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少林炮拳

少林炮拳

  少林炮拳

  炮拳(網路)

  炮拳是少林拳拳術套路之一。

  創於宋代時期。此拳是由福居禪師根據十八家短打逐步演變而成。在少林古拳譜中有《炮拳羅王傳歌訣》曰:少室正宗武之花,諸拳之王炮拳架;一招一式沖天塌,手足身步捲風沙;拳似發炮身如龍,趨避神速妖皆怕。少林炮拳是林少寺比較古樸傳統的套路,屬於少林寺十大名拳之一。其動作連環,多以炮名:追風炮、臥心炮、飛雲炮、連環炮、迎面炮,沖天炮。裹鞭炮等,故此得名。此拳要求“內要提,外要隨,起要橫,落要順,打要近,氣要催,拳如炮,毀敵身”。久練出拳如炮,威力無比,其歌曰:炮拳歷史有記載,宋代福居著上冊,套路古老名聲在,少林代代傳下來。少林炮拳古稱炮捶,是少林寺秘不外傳的精華套路,有“諸拳之五”之稱。因出拳威猛如發炮,拳勢動作多以“炮”為名,故名炮拳。

少林柔拳

  少林武術

  少林柔拳是中國功夫中的內功修練拳法。傳說由少林寺二祖慧柯所創,共有柔拳三路,一直是嵩山少林寺的秘傳拳法,僅供寺內高僧內部修練,從不外傳。少林柔拳不僅有剛勁有力的外功拳,而且有柔和無比的內功拳。外功拳主剛,內功拳主柔。力以柔而剛,剛以柔而發,正如少林拳譜講:“柔中之剛為真剛,剛中之柔為真柔。” 武諺雲: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精神氣力功。 內練:以丹田之氣上達頂門,下通氣海,充實皮膚,以保五臟,先內而後外者為內功。 外練:頭手足,堅如鐵石、捷如游龍,先外而後內者為功。

  少林柔拳,歷史悠久,幹餘年來,代代秘傳。此路拳古時為柔骨之法,今稱柔拳。

  佛門慈悲為懷,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為了人類的健康,打破柔拳歷來不外傳之秘,今將此路拳貢獻於世。

  此拳要求沉肩垂肘,松腰蹲胯,意念集中,平心靜氣,動作緩慢,節節貫串,連綿不斷,以配合呼吸為主。整個套路除二擺和蹬腿發勁外,其它動作用意不用力,它和太極拳類似。不僅是一條線的運動,而且體現了拳打臥牛之地的特點。因它活動範圍不大,一米方圓即可。若在辦公室久坐想活動一下身體,只要將椅子一動即可活動,很是方便。

  少林柔拳,屬少林內家拳,一種太極拳。拳示莊嚴,舒展,變化多端,神妙無窮,對神志、臟腑、筋骨、肌肉均有全面鍛鍊作用。以柔致剛,剛柔相濟。要求松、園、柔、勻。動作時而指搖太空;時而遊蕩海洋,或駿馬馳騁,或信步庭園。

  柔拳(內功拳)“以意導勢,以勢導氣”。練拳時要心神寧靜,專一,自然。意念、拳勢、呼吸三位一體,而以意為導引,久練則自然氣沉丹田,內臟健壯,骨肉豐實,效果極佳。

泉州吳山寺少林古風猶存 300年菩提榕結新果

  

  距離安溪縣桃舟鄉政府約一公里處,有座吾巖山。該山三峰聳峙,怪石嶙峋,茂林修竹,登峰可鳥瞰桃舟全景,並可眺望永春、漳平諸名山。該山下“獅形”之穴有一座古少林寺遺蹟——吳山寺。近日,記者在當地村民的領路下,深入吾巖山探訪古寺遺址。

  寺內不見蜘蛛網

  吳山寺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由南嶽臨濟正宗月鏡和尚募建。清乾隆時期又多次修新,惜毀於清末戰亂。後來再次重建,不久又毀於大火。巖寺在歷次募修擴建中,曾三移其址,分外巖、中巖及內巖,現址為內巖。

  該古寺院的遺址規模非常宏大,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山腳下大部分為竹林,寺院前現多開墾為茶園。據說,寺前曾是三個面積近千平方米的古代武僧練武場,一旁還有一個半畝多的半月池。主體建築原為三進式,土木結構,現僅存前面一進,長10多米,深約4米;後二進均已成為一片廢墟。但四處仍可見印花磚瓦及石柱礎,一旁還有兩間僧房,部分已坍塌。附近有一個看似舍利塔的組合石柱,樣式較新,但字跡看不清楚。

  一走入門內,便見地上平放著一塊大石碑,該碑已經龜裂成許多碎塊,部分已經遺失,但碑面上的字跡還十分清晰。據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寺柱聯為:“董事推八保,會工重建;連峰拱三臺,紫氣呈祥。(浙杭陳博修書)”僅存的院落的中央立著一座“盤古帝王”雕像,由於沒人看管,幾乎露天存放,但至今香火不斷,仍有附近村民前來祈拜。雖常年沒人打掃,但寺內沒有絲毫的蜘蛛網,可見是風水寶地。

