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屈原跳的哪個河

屈原跳河前說了什麼

  屈原跳河前說了“寧赴湘流,葬乎江魚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這句話出自先秦時期屈原的《九章·懷沙》。譯文:寧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魚肚裡;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間的塵土呢?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跳河自殺這個故事的全名

  屈原投江。

  屈原:名平,字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出身於與楚王同宗的沒落貴族家庭。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初受楚懷王信任和重用。先後任左徒和三閭大夫。當時楚國朝廷奸臣充斥,上官大夫心懷嫉妒,與屈原爭寵。屈原起草憲令未定,上官欲奪其稿,屈原不從,遂向懷王進讒言,懷王怒疏屈原,屈原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漢北地區(今湖北西北部),後一度被召回。懷王晚年,不聽屈原勸阻,入秦求和,被扣留,客死於秦。襄王即位,屈原又因批評舊貴族集團誤國,再遭放逐,輾轉流離沅、湘一帶約九年。他遠離故國,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在極端悲憤絕望之中,自沉於汨羅江,以死殉志。

屈原跳河的時候是哪個在當皇帝

  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楚頃襄王熊橫,羋姓,熊氏,名橫,楚懷王之子,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時楚國已處於衰落狀態。

  楚國自從在公元前312年丹陽、藍田之役被秦國打敗以後,便一直受秦國欺壓。

  楚懷王便想重新和齊國聯合,而秦昭襄王則給楚懷王寫信請他到武關相會,當面訂立盟約。儘管大夫屈原力阻,但楚懷王還是聽信公子子蘭的話去了秦國。但一到秦國後,秦昭襄王就將楚懷王押到咸陽軟禁起來,一年多後病死在秦國。

  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死,在秦國做人質的太子完逃回楚國立,是為楚考烈王。


屈原是什麼

  屈原跳的是汨羅江。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這一年大概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當時六十二歲左右。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 ...

屈原為什麼自盡的故事

  因為國家滅亡,君主無能,聽信讒言,自己的才華得不到重用,無望中跳河自殺。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於陳城(今河南淮陽縣)”。在國家滅亡、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於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了。   屈原本為楚國重臣, ...

屈原是什麼?

  1、屈原跳的是汨羅江。汨羅江在洞庭湖東側,屬洞庭湖。在汨羅江注入以上約1.5公里處,潭水很深,是三閭大夫屈原投江殉難處,名曰河泊潭,有石碑記其事。   2、河泊潭為汨羅江的一部分,因為此處不太深,又為汨羅江的彎曲部位,故名河泊潭,相傳三閭大夫屈原就在此處投江,為了紀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的人們都在此處投 ...

屈原是什麼

  1、屈原跳的是汨羅江。汨羅江在洞庭湖東側,屬洞庭湖。在汨羅江注入以上約1.5公里處,潭水很深,是三閭大夫屈原投江殉難處,名曰河泊潭,有石碑記其事。   2、河泊潭為汨羅江的一部分,因為此處不太深,又為汨羅江的彎曲部位,故名河泊潭,相傳三閭大夫屈原就在此處投江,為了紀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的人們都在此處投 ...

屈原的哪個

  他是在汨羅江跳江自盡的,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   汨羅江是主要流經湖南平江縣及湘陰東部(今縣級汨羅市),發源於江西修水黃龍山梨樹堝的南洞庭湖濱湖區最大河流。汨羅江流域風光秀麗,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運發達。汨羅江畔較大城鎮有漢昌鎮(平江縣城)、歸義鎮(汨羅市區)、長壽鎮等。平江縣因汨水 ...

屈原的是哪條

  屈原跳的是汨羅江。   汨羅江在在湖南嶽陽洞庭湖東側,屬於洞庭湖水系。   在汨羅江注入湖口以上約1.5公里處,潭水很深,是屈原投江殉難處,有石碑記其事。   汨羅江發源於江西修水縣,幹流全長253公里,分南北兩支,南為汨水,北為羅水,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汨羅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關係。當時因 ...

屈原為什麼自盡

  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於洞庭湖一帶後,無日不為他的祖國的命運憂心,想到處於戰亂中的同胞的悲慘處境,他更痛心。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楚襄王逃陳。屈原驚悉後,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經漢水北岸,永遠告別了故鄉秭歸和首都郢,然後南行至今長沙。但心中總在眷戀著祖國,於是又折回洞庭。殘酷的現實終於使他感到了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