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寫詩入門初學者如何寫出第一首詩

寫詩入門初學者如何寫出第一首詩

  1、首先養成約束性,是指格律思維的排他性,規定寫格律詩詞,就只許嚴格按詩詞體裁中相應的格律進行創作,而決不允許出律。

  2、然後需要模仿性,是指詩詞作者以大量的古今同類作品的格律思維寫作為範例進行寫作。例如,在介紹詩詞創作的工具書中,每一種詩律和詞譜後面都附有一些典型的作品以資對照,實際上是給學習者提供模仿的範例。

  3、最後習慣性,是指當詩詞作者學習按格律寫作進行到了一定階段,也就是運用格律思維寫作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以後,就會根據他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形成一種主動、迅速地按與所選擇的體裁相應的格律要求進行寫作的思維定勢。

杜甫寫的第一首詩是什麼

  1、第一首詩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原文: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3、譯文: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隨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詩經的第一首詩是什麼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自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百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源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百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度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教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賞析:

  《詩經》是中國詩歌之始,其中度不乏千知古名句,尤以第一首廣為人知。中國的愛情詩也有很多,其中不乏千古名句,但尤以《關雎》影響最大。每當男人見到美女,想上去追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道最充分的理由。


詩經第一是什麼

  《詩經》的第一首詩是《國風·周南·關雎》,全詩原文: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 ...

駱賓王為什麼能詠鵝這

  駱賓王7歲那年,有一天,他在河邊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正在這時,在碧綠的池水中,忽然游來了一群白鵝,它們在水中快樂地遊著,彎著頸,“嘎嘎嘎”地鳴唱著,特別招人喜愛。小駱賓王完全陶醉在這碧水白鵝的詩情畫意中,他看著看著忽然來了靈感,隨口吟出四句詩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 ...

塞這是怎麼

  前出塞詩,是杜甫的一組組詩,一共九首,集中描述了一個士兵從軍西北邊疆的艱難歷程和複雜感情,尖銳地諷刺了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義戰爭。這九首連章體的組詩,“借古題寫時事,深悉人情,兼明大義”,主題鮮明,內容集中,而且在藝術表現上也有許多獨特之處。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憶江南這哪個季節的

  1、《憶江南》這首詩是寫春季,是古詩詞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眷戀之情。然而,江南之春,無所不在,美不勝收。   2、“江南好”,“好”在哪兒呢?並不是“紅勝火的江花”和 ...

贈別這的是什麼季節

  1、“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樣子;首句運用疊詞,增強了音韻美,寫出了水邊草木的繁茂,渲染了離別時悲傷的氣氛;這蓬亂的草就像是詩人心中面對離別時的不捨一樣蓬勃,烘托出詩人悲慼的心情。   2、即將於有人各奔東西,表現了使人依依不捨之情;臨水送別,殘陽暮秋,眼前的荒涼景色勾起了詩人心中的愁思,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之 ...

秋夕這的是什麼

  秋夕這首詩寫的是初秋時節,屋內燭光搖曳,那擺在一隅的畫屏被染上了一層清冷的色澤,身穿輕羅衣衫的宮女手執小團扇,在屋外追捕著飛螢。夜色漸深,涼意漸濃,她來到宮殿臺階旁的草地上,側臥在上面,仰頭觀看那銀河兩邊的牛郎織女星。   此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淒涼的心境。"冷"和"涼" ...

鏡花水月這是誰

  裴休字公美,漢族,河內濟源(今河南濟源)人,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運城聞喜),唐朝一代名相。博學多能,工於詩畫,擅長書法,在唐憲宗時,他任兵部侍郎兼領諸道鹽鐵史,後晉升為中書侍郎和宰相,改革漕運積弊,制止藩鎮專橫,頗有政績。晚年遭貶任荊南節度史,潛心研究佛家經學,常路經益陽,小住十天半月,在江邊結蘆讀書誦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