  三方石刻富傳奇

  巖寺後面石崖陡峭,記者一行從側面登上陡峭的山崖,山上有三方與武僧練武有關的摩崖石刻,一方在吾巖山上,刻有“風斯在下”四個0.4米見方的陰鐫楷書;兩方在吾巖山附近的一塊高2米多的大石上,一面刻有“喝醒”,每字0.6米見方,顏體,落款“乾隆癸酉立”;另一面僅刻有“仰止”兩字,沒有款識。兩方文字雖為陰鐫,然部分筆畫卻在陰鐫之中帶有陽鐫,富有立體感。

  據介紹,這些石刻是當時寺院武僧在練武時留下的。從字面上看,“喝醒”意思就是酒後醒過來,可見當時為了增強體格和練武需要,寺院特許武僧喝酒;也有相傳是紀念老虎在深冬寒夜救了李光地的祖父而刻。“仰止”是從“高山仰止”而來,看得出當時武僧的武藝深得人們讚賞;刻有“風斯在下”的那塊大石頭,如果人從那裡跳下來,可以直接跳到練武場,可能是形容武僧武藝高強的。

  “刣獅”源於少林功夫

  下山後,記者在山下的一農家中見到一個石雕水槽,經測量,該水槽長107釐米,寬58釐米,高43釐米,槽體厚約8釐米。槽面上刻有“大明正德五年七月僧月靜××(兩個字無法辨認)”等字樣。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當時少林寺一般都會有水槽,用於餵馬或洗食物,該水槽可能是吳山寺建寺時打造的。

  當地村民介紹,附近還有很多和尚墓。據史料記載,在古少林寺範圍內,除了東禪寺、鳳山寺,在泉州多個地方也有少林寺分院。尤其是乾隆二十八年秋詔焚少林寺後,“少林寺滋無復敢修者”。少林派隱於各縣,在村裡傳授武術,代代傳習。安溪縣桃舟鄉位於漳平、永春、安溪三縣交界處,文史界人士推測,當時極有可能有一些少林寺和尚前往吳巖寺繼續習武。現在,桃舟、感德、一都等鄉鎮民間仍有流傳“刣獅”表演,其動作明顯源於少林功夫。


釋延魯:中國功夫非花拳繡腿

  河南衛視跨年——《武林風》全球功夫盛典開戰在即,諸多疑問紛至沓來:中國功夫在實戰搏擊中是否實用?在世界最高級別的擂臺上能否立足?面對這些疑問,少林、武當、峨眉這三大門派掌門人共同“論劍”,探討中國功夫走向世界時,如何以硬實力面對衝擊。   少林釋延魯:中國功夫缺少展示平臺   少林是中國武林的泰斗,少林武 ...

莆田將舉辦第四屆南武術文化節

  據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的訊息,第四屆中國(莆田)南少林武術文化節將於今年11月1日下午在莆田南少林寺舉行。屆時,來自海內外的佛教界高僧、南北少林武僧、武當峨眉高手等將亮相,共襄武林盛事。   本次武術文化節以“中華神韻·武林盛典”為主題,內容包括大型祈福法會、大型武術匯演等。大型武術匯演是本次武術文 ...

萬名“小子”備戰鄭州國際武術節

  萬名“少林小子”備戰鄭州國際武術節   萬名“少林小子”備戰鄭州國際武術節   第九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開幕式將於10月21日在鄭州航海體育場舉行。屆時,來自少林塔溝武術學校的10859名“少林小子”,將參加“少林之源”、“少林之禪”、“少林之韻”和“少林之魂”四個篇章的表演,全面展現少林武術的歷史淵 ...

     少林功夫   少林是中原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   少林派的起源   關於少林派的起源,據北宋《景德傳燈錄》等書所載,南北朝時,後魏孝文帝大和年間(477一499),達摩大師從梁國北來,面壁於嵩山少林寺,歷時九年而功成,遂傳《易筋》、《洗髓》二經, ...

國際南武術邀請賽開幕

     現場圖片   激情六月,群賢匯聚,16日下午2時,國際南少林傳統武術邀請賽開幕式暨國際南少林武術大匯演在泉州僑鄉體育場隆重舉行,海內外南少林武術拳友在南少林的故鄉泉州聚首。   泉州作為南少林武術的發祥地,武術活動源遠流長。1000多年來,南少林武術一脈相承、薪傳不息,現廣為流傳的拳術有五祖拳、羅漢 ...

秘籍之飛簷走壁法

     飛簷走壁(網路配圖)   飛簷走壁法又名為橫排八步,為軟功內壯,屬輕身功之一,練習飛高走遠之另一法門,乃少林獨傳之秘技也。其練習至簡且易,於練功前,用粗布袋,內藏豬血浸過之鐵砂,束兩小臂及兩腿,其初也輕,每日晨昏橫跑牆壁,即側臥其身,兩足互換前進,至力盡處落地。跑時須退後十數步,向前跑去,借其摧力, ...

功夫的分類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禪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禪宗的祖庭,禪宗以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要旨。在佛門眼中,參禪是正道,正宗少林功夫傳人潘國靜曰:拳勇一類乃是末技,僧眾們不過是借練功習武達到收心斂性、屏慮入定的目的。少林功夫是一項綜合的武術體系,其中“禪”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據,因為禪”是“外不著想,內不動心” 。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