星是兇星,禁火可以避其災難。對於火的使用,那時每年每季都要鑽取新火,代替舊火,這成為當時國家和民間的一件大事。這樣每年春社時節,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一年豐收,還要統一禁火。換取新火前有一個停火禁火時間段,曾叫禁菸節,也叫寒食節。禁火期間只能吃提前準備好的冷食,不能點火做熱飯。等禁火節一過,賜來新火才可以燒柴做飯。這種禁火、改火制度,當時有專門的官員負責,也有明確的改火用火規定。四季換火,曾經依不同季節用不同的樹木鑽取新火。這在《周禮·夏官·司口》
中說:“司口,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夏取桑積之火,秋取柞口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又說:“司口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為季春將出火也。”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鐸,在街上釋出禁火令。第二個原因,應當說是春天干燥,雖然那時比現在雨水多,但也相對乾燥,禁火有利於樹木生長,也能防止一些火災。但是禁火又使全國各地冷落蕭條,有了病人或來了客人也只能吃冷食,人們稱之為寒食。所以說寒食節比春秋時晉國紀念介子推要早得多。
唐朝以後寒食節逐漸衰微
唐朝時,寒食節還保留禁火改火之俗。每年寒食將盡時,就讓很多人去鑽火,誰若先鑽出新火,就把火種獻給皇帝,可以得到獎賞。賜贈新火,意味著官民開始新的生活。
朝廷要舉行賜火典禮,就是皇家把新火火種賜給群臣,表示對臣民的關愛。正如唐朝詩人韓口詩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
唐宋時除了禁火,寒食節要舉行一些遊戲、競技活動和掃墓祭祖,如《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佔L經》無文。近代相傳,寢以城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岳陽風土記》載:“春社後,遇號天色,往往相繼上山,州人所為拜掃也。至寒食而止。”這些活動實際上均是從三月上巳的春嬉和祓楔、招魂活動借取或變化過來的。唐代以降,寒食節地位日趨式微,僅有節令食俗一項採取若千變型的方式,傳承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