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為什麼吃麻糖+小年吃麻糖的由來
小年為什麼吃麻糖 小年吃麻糖的由來
小年為什麼吃麻糖 小年吃麻糖的由來
過小年吃麻糖,為的是糊住大家的嘴,過年期間不要說不吉利的話;也有一種說法把灶神的嘴巴用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玉皇大帝,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為何灶糖特別黏
祭灶的習俗由來已久,"糖瓜粘"就是一個標準化的程式。人們把又甜又粘的灶糖敬獻給灶王,希望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灶糖真能粘住灶王爺的嘴嗎?這也許只是人們的一個美好願望而已,但是灶糖確實很黏倒是真的。那麼,為什麼灶糖具有黏的特點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它的原料——飴糖的成分都有啥。
飴糖的主要成分為麥芽糖,這是飴糖甜味的來源。而含量僅次於麥芽糖的為糊精,那麼糊精是幹什麼的呢?
糊精是介於澱粉和麥芽糖之間的一種大分子的多糖,由許多個葡萄糖單位組成。糊精雖說是糖,但沒有甜味。它分散於水中能產生很大的粘度,利用這一點可用其製作粘合劑。
如用玉米糊精製作的膠黏劑,可用作紙箱、紙盒、郵票、牆紙、信封、膠帶等的粘合劑。這樣看來,飴糖"黏"勁十足是不是得益於其中的糊精成分呢?說灶糖裡有"糨糊",無非是給了糊精一個形象的說法。
小年傳統習俗介紹
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漢族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漢族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貼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漢族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漢族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婚嫁
過了二十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中國傳統小年吃什麼 小年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國傳統小年吃什麼 小年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吃餃子
祭灶節這天,大部分地區會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 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糖瓜
普遍點的糖瓜都有的,想必是經過糖嘖醃的冬瓜條子,裝上盆子即可以祭奠了;也有些是用非冬瓜做的小糖瓜的;棗子、柿餅少不了;還用黍米粉糕棗糕等,都帶黏性的。
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製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吃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臺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過小年節日習俗
祭灶王
其實祭灶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代已有相關記載。據說灶神在夏朝時就已經成為民間尊崇的大神,祭灶位列“五祀”之一。春秋時流行“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諺語,就是說與其祭祀奧神向他獻媚,不如祭祀灶神。孔子給他的弟子們的解釋是“不那樣,就會得罪老天爺。”也就是說,如果不討好灶神,他就會向上天告你的惡狀。漢代人還用黃羊祭灶。清代的枟敬灶全書枠上說:“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災殃。”可見,古人早已熟知恭敬灶神可獲富貴,取悅灶神大有裨益,所以人們對祭灶極為重視,唯恐得罪了灶神而給自家帶來災難。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貼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過小年通常吃什麼 小年當天特色食物大盤點
過小年通常吃什麼 小年當天特色食物大盤點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米餅
農曆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糖瓜
糖瓜是古老的漢族傳統名點,既是春節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北京有這麼一句歇後語:“灶王爺昇天---好話多講”。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關東糖供著,既有在他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
火燒
火燒也是北方部分地區常見的過年食物,和酥餅是差不多的,火燒扛餓,也是古代飲食習慣流傳下來的。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年粽
粽子代表團圓,不只是端午節吃粽子,其實也是可以選擇過年吃粽子,糯米的黏性預示著家人團聚。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
小年人們會做什麼?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掃塵土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婚嫁
過了小年,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小年為什麼吃餃子 小年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小年為什麼吃餃子
小年夜一般也叫祭灶節,小年夜有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等的習俗,它是由農曆的日期來定的,一般來說北方小年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農曆臘月二十四。
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隆重程度跟春節相似,北方人在小年這一天,飯桌上一定會出現主食——餃子。有些人會以為這是對小年節日敬重的表現之 ...
小年為什麼要吃飴糖 小年吃飴糖還是餃子
小年為什麼要吃飴糖
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
東北小年吃什麼 小年的飲食習慣
小年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習俗活動,作為春節前的準備工作,在過小年時我們會進行貼春聯,掃塵等活動。既然是傳統的一個習俗,生活中的食物也是必備的。在小年習俗中,南北方的飲食是有一定差異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東北小年吃什麼,小年的飲食習慣。
1、關東糖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 ...
南方小年為什麼要吃餃子 小年習俗除了吃餃子還有什麼
在中國的很多傳統節日,都有一些傳統的食俗,比如在端午節的時候吃粽子,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在冬至的時候吃餃子等等,習俗各個地方都有些差異,不過吃餃子的習俗倒是挺廣泛,小年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過小年的時候,也有的地區要吃餃子,而南方人小年除了餃子,還有很多傳統美食。
小年為什麼要吃餃子
小年那天也 ...
小年的習俗為什麼吃火燒 小年除了吃火燒還有什麼習俗
小年到了,我們經常會在北方人的家裡看見火燒這一種食物,因為對於他們來說火燒是一種特別的習俗。在小年這一天吃火燒那一種紅紅火火,並且家人都回來了,團團圓圓的圍在一起。漫漫地一代傳一代下來,小年吃火燒就成了北方的一種特有的習俗。
小年為什麼吃火燒
在北方,小年吃火燒是很有特色的食品。對河南人來說,火燒 ...
小年吃什麼 小年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2022年將至,大家知道嗎?有很多關於小年的傳統美食。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2022小年吃什麼,小年的傳統美食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小年吃麻糖
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 ...
南方小年做什麼菜吃
小年,源起於古代中國民間祭灶的風俗習慣。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