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池低坑大瀑布開放時間:全天。低坑瀑布位於高坑瀑布下游,因有一兩條小溪流入,低坑瀑布便四季皆有,長年不斷。不過在高坑斷流時,低坑瀑布僅有兩三米寬,極為溫柔、恬靜地掛在坑巖上。河床大幹涸的時候,河床上的石灘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石灘為整石構成,面積約2000平方米,灘上石凹眾多,皆為大小石頭長年被河水沖刷而在原地旋轉形成的旋渦,深者可達1米有餘,石凹內壁光滑,各有千秋。
嶽池低坑大瀑布開放時間:全天。低坑瀑布位於高坑瀑布下游,因有一兩條小溪流入,低坑瀑布便四季皆有,長年不斷。不過在高坑斷流時,低坑瀑布僅有兩三米寬,極為溫柔、恬靜地掛在坑巖上。河床大幹涸的時候,河床上的石灘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石灘為整石構成,面積約2000平方米,灘上石凹眾多,皆為大小石頭長年被河水沖刷而在原地旋轉形成的旋渦,深者可達1米有餘,石凹內壁光滑,各有千秋。
廈門大學不僅是一所知名大學,它的校園風景也是別具一格,每年都會有各地的遊客前來觀賞。像廈大著名的情人湖,以及湖裡的黑天鵝,那都是值得一看的。那麼廈大對遊客的開放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城市文化看看吧!
還想要了解》》最受歡迎的湖南特產
廈門大學寒暑假還有周末可以隨便參觀,週一至週五12:00-14:00限1000人(需要在門口刷身份證),下午5點以後不限制人數。
在門口刷身份證的時候可以免費拿一張廈大地圖,但是隻能瞭解大概方位,也可以在門口買一份地圖,不管要價多少,在接近12點的時候可以侃到1塊錢一張。
芙蓉樓群
芙蓉樓群由芙蓉一、二、三、四和博學樓組成,除博學樓建於1923年外,其餘建於1951年至1954年。博學樓初建時為教職工宿舍,1953年在此建成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芙蓉一、二、三、四號樓為學生宿舍。
芙蓉樓群基本呈半環狀佈局。芙蓉一、二、三、四號樓平面呈雙角樓前廊式佈局,一、四號樓3層建築,二、三號樓主體3層、區域性4層。磚石木結構,樓面均為木結構上鋪紅色鬥底磚。芙蓉一、二、三號樓牆體以紅色清水磚砌築、花崗岩作裝飾鑲砌。芙
蓉一層頂主體為硬山頂,角樓為歇山頂。芙蓉二、芙蓉三門樓及角樓屋頂為歇山頂,兩翼為硬山頂。脊尾呈燕尾式,屋面均鋪綠色琉璃瓦。角柱作“出磚入石”裝飾。拱券、欄杆及窗套均為西式裝飾。三座樓的建築面積分別為6045平方米、4820平方米和4120平方米。芙蓉四樓高3層,建築面積4254平方米。牆體以花崗岩條石砌築、紅色清水磚作裝飾鑲砌,屋面為雙坡西式屋頂,上鋪紅色機平瓦。拱券、欄杆及窗套均為西式裝飾。博學樓高3層,建築面積2496平方米。平面呈雙角樓內廊式佈局,牆體為花崗岩條石砌築,屋面雙坡西式屋頂,上鋪紅色機平瓦。
建南樓群
建南樓群系20世紀50年代初,由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資、陳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會堂、成義樓、成智樓、南安樓、南光樓五幢大樓,曾是 廈大頗具風格的標誌性建築群。李光前先生的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念其年久失修,遂於1994年開始陸續捐獻1630多萬元巨資,予以全面翻 修,2001年我校80週年校慶期間舉行了翻修竣工典禮,昔日雄偉壯麗的建南樓群重新屹立在廈大上弦場上。
逸夫樓
也就是國際會議中心之一,是由香港的邵逸夫先生資助。逸夫樓即“廈門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大樓,位於芙蓉湖西北面,由香港著名實業家邵逸夫先生捐款500萬港元興建。該樓於1991年3月建成,共7層, 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主樓設客房,另設會議室、門廳、餐廳等配套裝置。它既是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又是一座多功能的高階賓館,對於改善學校接待條件,加 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電鏡樓
電鏡樓即電子顯微鏡實驗樓,是香港著名愛國人士桂華山先生捐資興建的。1982年6月,桂華山先生聞我校已接受聯合國有關機構贈予的兩部電子顯微鏡,尚 需建造電鏡實驗樓,乃慨然捐贈港幣100萬元,興建此樓。電鏡樓於1983年開工,1984年竣工,建築面積1021平方米,現做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用房
廈門大學的校園建築是嘉庚風格的,風景別具一格,已經成為了廈門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會有各地的遊客前來觀賞。那麼廈門大學暑假對遊客的開放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城市文化看看吧!
還想要了解》》最受歡迎的湖南特產
廈門大學寒暑假還有周末可以隨便參觀,週一至週五12:00-14:00限1000人(需要在門口刷身份證),下午5點以後不限制人數。
在門口刷身份證的時候可以免費拿一張廈大地圖,但是隻能瞭解大概方位,也可以在門口買一份地圖,不管要價多少,在接近12點的時候可以侃到1塊錢一張。
明培體育館
明培體育館位於囊螢樓前面演武場西邊,是旅菲華 僑、我校海外函授學院1957年入學的學生佘明培校友及其夫人施淑好女士,捐獻人民幣210萬元(一說30萬美元,又說外匯人民幣100萬元)建造的正規 化體育館。1986年4月破土奠基,1990年4月落成,共3層,建築面積4700多平方米,屋頂採用進口鋁鋅鋼板,設計新穎,造型美觀;館內設有一個籃 球場,2000個座位的看臺,可作為各種體育訓練和比賽之用。該館的興建,為我校開展體育活動增添了良好的設施。
華僑之家
“華僑之家”樓系菲律賓校友莊中堅先生、陳卿卿女士,以其父輩名義捐款外匯人民幣10萬元建造,1984年10月落成,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設會議廳,兼設套房,是我校僑聯的辦公地點,也是歸僑教職工的活動場所。
西校門
西校門建在廈大舊主樓群賢樓群西邊,由臺胞、我校名譽校友張子露先生捐贈10萬美元建造,1991 年3月落成。西校門高7.4米,長25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採用花崗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兩角微微翹起的長方形為造型基調,主體對稱式構圖 上面配以浮雕,以體現高校大門所應有的莊重性及文化內涵,整個造型簡潔、明快、舒展,富有現代感。
薩本棟墓園
薩本棟先生自1937年至1945年任廈門大學校長,在抗戰爆發、我校內遷長汀辦學的艱難環境下,帶領全校師生髮憤圖強,以高尚的人格贏得全體師生的尊 敬。薩本棟墓園位於成義樓後面(?),其修建系由菲律賓、臺灣、美加、香港、泰國、新加坡廈大校友會於1989年發起籌款,後北京、汕頭、南京、合肥、溫 州、上海等校友會參與捐款。修建總投資11萬元,於1991年3月竣工。主要是在原墓身墓基上鑲嵌薩校長鑄銅浮雕頭像,在墓後堆設假山假石群並鐫刻薩校長 生平傳記;又在墓之東側新建一涼亭,擴大墓前場地,植以草坪,依山修築花壇、石階等,使之成為我校師生憑弔先賢之處。