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寒食節跟哪位古人有關

寒食節跟哪位古人有關

  1、寒食節與春秋時期介子推有關。

  2、寒食節典故,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與哪位古人有關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與哪位古人有關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相傳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在山西一帶,民眾一直認為寒食節是由介子推死於綿山而形成的。

  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時,晉國大臣介子推忠心耿耿,曾經跟晉公子重耳逃亡國外19年。有一次重耳在大山中被困,幾天吃不上飯,介子推就偷偷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他吃。後來,重耳返回晉國即位,就是晉文公。他對隨同逃亡的大臣們逐個論功行賞,卻偏偏把介子推忘掉了。介子推也不爭功,覺得應當離開主公了,回家就背起老母,來到今天山西介休縣綿山隱居。晉國的老百姓對晉文公這種不公平的做法很不滿,編唱歌謠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知道了,立即派人到介家去找。早沒人了,回來向晉文公察報說:“聽說介子推揹著老母跑到綿山去了。”晉文公便派人上綿山去找,也沒找到。他知道介子推很孝順,心想我命人放火燒山,他一定會揹著母親下山的。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可是介子推寧可被燒死也不下山。大火熄滅之後,晉文公派人去看,只見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枯柳,已被活活燒死。晉文公後悔萬分,便讓人攔腰砍斷柳樹。從山洞中發現了介子推的遺書,是希望晉文公好好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晉文公一看更為傷心,在第二年介子推週年時便下令全國禁火,自己帶頭吃冷食。

  這是將寒食節世俗化、人格化,為後人過寒食塑造了一位特定的祭祀偶像,而且宣揚了介子推不圖個人名利地位而忠君愛民的崇高精神,成為後人心目中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楷模。於是乎,“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盧象詩)。現在山西介休市綿山已經成為一個旅遊風景區,2008年清明前公祭介子推的活動很隆重。這是介子推、晉文公留給後人的福澤。

  寒食節習俗

  由於寒食節的時間與清明節相近,大約從唐朝開始,寒食節禁止煙火要吃冷食盛行各地,並與祭奠祖先亡靈以及郊遊掃墓活動結合,便逐漸與緊相連的清明節融合成為一個節日了。寒食節又叫禁菸火節、禁菸節、冷煙節、熟食節、冷節等,曾一度流行全國各地,尤以山西為盛。

  寒食食品

  最早的寒食食品是“餳大麥粥”。做法是先將大麥磨成麥漿,煮熟,再拌人搗碎的杏仁,冷凝後切成塊狀,食時澆上糖稀即可。其餘還有“棗糕”、“幹粥”和“饊子”等。

  “棗糕”又叫“子推餅”,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人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狀,用柳條串起來,插於門楣處。

  “幹粥”也稱“糗”,為炒熟的穀粉,食用時,加水調成糊狀,也可直接食之。

  “饊子”為-,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稱為“寒具”。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曾作《饊子》濤雲:“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更是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的饊子最為有名。寒食禁火的風俗,在山西一直最為流行。這一點在後來很長時間都是如此。其原因在前文已經分析過,包括: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屬星因素、李唐的王朝背景以及介子推原籍山西等等。

  種種因素都促成了山西人民濃郁的寒食

  寒食節插柳

  寒食習俗又一標誌是家家要插柳。寒食插柳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梁宗慎所撰《荊楚歲時記》裡便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

  柳為落葉喬木,陽春始發,枝條柔韌,葉似春風裁剪,枝幹倒順插土皆可成活。俗言“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了柳樹極具旺盛的生命力。此外,蘇拭《物類相感志》中還介紹說:“清明核p條可止醬醋潮溢。”

  各地習俗不一,寒食清明節插柳的地點和人身部位也幹差萬別。福建《興化府志》中說是“門皆插柳,亦插於首”;廣西《南寧府志》中說是“亦載之頭,或系衣帶”;廣東地區一些縣謂之“折柳懸於門,並插兩鬃”;安徽《和州志》的記載是“插柳寢灶間,前後數日”;四川《嘉定州志》則說是“首插柳枝,又瓶貯獻於佛神”。在其他府、州、縣誌中還有“插於榴”、“插柳於墳”、“男女佩戴柳枝”、“兒童管柳”、“折柳枝標於戶”等說法。

  另外,安徽、蘇州等地方,寒食節還盛行戴莽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與柳葉。

古詩寒食與哪位古人有關

  古詩寒食與春秋時期的介子推有關。

  寒食節典故,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2021年寒衣一天 寒衣的區別

  2021年寒衣節是哪一天   2021年寒衣節的時間是陽曆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農曆十月初一。   寒衣節是在每年農曆的十月初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一般北方比較流行。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祭拜先人,給先人送去冬天禦寒的衣物,所以叫做送寒衣。   寒食節跟寒衣節的區別   1)寒食節:具體日期,古俗講 ...

時節與古人有關

  1、寒食節與春秋時期介子推有關。   2、寒食節典故,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

時節與古人有關

  1、寒食節與春秋時期介子推有關。   2、寒食節典故,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

和清明節的關係 清明節的區別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關係   古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的關係是: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現在二者已經在習俗上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 ...

2021一天 今年是幾月幾號

  2021寒食節是哪一天 今年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2021年04月03日星期六,農曆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二。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 ...

2021一天 2021在農曆幾月幾

  2021寒食節是哪一天 2021寒食節在農曆幾月幾   2021寒食節是2021年4月3日,星期六,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二。   寒食節的簡介   寒食節一般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   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 ...

2021是幾月幾日 2021年一天

  2021寒食節是幾月幾日 2021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2021寒食節是2021年4月3日,星期六 ,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二。   寒食節的簡介   寒食節一般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