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寒食節的詩句+寒食節的詩句大全

描寫寒食節的詩句有哪些 寒食其中描寫寒食節的詩句

  描寫寒食節的詩句有哪些 寒食其中描寫寒食節的詩句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 食【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和子由寒食【唐】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貝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上冢【南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寒食節的風俗是什麼

  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麵、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麵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乾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麵(即將五穀雜糧炒熟,拌以各類乾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麵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著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為禮品送人。

寒食節的詩句 寒食節的詩句大全

  寒食節的詩句 寒食節的詩句大全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寒食》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蘇軾《寒食雨二首》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畫樓洗淨鴛鴦瓦,彩繩半溼鞦韆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嫋間花鈿,捲簾直出畫堂前。——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張鎡《寒食》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夜深 / 寒食夜》

  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雲表《寒食詩》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雲卿《寒食》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楊萬里《寒食上冢》

  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李甲《帝臺春·芳草碧色》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沈佺期《寒食》

  禁菸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

  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溫庭筠《寒食日作》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寒食》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寒食節簡介

  寒食節,又稱冷節、禁菸節等。寒食節之所以叫這個名稱,是說寒食節那天,大家都不動煙火,只吃事先預備好的食品,那自然是冷的,而且那天還有紀念亡者的儀式。《荊楚歲時記》雲:“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一般而言,寒食節就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也就是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日,因此山西呂梁地區稱寒食節為“一百五”。

  據記載,寒食習俗最早出現在兩漢的太原一帶,也就是說寒食節的起源、發展以及後來在唐代時寒食的鼎盛,均與山西的地域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山西可以被視為現代清明的文化原邏輯起點。

  北方的三月還比較冷,不生火而且吃冷食,確實有點不合情理。早有古人提出這種隆冬寒食的習俗對民生的危害:曹操曾經嚴禁寒食.《玉燭寶典》卷二引其《明罰令》雲:“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一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夫子推,晉之下士,無高世之德,子胥以直亮沉水,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於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雲有廢者,乃致雹雪之災,不復顧不寒食鄉亦有之也。漢武時京師雹如馬頭,寧當坐不寒食乎?且北方邁寒之地,老小贏弱,將有不堪之患。令書到,民一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俸一月。曹操認為在北地寒食就是一個有損民生的迷信和陋習。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 寒食節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 寒食節的別稱是什麼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介之推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獻給重耳。重耳做了國君後,開始時還銘記介之推,但是時間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難受,和其年邁的母親回到家鄉,隱居在山中。

  有一天,晉文公發現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獎賞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非常內疚,親自跑到他隱居的山中尋找。但是隻見山巒重疊,蔥蒼樹木,就是不見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一定會揹著母親出來。於是,命令放火燒山,結果火一下蔓延數十里,連燒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沒有出來。火熄之後,大家進山察看,才發現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山之中。

  這事傳出來,人人尊敬和懷念介之推。以後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大家在這天都不忍心舉火,寧願吞吃冷食,所以,這天叫"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大全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

  禁菸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

  寒食插柳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


寒衣來歷 寒衣的區別

  寒衣節來歷 寒衣節和寒食節的區別   時間不同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寒衣節是十月初一。   意義不同   什麼是寒衣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 ...

吃生與什麼有關 為什麼只能吃冷的東西

  寒食節吃生食與什麼有關   寒食節與晉文公重耳為紀念被火燒死的忠臣名士介子推有關。相傳,晉文公重耳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於是兵行險招用火燒山,奈何介之推心意已決,連大火都沒將他逼出山,活活被燒死,後來晉文公為感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菸火。   寒食節最早也叫禁火節,是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設立的。相傳,在春 ...

之後有什麼節日 之後是什麼

  寒食節之後有什麼節日   寒食節過後還有:   國際地雷行動日[4月4日]   復活節[4月4日]   世界衛生日[4月7日]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4月8日]   國際護胃日[4月9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   世界航天日[4月12日]   潑水節[4月13日]   黑色情人節[4月14 ...

寒衣是一天嗎 寒衣是同一個節日嗎

  寒衣節和寒食節是一天嗎 寒衣節和寒食節是同一個節日嗎   寒衣節和寒食節不是一個節日。   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 ...

又稱什麼節日 又名什麼

  寒食節又稱什麼節日 寒食節又名什麼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 ...

古代是什麼節日 又叫做什麼

  古代寒食節是什麼節日 寒食節又叫做什麼節   古代的寒食節也曾叫“禁菸節”,每年到這一時節,要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相傳寒食節為紀念介之推,晉文公規定每年在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晉國國內家家戶戶都要禁菸火而吃冷食,據說這就是寒食節吃冷食習俗的來源。   寒食節與介子推   寒食節作為華夏之民的傳統節日 ...

禁忌 的禁忌有哪些

  寒食節禁忌 寒食節的禁忌有哪些   寒食禁火。   在我國,歲時節令的禁忌大是隨時都有的,而像寒食這樣的稱“禁火節“,無疑說明了其節俗活動是以禁忌為基礎的,禁忌由何面來?那是發生在春秋時代的一個故事。   寒食節禁忌由來   二千六百多年前,晉就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後母麗始的陷害,在國外流亡多年,一次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